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俊明 《化学教学》2012,(10):78-80
阐述了从科学文化高度认识和处理科学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认为从整体主义角度看科学和科学文化,并且用来引领、指导科学教育,是一场重要的变革和转型。介绍并评价了即将出版的《文化视野下的科学过程教育》一书,认为该书可以从科学文化高度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2.
背景分析《糖与人体健康》一课是基于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吃的学问》单元拓展设计的。  相似文献   

3.
美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属性,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在发展,审美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性是一种趋势,而要构建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美,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情感。《科学艺术结合构建人的和谐》一书熔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为一炉,在深刻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本质的同时也展露了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科学》正朝着“活动教学”的方向发展,不再要求更多的知识,不只是对所谓的“真理性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儿童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编排了六个单元:《我们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运用》。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性;2.科学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人文性;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20-124
英国于2013年9月颁布的《国家课程:第一关键阶段和第二关键阶段框架》是其最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分析英国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历程、目标与内容,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围绕核心概念实施课程,注重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蠡测教学目标,注重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拓展课程管理的弹性空间,提高教师课堂自主权。  相似文献   

7.
浅谈《科学》课程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 2 1世纪 ,基础教育《科学》课程设计需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审视什么是中小学学生面向未来的科学基础 ,重新构建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 ;二是探索课程的内在逻辑与组织形式。北京市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 (三年级上册 )借鉴世界先进的综合课程设计思想 ,结合我国中小学理科教育的实际 ,设计了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标准》。《标准》把“科学主题”作为核心 ,构建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 ,把科学主题的交叉与发展作为整个课程的内在逻辑 ,以此统整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学思维常识》强调:需要转换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思维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人的一举一动无疑不受思维的操控,正确的思维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不正确的思维则会导致谬误百出,事倍功半。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科学思维渗透,通过更多的逻辑思维方法,更好地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之前的小学《自然》改为如今的《科学》是这一轮课改的一个亮点,尤其是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正逐步得到科学教师们的认可。《科学》课的学习使学生主动了、积极了,科学课堂活跃了、热闹了。要使科学教学朝着更健康、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降落伞的研究》是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中《纸飞翼》的拓展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一些性质后,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进一步证明空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拓展,新课程理念正在不断地演变。初中《科学》也正在演绎和形成新的课程理念和体系。本文以转变学生“迷思概念”为视角,以《科学》课程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各个版本《科学》教材共有的内容,也是广大科学教师多年研究的内容。在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借助鄂教版《科学》教材中《谁吃谁》一课,重点对“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一内容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课程逐步走进小学课堂,这门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各种科学小实验为主,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剖析,汲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养分.而拓展性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实验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骆建江 《科学教育》2005,11(6):25-26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总目标,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而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特别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新课程《科学》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结合浙教版7年级《科学》第一册第二章《常见的植物》中的《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以下简称“蝴蝶”)这一节为例来谈指导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新审视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月刊传入的科学观念,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新线索。研究结果从"智识而有统系者"、"思想者,事实之母"、"所谓精神,自科学未始之前言也"、"科学者,推广世界之利器也"、"科学广漠如此,则类而分之,于事必便"等角度论述了科学本质、科学分类、科学精神、科学功能、科学思想等观念。结论认为前期《科学》系统传入了不同于《新青年》的科学观念,与《新青年》一起成为一文一理、树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代表性期刊,人们从《新青年》那里获得的甚至有些变异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此变得充实和丰满起来,而且有了系统的和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施飞 《中学教学参考》2014,(11):108-110
<正>小学教育是各学科知识的启蒙阶段,高中教育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和培养;而初中的学科教育处于启蒙和拓展之间,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下面就小学《科学》中有关生物的学科内容与初、高中《生物》进行比较,以说明初中《生物》所起的重要衔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毕作光 《科学课》2010,(1):34-35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使用与研究过程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识到,教材情境创设的生活化、探究方式的灵活化、结论与评价的多元化、拓展空间的广阔化有助于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程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材开发、问题提出、探究活动、拓展运用等方面将科学课程与儿童成长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学习主题中,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与旧版《自然科学》教材相比,现行的《科学》教材将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渗透到教学内容的各个章节之中有了很大的改进,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其目的是要凸现与加大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仅仅利用这一举措来实施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片面的,它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层面上。而加大与拓展实践作业的设计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补充。本文着重阐述怎样在实践型作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