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色幽默不同于传统幽默,其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从审美效应看,传统幽默带给读者的是乐观,而黑色幽默带给读者的是极端的悲观和绝望;从嘲讽对象看,传统幽默的嘲讽对象是丑恶,而黑色幽默常常嘲讽善良,嘲讽痛苦,嘲讽受难者,甚至于嘲讽自己;从审美形态看,传统幽默属于喜剧范畴,而黑色幽默则是呈现为喜剧形式的悲剧;从审美属性:看,传统幽默的本质是关,而黑色幽默的本质是丑。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是于1960年代产生在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他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闷苦"。本文以电影《葬礼上的死亡》为例,对黑色幽默英美电影的喜剧效应进行了一些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奠基作,约塞夫海勒采用大量的夸张到荒谬程度的幽默手法来揭露和抨击荒诞、丑陋的社会图景,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充分展现了黑色幽默寓悲于喜的新幽默特征.  相似文献   

4.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深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是嘲讽了现实社会的荒谬与混乱,以及人性的扭曲和丑恶。本文将主要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来讨论作品中存在主义的体现以及小说中约塞连这个"小人物"作为人本能的求生欲和完成自我救赎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流派概述] 黑色幽默是在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小说流派。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曼收集了一些怪诞离奇、独树一帜的小说片段,编成了一本作品选集,命名为《黑色幽默》。随后,另一位作家尼克伯克也把这类作品称为黑色幽默,并得到出版、评论界的认同,于是黑色幽默成了60年代美国文坛最具代表性的流派。[独门秘笈]黑色幽默实际上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创作方法。“黑色”是指可怕的客观现实,如痛苦、恐惧、死亡等,“幽默”在此处则指有目的的对这些现实采取的嘲讽。小说的主人公常是一种“反英雄”式的人物,他们不再高大、…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8,(3):43-47
余华的先锋小说诞生于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之中,而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一派的"黑色幽默"在余华的创作中时有闪现。余华用绝望的幽默嘲讽社会、人生,逼使人们正视残酷的现实和荒谬的历史;用"反英雄"式的小人物形象来凸现世界的荒诞、历史的悖谬和人生的乖误;同时,藉助"零度"和"重复"的叙述手法,余华将悲剧转化为喜剧,令其作品获得了看似轻松实则坚毅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力作《解剖课》中广泛使用嘲讽艺术手法。在《解剖课》中,罗斯借祖克曼之口不仅讽他而且自嘲。这种罗斯式的嘲讽渗透着黑色幽默,体现了个体性格与社会中的悖论,在该悖论阈限之下,个体与社会呈现出一种病态。如小说标题“解剖课”所暗示,罗斯式嘲讽意在解剖自身与社会,希冀人们关注个体性格与整体社会的病态,并予以积极疗救。同时,罗斯通过嘲讽式写作来纾解作为一名作家的痛苦与愤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以简单生动的形式受到人们喜爱,发展神速,对网络语翻译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表面看,将流行语翻译成英文并不难,而难的是如何让外国人了解它们背后的黑色幽默,热点,故事乃至其中所包含的无助与无奈.当然,不同情况下的翻译并非千篇一律.本文运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来分析热门网络流行语"杯具"的翻译,从而为网络流行语翻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幕》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海勒继后现代主义经典《第二十二条军规》之后的续集。如果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资本主义统治集团的腐败与荒谬,那么作为续集的《最后一幕》更以幽默诙谐的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形式,揭示了荒诞病态的美国现实世界,并且直接表现出"第二十二条军规"在90年代的美国社会更加肆无忌惮,疯狂肆虐,最终会使人类走向灭亡。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黑色幽默等方面探讨《最后一幕》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以及作品蕴涵的对当代美国"混乱""荒诞"病态现实的嘲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代表作《茫茫黑夜漫游》是法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具特色的"反经典"作品,主人公巴达缪的形象具有典型的反英雄特征,本文认为,巴达缪是命运被主宰的普通人,作为士兵却厌恶战争,思想上充满了荒谬的逻辑和黑色幽默,但是他在游历中对于恶的事物进行坚决的嘲讽和批判,在生命危急时刻运用智慧求生,又有"当逃兵的英雄"的一面。巴达缪的形象对于黑色幽默派文学反英雄的塑造有极大影响,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黑色幽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非常规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库特.冯尼格特的《汤姆.爱迪生的长毛狗》展现了黑色幽默技巧,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本文介绍了黑色幽默的产生与特征,从变态的情节、荒诞的人物和病态的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了黑色幽默的应用,体现了该小说的非理性主题。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陆和香港两地的喜剧片在题材类型与风格基调上有异有同。类型之异主要表现为:战争喜剧和民工喜剧是体现内地特色的题材类型,警匪喜剧和合家欢式市井喜剧是港式传统喜剧类型的延续;风格之异主要体现在:大陆一批喜剧片染有“黑色幽默”“冷幽默”色调,香港喜剧片擅长无厘头恶搞。两者的差异与各自的历史政治背景、地域位置、文化观念等因素有关。同时两地均拍摄有轻喜剧与爆笑两种风格的都市爱情喜剧;都创作有喜中含悲的小人物“悲喜剧”;奇幻喜剧、穿越喜剧与“黑色”喜剧片等片种均传达出某种荒诞性审美特征。两者的相似处说明处于同一时代的港陆电影在创作者的交流合作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西方黑色幽默出现于中国当代小说中,进而扩展到中国的电影领域。虽然中国电影尚未形成特定的流派,但黑色幽默已然成为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黑色幽默在影像表达中有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其寓言化的镜像语言、"戏仿"、"拼贴"的娴熟手段、"挪用"、"误置"的台词等,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西方影片中的黑色幽默相比,大陆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已经具备一定本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变形、夸张和滑稽讽喻的手法以及碎片化、集锦化的叙事结构揭示荒谬的时代和丑恶的社会本质,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作者海勒以“黑色幽默”的笔调为世人勾勒出一幅荒诞的社会图量。本文从分析小说主人公尤索林绝望的幽默感出发,探讨“黑色幽默”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6.
黑色幽默文学通常被等同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其实它超越创作体裁、国界和时代的限制,体现的是一种处世态度。狄金森的幽默常常与荒诞感相结合,产生了黑色幽默。狄金森的黑色幽默巧妙地揭露了鲜为人思的人生荒谬面,体现了她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黑色幽默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为黑色幽默的创始人和后现代文学的先驱,海勒在其作品中成功演练了多彩的黑色幽默,抨击了混乱荒诞的社会现实,展示了惨痛的人生。本文以海勒的《出事了》为例,从思想基础、概念内容、反英雄式人物、结构形式等几方面对黑色幽默进行了探讨,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重要作家,约瑟夫.海勒和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海勒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但是他的写作过程中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作为流行于二十世纪欧美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尤索林的行为选择来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思想,以期能对这部经典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WANG Ke-qi 《海外英语》2014,(12):180-181,189
Joseph Heller, an American black humor novelist, is good at making use of various writing techniques to reveal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and the living dilemma of people. His short story Yossarian Survives is a pretty example, which portrays an absurd picture of moder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som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t shows us the absurd nature of the world through the absurdity of its plot and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20.
雷蒙德·卡佛在短篇小说上的造诣令他不但成为新现实主义时期美国小说的核心人物,更令他成为在美国文学价值的重要符号。这些短篇小说引起了大量文学批评的关注,而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心》和《阿拉斯加有什么?》两篇作品去尝试发掘当中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从喜剧的角度看待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从而冲淡悲观主义。卡佛笔下的角色和他们的经历无疑为黑色幽默的生活态度提供了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