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损害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正在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大问题。本调查在河南省各地市分城市、城镇、乡村3类地区,选取了28所小学,31所初中,25所高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调查发现,我省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基本得到遏制,但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比较突出;中小学学生校内课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但校外课业负担大幅度增加,减负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对课业负担的测量与调查有助于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真相。本研究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从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建构了课业负担并形成了课业负担的预测问卷。以448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表述的适切性,项目的区分度和通俗度以及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形成了正式问卷。以1629名初中生为被试对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课业负担正式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与信、效度水平,是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在此基础上,对课业负担的问卷结构与调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俊杰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93-95,121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界,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课业负担相当严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09年9月18日、19日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调查目的: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之后,小学生课业负担总  相似文献   

5.
课业负担是我国中小学特有的现象,一直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承德市初中生英语课业负担的现状,课题组首先对初中生英语课业负担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师相应的给学生"减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们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普遍重视。为了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处就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先后两次从学校内部和社会方面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调查。从学校内部调查了市内6个区的50余所小学的606名1——6年级学生。社会方面调查了工厂、商场、医院、机关共400名学生的家长,涉及到市内132所小学的各个年级。一、我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确有过重现象,个别的还很突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不同时期、不同年级、不同班有着不同的反映。考试  相似文献   

7.
义务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教育的奠基石。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基础教育中的一大突出问题,更是国家、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力图采取各项措施解决此问题,但是收效甚微。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花园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的调查和访谈来深入了解课业负担的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剖析从而寻找其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以期改善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给孩子创造自由轻松的成长环境,为基础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根据调查发现,小学生课业负担确实存在过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贵阳市教委组织调查,其内容包括学习时间、学科与时间结合、作业量、考试或测验次数,并结合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看法进行调查。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负担过重的状况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并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在对山东省德州市初中生课业负担状况进行问卷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茁壮成长。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试着从微观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高效课堂"来解决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将学生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重复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希望能通过研究寻找到切实可行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方法和途径,为促进中学减负提供重要的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薛辉 《考试周刊》2011,(41):225-226
对宁波市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调查表明: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偏重且存在城乡差别,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建议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多元的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努力减小城乡差别,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为加强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某市普通小学 1— 6年级 2 85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1、小学生课业负担比以前有所减轻 ,其中数学课业时间比语文少 ,但总体来说仍存在偏重情况 ;2、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认知大部分并不觉得太重 ,少部分认为较重 ,因而存在个体差异 ;3、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 ,但存在年级差异 ;4、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认知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减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家长共同努力 ,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城乡中小学生都产生了不同的"课业负担"。通过调查发现:"课业负担"除了包括来自学校内部的课业负担外,还包括校外强加给学生的负担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负担。应辩证对待学生的"减负"问题,从教师、家长、评价、学生等多角度出发,切实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解决减负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在减负令多次下达之后,中小学的课业负担重的现状并未得到太大改善。本文对合肥某中小学的课业负担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探究难以"减负"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到来之际,改革教学机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局限了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严重地制约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纷繁的教学改革之中,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法”,却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效率的教改之路。在针对“负担”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中,我校唯一认为没有过重课业负担的就是异步教学实验班。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诸多报刊文章从书包重、作业多、题海战、超难度、超强度等方面入手 ,发表了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的确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它牵涉到诸多方面 ,如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还有另一面 :即学生的主观因素对这一现象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对“课业负担过重”现象进行剖析。笔者从教 10年 ,对同入高中 ,又在同班 ,且是相同的进度与难度下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有的学生说 :“课业负担太重了 …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省小学、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调查报告吉林省教委小学、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调查组为了科学地考察中小学生负担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及省教委科学地制定调整负担、提高质量的决策提供依据,1995年5月15日至30日,省教委小学、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调查...  相似文献   

17.
最近,沙坪坝区教育局根据李鹏总理讲话和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精神,对全区的小学生的负担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对86所学校(占94.5%)的全面调查,决定采取七项措施,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七项措施是:一、进一步贯彻《规定》精神,端正教育思想,严格按义务教育法办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  相似文献   

18.
尹铁军  蒋飞  阳恬  罗睿韬 《考试周刊》2014,(46):191-192
家庭作业是衡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问卷法,以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量、对家庭作业形式的认同度、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校外补充家庭作业情况为切入口,对长沙市两所小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家庭作业量与政策规定存在差异,小学生不太关心家庭作业的形式,虽然课业负担轻重,但他们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总体仍倾向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降低学生的学 习兴趣。本研究从八年级数学课业负担出发’首先调查八年级 学生数学学科的课业负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以数学作业 和数学课堂教学为主要突破口 ’以优化数学作业和课堂的方 式,缓解八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仅要关注课业的多寡,更要关注每位学生对课业的难度感知以及完成课业后的身心劳累程度。基于全国10省20市(县)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课业负担存在明显的学段、城乡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应协同努力,有效减轻和控制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