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靖坤 《学周刊C版》2013,(21):104-105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摆脱对教学学科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主动地学习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进行些许探讨。一、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课改的主要目标是由教师的"要我学",变成学生自主的"我要学"。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这里所说的喜欢,换个说法,就是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兴趣培养是个老话题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一线"奋战"多年,和各种性格的学生打过交道,学生对我任教的数学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的方法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三不":师生关系"不单纯"、课堂教学不单调、教育方式不单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等特点,在弱智党校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数学,有此学生不喜欢数学,这固然与弱智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实际智力水平的差异有关,但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数学学科是否有兴趣则是能否学好该学科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弱智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王莉 《西北职教》2007,(12):40-40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职业学校数学本身的专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在抓好常规教学的过程中,还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让懂它的人越学越喜欢,让不了解它的人越学越害怕的学科.职业学校学生一般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起点较低,并且普遍认为数学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学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对数学这门学科较为排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心理上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去学好数学.因此,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师生关系民主融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开放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扩散。智慧的数学课堂如风细雨,春意盎然,让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构建和谐、开放、智慧的数学课堂呢?一、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心心相印"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她待人和蔼,笑容亲切,我喜欢她,尤其喜欢她上的数学课。"一个学生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成功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暗恋,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校数学学科本身的专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到了中高年级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如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摆在每位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还得让孩子先从喜欢上数学课做起!问过很多学生:曾经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是什么课?多数人的答案是语文课。的确,语文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美的诗句,感人的文章,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想不精彩都难!然而反观数学课堂,总觉严谨有余而灵动不足,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也多姿多彩?正当困惑之时,广州之行生本理念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上海之旅新基础教育帮我推开了一扇门。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简单、根本、开放"以及叶澜教授倡导的"结构开放"都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领悟,那就是——开放!  相似文献   

9.
朱福荣 《今日教育》2007,(12S):59-60
一个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最可怕的是什么?答曰:是对这门学科没有兴趣或者越来越不喜欢这门学科。一个教师教学最失败的是什么?答曰:是所教的学生对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或者越来越不喜欢这门学科。今天.读张晓的《创造快乐的数学之旅》再次引发我三个思考: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数学观(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怎样教儿童学数学?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日记     
茅卫东 《陕西教育》2002,(12):31-31
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老师除了布置课堂作业外,还会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作业(孩子们常称其为家庭作业).可是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令人担忧,首先是作业质量明显不如课堂作业,更有少数同学不愿做或少做,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的懒惰和不自觉.原因是课外作业统一机械、脱离生活.学生没有选择作业题的权利,更无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尝试""发现"的机会.那么,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才能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呢?学生的日记触发了我的灵感,何不来试一试,让学生写写数学日记.不想,一试还真灵,数学日记真成了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认为数学难学.枯燥乏味,学习过程如临大敌,提起数学就头疼。这都表明学生没有快乐的学习体验.产生了消极的学习心态.只有真正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快乐地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学习.学出效果。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生活     
数学,一门我喜欢的学科,一门能充分体现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学科,一门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学科,也是一门我想让学生对它产生无穷兴趣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笔者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中却发现,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到高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什么学生会不喜欢呢?学生不喜欢数学,虽和这门学科的高度理性有关,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给数学课堂学习一点动力源,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清晰地记得,在"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正式挂牌启动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女儿与他的对话:"爸爸,小的时候您总是让我吃有营养但我并不喜欢吃的东西。真不明白,为什么好吃的东西没营养,而有营养的东西却不好吃呢?"女儿的话触动了爸爸,也触动了我们团队,由此让我联想到小学数学教育。为什么那么多有"营养"的数学内容,学生并不喜欢,不爱学?我们作为引领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师,能否让学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作为学生。对哪门学科感兴趣,这门学科的成绩绝对就会好一点.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正因为这样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讨厌数学.不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也很困难。面对这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当教师的也想改变这个状况.让学生从“苦学”为“乐学”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喜欢数学.下面谈谈我从教这几年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而在像我所工作的农村初中,由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更是不容乐观。因此,我想“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是摆在我们农村一线数学教师面前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差、学习成绩差、无法升人普通高中的学生,进中职学校是他们无奈之下选择的结果。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但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它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朱连 《考试周刊》2013,(19):68-69
<正>数学知识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因而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我曾代过一个班级,刚入学不久我做过调查,问他们在小学就讨厌数学或不喜欢数学的人有多少?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全班60名同学,有55人讨厌数学或不喜欢数学。针对这种情况,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挖掘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但是有很多学生却不喜欢数学,或者是一提起数学就头疼.尤其是农村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特别大,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形成了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消除方法,希望对这些孩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兴趣即喜欢乐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思想基础,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相反是出于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感。学生学习兴趣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学校教育,老师诱导、培养逐步建立的。一年级是启蒙教学,要使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老师则要“先人为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为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