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友是一位极富爱心的教师,前几天听她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为了让班里一位内向的孩子主动开口说话、上课回答问题,她发自内心地关注着这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捕捉机会给他送去鼓励与赞美,有时这个学生做了一件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她也是不失时机地大大表扬一番。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孩子感受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朋友是位极富爱心的教师,前几天听她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为了让班里一位内向的孩子主动说话、上课回答问题,她发自内心地关注这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捕捉机会给他送去鼓励与赞美,有时这个学生做了一件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她也是不失时  相似文献   

3.
朋友是一位极富有爱心的教师,上个月听她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为了让班里一位内向的孩子主动开口说话、上课当众回答问题,她发自内心地关注着这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捕捉机会给他送去鼓励与赞美,有时这个学生做了一件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她也是不失时机地大大表扬一番。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朋友是一位极富爱心的教师。前几天听她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为了让班里一个内向的孩子主动开口说话,她发自内心地关注着这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捕捉机会给去鼓励与赞美,即使他做了一件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她也会大肆表扬一番。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我家的外甥女辰辰是个伶牙俐齿的孩子,她说话直来直去的,专爱挑别人的毛病,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我经常被她气得说不上话。有时想想竟然常被6岁的孩子“将军”,真是有些不甘心。苦思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对付她的“锦囊妙计”。以前我和她对话时,经常让着她,觉得孩子还小也就不去计较。但我发现这样做只会让她愈演愈烈、更加肆无忌惮地说别人。所以我觉得,不应该觉得孩子小,就可以让她“为所欲为”,而应该适时地让孩子也接受这种“礼遇”,让她做换位思考,体验别人当时的处境和感受。所以后来我也经常挑她的毛病了,如:…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06,(7):56-57
“老师,小玉又抓人了!”随着孩子们的叫声,我发现历历捂着脸哭,坐在一旁的小玉一脸的无辜。我赶紧走过去,小玉着急地解释着:“我喜欢她!”我对她说:“喜欢别人也不能抓人啊,别人喜欢你,可是没有抓你,抓人是不对的!”她不再吭声了,显得很无奈。这是她第五次抓伤小朋友了,被抓伤的幼儿家长都有意见了,建议这样的孩子应该单坐。小玉的爸爸对我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总是给你们添麻烦,要不让她单坐几天吧!”既然她的家长这样说了,我就把小玉调到老师旁边的小桌子单坐。游戏时,让她自己在桌上玩玩具,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向一起玩的小朋友投去羡慕的目光,看到这些我心里酸酸的,同时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小玉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会不会伤她的自尊心,但是就这样让她回去再抓伤别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 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8.
前几日,我在《做人与处世》杂志上看到二篇文章,内容大致是:作为校长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在校园巡视时,看到一小女孩摘下一朵玫瑰花,随后拿着它就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疾言厉色地训斥她,而是轻轻地走近她,慢慢地俯下身来,和颜悦色地问她。当他得知小女孩是想把漂亮的玫瑰花送给病重的奶奶,让奶奶看一看,开心一下时,他牵着她的小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了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说完后亲自把她送出了校门口。  相似文献   

9.
在女儿、妻子、母亲等身份中,母亲这一身份的取得最艰难也最伟大,因而几乎所有的母亲对赋予她们这一伟大身份的儿女都无怨无悔地爱得一塌糊涂。在母亲的眼里,在母爱的光环中,每一个孩子都几乎完美。别看每一位母亲嘴里总在唠叨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别人如果这样唠叨她的孩子,她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因为母亲的唠叨实际上是在为雕琢一个完美的孩子而不懈地努力。这些也是在我成为母亲后才体会到的。因此,为自己是母亲,我很骄傲!也因为我是母亲,所以我能以母亲的眼睛、母爱的胸怀去谅解学生的缺点。母亲这一身份的获得使我…  相似文献   

10.
卢洁 《班主任》2012,(6):62-62
正新学期第一次家长会后,一位家长向我询问李彤的情况。提到这个孩子,我心里冒出来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省心"。我滔滔不绝地夸了李彤一番后,还不忘补上一句:"就是上课不太爱举手发言,很少看到她积极的模样。""唉,"李彤的妈妈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从小就这样,从不主动开口。老师,其实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谈谈这个事。她进入初中后,这个班上没有她熟识的同学。她自己又不会主动和别人  相似文献   

11.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12.
朋友是一位极富爱心的教师,前几天听她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为了让班里一位内向的孩子主动开口说话、上课当众回答问题,她发自内心地关注着这孩子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13.
疼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在一次旅途中,我与一位母亲聊天,她谈起了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和欺负别人时她的不同感受。她告诉我:在她的儿子3岁时,有一次玩滑梯,被一个比他大的  相似文献   

14.
我决无指责别人孩子的意思,但前不久 在一家鞋店遇到的一件事却让我耿耿于怀。当时一位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逛这家鞋店,她那8岁的女儿看上了一双精美别致的童鞋,于是就向母亲提出了索买要求,她先是哀求,随即是哄骗,接着又是威胁,最后便开始大吵大闹,嘴里却一直不停地喊:“妈妈,我就是要那双童鞋,给我买吧。” 刚给小弟弟买过东西的母亲一边拉着小女孩的手,一边轻轻地说:“不行。”就这样母女俩大约僵持了10分钟,最后,那位母亲让步了,她转身对售货员说:“买一双那种糠皮童鞋,其它东西不要了。” 对孩子的索买要求让步…  相似文献   

15.
成全一棵树     
—个平常的春天,—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上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  相似文献   

16.
一次,在我和几位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的第二天,与我同去的曹老师告诉我,她班上的另一位年轻教师打电话来说:早上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找她,因为昨天他家孩子在幼儿园跌倒了,额头上撞起了一块乌青。事情是这样的:那个孩子是自己撞上椅背的,当时教师因为看到孩子没什  相似文献   

17.
开学初,我班来了一位名叫佳蕾的小女孩。两个星期过去了,她渐渐显出特点来:文静、干净,很少和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她就静静地站在一边;学习的时候很认真,老师的话句句听得进,但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班里有这样—位孩子,就好像没有她一样,虽然省心、省事,却不容易接近。有一次,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各自玩去了,图书角只有她一人正安静地看书。于是,我走过去在她  相似文献   

18.
朱芳 《今日教育》2006,(5):18-19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上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我班的珂珂小朋友入园半年了,平时也很少说话,说话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别人欺负她,她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回答的问题,自己却不敢举手。像她这种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忽视,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9.
车斌 《陕西教育》2005,(3):37-41
我们看到的聋儿韩羽,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是个哑巴,她像正常孩子一样开口说话,而且还口齿比较伶俐、非常有见解,无论从智力还是性格等方面来看,她的发育都十分良好,特别是她难得的自信更是超出了普通的孩子。虽然她仍然没有听力,但是却能通过看别人的口型来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她深情地说,  相似文献   

20.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