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15年1月15日至24日,韩国KBS电视台制作的七集系列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映,在该系列纪录片中KBS营造了一个相当正面的现代中国形象,展现了境外媒体审视中国的新视野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国制作了诸多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带有着强烈的预设前提下的"他者"意味,多数呈现出的是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而韩国KBS制作的2015特辑《超级中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贯有的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铺垫,通过分析《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探索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3.
谈《超级女声》的独特传媒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蕊 《新闻界》2005,(5):85-86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大型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报名人数达到15万,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报道媒体近百家,一时间《超级女声》成为了观众和传媒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人们对《超级女声》褒贬不一,但它给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冲击,给国人心灵深处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超级女声》自2004年开播以来迅即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超级风暴,得到了受众和一些电视业界专家的热捧,在《新周刊》揭晓的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荣膺年度电视秀奖。人们为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成功移植欢呼雀跃,认为《超级女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秀场,电视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民主”、“平等”、“参与”。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部针对中国最具野心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纪录片。但无论是解说词还是镜头运用都客观而中立。它努力打破"宣传伟大经济建设"的框架,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中国的进程"我们一定不能做成宣传片,这个路我们当时就把它堵死了,"回忆起制作纪录片《超级工程》的初衷,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想了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去年4月,《超级工程》正式立项。历时一年多的拍摄和剪辑,这部针对中国各类超级工程的纪录片最近出炉。拍摄对象包括  相似文献   

6.
蔡旻俊 《新闻世界》2013,(8):269-270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画面呈现方式的关键环节,和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国又重磅打造了工程类纪录片《超级工程》。它不仅有炫目的视觉效果,其叙事结构更使绚丽的画面具有了思想灵魂。本文以纪录片《超级工程》为例,分析我国纪录片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7.
魏先努 《新闻窗》2007,(1):69-71
一《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和上海天娱文化公司联合推出的一档电视音乐选秀活动,是当下中国内地参与者甚众且收视率极高的一档电视节目。从2004年以来,《超级女声》连续三年的收视率累创新高,看“超女”、谈“超女”已经变为一种流行,“超女”已经渗透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  相似文献   

8.
评柯云路的长篇新作︽超级圈套︾刘明曾以《新星》风靡全国的著名作家柯云路,在小说领域搁笔近十年后,最近又出人意料地向人们推出了他的长篇新作《超级圈套》(新华出版社,1997年4月)。当笔者带着欣喜之情读过这部40万字的小说之后,却不得不为作者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中国娱乐节目的大赢家。它的出现引起社会各层面的讨论且褒贬不一。不管外界和业内如何评价,《超级女声》的成功确实已成为一个案例,其编排对整个节目的成功运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试加分析,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梦想的感动还未退却,声音的震撼又接踵而来。如果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个概念植入到了中国观众心中,那么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创造了选秀节目的又一收视神话。回顾选秀节目在中国的这七年,经历了从超女一枝独秀到秀场满地开花再到好声音横空出世的过程。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通过这一嬗变过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芳 《传媒》2007,(9):74-74
喧闹了两年的《超级女声》,如今已经告一个段落,但其留给人们理性的思考空间是巨大的.《超级女声》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消费方式,由单向给予性的艺术消费,变成了公共参与性的集体现场狂欢.它实际上正越来越偏离娱乐节目的轨道,向全民性的精神迷狂的道路上狂奔.超级女声的流行,与消费者的顺意解码是分不开的.对超级女声的消费,不是广告创造了需要,而是由于人的需要的形成与变化,已经被传播领域所决定了.  相似文献   

12.
范平凡 《视听》2018,(11):101-102
本文借助让·马克·莫哈提出异国形象在建构时的"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两种形象,对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叙事框架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发展"与"强权"两个框架,并基于这两个叙事框架,对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甜 《传媒观察》2015,(9):27-29
江苏卫视原创综艺节目《超级战队》在2015年戛纳春季电视节成功获得模式预售,这标志着中国从购买海外节目模式逐步走向对世界影视传媒同行输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创意。《超级战队》有哪些成功之道?国内原创综艺节目又如何才能让原创智慧真正绽放出生命力,将"引进热"转变为"输出潮"?本文将一一为您解析。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8日,潘基文来到上海,首次以联合国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2006年,英国《独立报》为联合国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我们正在寻找一个超级俱乐部的总经理,你的履历中最好是当过CEO(首席执行官)、当过销售员,还当过讨债人,而且你还得精通英语和法语……这个职位听上去充满挑战,事实上比听上去更具挑战——这条启事要招聘的岗位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祖籍中国河南荥阳,1944年出生于韩国忠州市一个小镇。学生时代,他曾获得美国红十字会的邀请,前往美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8):24-28
2015年初,韩国KBS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以其超高收视率,获得了来自各国的广泛关注。《超级中国》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政治六个方面,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的超级力量,而这股力量将"超级中国"演绎成为了"霸权中国"。本文将通过对《超级中国》的文本分析,归纳总结出韩媒塑造了什么样的中国霸权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并由此探讨霸权形象背后的目的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解读《超级女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较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不同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李婕婷 《传媒》2015,(19):64-65
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便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引起全民收视风潮.《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超高人气综艺节目《Running Man》.《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数年来连续每周播出,在游戏中创造了经典的撕名牌环节,使得许多综艺节目争相模仿,在全亚洲拥有极高的人气.随后,随着大众口味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韩国综艺节目的创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国内对其的引进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韩国综艺节目从"明星+游戏"的路子逐渐转变为做"真实类娱乐节目",我国对于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方式也从单纯的引进播放,发展成购买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包装,制作成"韩国路线"和"中国模式"相结合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8.
纪宏耀 《出版广角》2015,(3):114-115
《超级育儿师》是央视2013年推出的一档融合娱乐和教育的育儿资讯类节目。图书《超级育儿师》将电视节目中反映的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真实地呈现了出来,同时将节目中精彩科学的育儿秘诀固化下来,方便更多的读者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孙举  孙科 《新闻传播》2010,(7):72-72
说到了中国的选秀节目,就不能不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虽然从开始到现在,《超级女声》几易其名,甚至从“女声”变为了“男声”,期间引起争议无数,数度传来停播传闻,权威部门介入干预,外国媒体痛斥抄袭,但这档娱乐节目所引起的公众关注度,和它在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留给中国电视媒体巨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0.
《超级工程》是央视2012年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它聚焦国内五大重点尖端科技工程,将那些建筑过程中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全片共分为五集,《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是我国工程历史上可圈可点的杰作。2012年9月24日首播以来,该片受到了诸多褒奖和赞扬,同时也有很多非议和批评。较为集中的意见,认为本片仅仅是展现了伟大工程现场的视觉奇观,缺乏对于更为深远的民族情怀的表达,无法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