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全能文化”在传播学中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笔者在中国期刊网电子文献资料中发现,高鑫先生等人在一篇题为《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现代传播》2000/4)的论文中最先提出这个名词。文章说:“大众文化并非精英文化的二元式对立存在,其胸襟具有吞吐一切文化形态的气象,所谓文化的终极必然趋向大众。因此在大众文化的缰界内,电视文化一方面更多地体现着大众精神,同时也以大众文化的豁达,熔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高雅文化和世俗文化于一炉,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姿态”。此后,虽然学界基本没有对电视“全能文化”做出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冷凇 《现代传播》2019,(10):115-119
短视频以短见长,逐渐释放出了以小博大的力量,在媒体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短视频依托技术驱动、内容驱动、平台驱动和资本驱动形成了蓬勃发展的驱动力,促进当今可视化生态圈的形成.在当前的实践和理论生态中,亟待探索短视频时间上的“短”与“长”、空间上的“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探索短视频对电视媒体发展的赋能与启示,思考电视在短视频构筑的环境中的处境,利用媒介融合思维,探寻短视频在内容、技术与思维特点中对电视内容创新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2年,对于网络视频行业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在线视频用户超过4.5亿,在全国网民总数占比超过70%,跃居互联网第一大应用。这一年,网络视频行业经过收购、合并、淘汰等惨烈竞争,优酷土豆合并、百度回购爱奇艺股权,乐视宣布进军智能电视领域等,使得网络视频行业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系列报道《北约空袭南联盟》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此前,这组报道已在99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同时,中央电视台前线记者发回的电视短消息《朱颖父亲痛悼女儿女婿》也获得了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的一等奖。我们曾评介过《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写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有两篇取自同一题材的作品同时获得一等奖,这是不多见的。这一方面说明了1999年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三大斗争”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两篇新闻作品各有特点,有异曲同…  相似文献   

5.
正智能电视产业的核心能力转变方兴东、李志敏、严峰在《智能电视时代新传播范式引发的产业变革之思考》一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正在将互联网引入客厅,开启互联网大屏时代。作为互联网大屏的智能电视,就是电视行业互联网转型的产物。传统电视产业向智能电视产业的转变,促使产业原先的核心价值点发生了新的转移。一方面是消费者价值供应点转移,由硬件体验转向智能交互、内容体验。另一方  相似文献   

6.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8,(6):2-3
央视二套《倾国倾城》大型电视活动获好评 近日,从“中国活动营销峰会暨品牌活动颁奖盛典”传来消息,央视二套《倾国倾城》大型电视活动被授予“200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电视品牌活动”。在百度发布的《2007百度风云榜12月奥运关注报告》中,该节目也摘走“网民最喜欢奥运电视节目”桂冠。  相似文献   

7.
蔡秀威 《今传媒》2010,(8):171-172
一、电视语态中国学者孙玉胜是最早提出“电视语态”概念的,他在《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中写到: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对电视来说,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是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文风,  相似文献   

8.
不知细心的电视观众发现了没有,近期电视行业兴起了一轮新的改版热,而在这些改版热潮中以娱乐性版块节目居多。仅以中央电视台的综艺频道为例,除原有的很具影响力的节目外,又新增了《星光大道》、《五洲同乐》等六个新栏目。经济频道还要增加《超市大赢家》等节目。这些节目的特征,以娱乐为体,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于是乎有了“快乐电视”这一说法。笔者拟就“快乐电视”产生的意义及其作用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电视作为音视频兼顾的媒体,和广播、报刊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网络视频、手机电视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电视未来的替代品。网络媒体观看奥运,有电视不可能具备的显著优势当然,便携性的手机电视,作为媒体的优越性又大于网络视频。网络和电视部是科技奥运的一部分,谁主沉浮?我们先看看网络的这两个优势“不同时空‘同趣人’聚合的虚拟现场”、“有两个同步虚拟时空:比赛和网民点评”。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短视频得到了迅速发展,短视频具有良好的社交属性,脱离了传统媒体限制,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这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短视频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并探讨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周笑 《视听界》2013,(5):22-26
社交媒体为传统电视开创了一种新业态,使传统电视机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互动共处。但针对这些新领域将成为电视业的“蓝海”这一说法,笔者持观望态度。本文从产业经济角度,尝试分析社交媒体将传统电视产业转变成视频产业的进程中,能否为电视产业找到“蓝海”。用户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观感并在自身社交圈中传播的行为都不能言及“蓝海”,“蓝海”应包含或辐射整个原有或新生产业价值链,并创造出产业化增值。  相似文献   

12.
沈金萍 《传媒》2019,(4):68-68
2月21日,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在北京举行“视界春早|趋势赋能”首届短视频论坛,论坛邀请来自行业和学界的多位大咖,围绕短视频用户价值与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会上CSM媒介研究发布了《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聚焦行业格局、用户群像、用户社交、短视频与电视媒体关系以及商业变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声屏世界》在“争鸣与探讨”栏目上刊登了作者蒋艳芳一篇题为《电视精英文化拯救与公共电视的建立》的文章,笔者细读后发现其诸多观点有失公允。既然栏目谓之“争鸣与探讨”,于是笔者拟与作者商榷一番。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4,(1):1-1
近两年,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后,“电视黄昏说”等悲观论调频频闯入公众视野,其论点集中在电视收视率颓势、广告金主流失、受众老龄化、视频网站瓦解性的冲击力等方面。实则,当早前电视厂商将“云”的概念引入电视行业时,电视业务已不只是“直播频道”了。因此,要论电视是否黄昏垂临,应先重新定义电视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视频是一个新媒体,更严格地讲,是新媒体中的新媒体。网络视频对应电视行业,同样是通过声音、影像带来价值。根据新生代2009、2010、2011三年的检测数据显示,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内,网民登录在线视频的比例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了看电视比例,尤其在晚  相似文献   

16.
徐宏睿 《新闻传播》2009,(7):75-75,77
日前,一篇“痛批”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走入发展瓶颈的文章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其中不无调侃地将现今知名的谈话节目进行了“联姻”——“嘉宾说的无非还是那些重复过八百遍的话。假如把这些话录下来,配上钢琴伴奏就是《艺术人生》,加点VCR和画外音就是《鲁豫有约》,而撒上点油盐酱醋再配上一个话痨主持人,就成了《咏乐会》”。网友评论虽然尖刻,话语中却尽显出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关注与期待。其实.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从昔日强劲的“谈话风”抢滩登陆到如今内容雷同颇有“炒冷饭”之嫌.现实的发展问题要求电视谈话节目必须沉寂下来,  相似文献   

17.
刘鹏 《记者摇篮》2009,(6):86-86
早在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首都报纸摘要》节目,首次将报纸与广播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2003年1月,风凰卫视开播《有报天天读》,又在电视领域掀起了一轮“读报”的热潮。电视读报节目的频繁推出,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势头;同时也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与优势互补。报纸是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18.
媒体扫描     
电视产业多支点下的实务策略周笑在《从电视到视频媒体:新支点下的全面再造》一文中指出:当人们日渐习惯无区别地对待任何一块电子屏幕,无论背后连接的是电视、电脑或是手机,都意味着传统电视受众迟早将转变为视频用户,成为推动三网融合不可抗拒的内在动力,实现从电视技术、电视内容到电视市场的全面拓展和深刻变革。视频语言的交流和传播,同样遵循着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分布十分广泛,也受到大众的喜爱。较于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直播"、"vlog"、"微电影"等短视频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引和满足用户。而电视民生节目作为传统媒体中能够生产短视频的重要栏目,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收视率和点击量直线下滑。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短视频的发展优点以及在短视频风口下的传统电视民生栏目该怎样运行。  相似文献   

20.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短视频已经成为融媒时代的重要传播路径。在融媒背景下,短视频与电视、报纸、广播和其他传统媒体形式结合,为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详细讨论了融媒时代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