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种“职业形态”或“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可称之为“职业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重心。职业人文教育以其完整性和综合性构成职业教育的灵魂,促进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实现。其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根据高职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实施中要强调专业渗透和实践体验,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建构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职业人文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一种形成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精神的教育活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优化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专业渗透和课程整合,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3.
提高职业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要认真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因由,积极探索提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成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目标的偏差,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办学定位不准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崇尚人文精神,体现人文价值,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种"职业人"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目标的偏差,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办学定位不准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为此,需要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建立和完善职业人文教育的体系和操作机制,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离不开基础教育.基础性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教育,它对毕业生是否能找到工作、工作是否能干好有很大影响.基础性教育中应该特别强调人文素质的教育.高职院校应重视基础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把基础性教育(综合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的功利化倾向、学生人文素养欠缺、教师人文知识匮乏、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偏差等方面.因而,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人文教育体系、整合人文学科课程、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加强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等成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容、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忽视会使高职教育从"育人"变为"制器",势必影响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坚持科技人文主义教育观、完善人文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健全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和建设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宝立在《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各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进行相应的改革。开展人文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旨趣。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色就在于其职业性,它既具有高校人文教育的规定性,是通过习得人文知识形成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那种“通识形态”或“一般形态”的人文教育,而是一种“职业形态”或“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可称之为“职业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重心。职业人文教育是养成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引领高职院校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专业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思想建设,形成学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思想共识,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思想共识;引领高职文化建设,通过重点建设校园特色文化、校园诚信文化和校友文化,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铸就高职学生的职业品质,完善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引领高职专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专业建设中的指导性作用、本源性作用、支撑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华 《教育与职业》2007,(32):166-167
文章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艺术审美与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普遍不重视艺术审美教育与人文主义思想教育,高职教育教学及管理观念狭隘,高职教育目标比较单一,造成学生缺乏现代人格与个性.为此,必须在高职院校中加强艺术审美教育,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的功利化倾向、学生人文素养欠缺、教师人文知识匮乏、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偏差等方面。因而,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人文教育体系、整合人文学科课程、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加强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等成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高职院校的教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教育文化建设,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对形成学校品牌特色,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具有强大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在当前高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把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渗透到教育文化中,进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实现高职生就业零距离,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力是指文化对于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力量。文化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软实力。高职院校文化力建设,需要确立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而高职文化力建设主要通过人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创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完成;同时,要在教育上实现创新与突破,建立特殊的综合文化素养考评方式;并建设高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以确保高职文化力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重中职业素养培养及其核心人文教育变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医药行业人文教育目的.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原因.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与高职药学发展需要的人文教育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杨健 《华章》2011,(3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较强,但人文素养相对缺失,还存在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度相对不够高的现象,原因是院校本身在认识上的种种偏差.笔者从事6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发现针对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读本,特别是对人文素养对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深化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培养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文素质课程,对于创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品质,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在大发展的过程中,凸显的一个紧迫问题,即人文教育边缘化的状况急需改变,迫切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融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和支持职业人文教育,要发动广大教师参与人文教育,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动因和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文教育的功能,导致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牵引、社会的现实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呼唤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传统,借鉴经验,政府倡导,教师践行,社会支持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正确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