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着信息化的巨大进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当今的媒体传播,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改变着整个媒体环境状态,各种媒体形态在碰撞与交集中以各自的传播方式发挥着信息传播的作用。这种不断发展、延伸的强劲态势,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与新媒体概念相对应的传统媒体电视,在各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该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应对受到的冲击?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如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利用新的传播平台加快发展步伐?本文仅就以下几点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版权制度并不是伴随着作品的诞生而诞生,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版权制度的诞生,版权制度是应对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传播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版权制度的发展,使版权制度不断修正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在数字技术时代,版权制度应对数字技术发展应遵循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尊重数字技术形成的市场机制的调整方向,在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日渐完善推动了"自媒体"这一概念的诞生。从"自媒体"到"自媒体时代",原先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越发具有"亲民"的特性,这意味着自媒体时代下悄然转变的传播模式,正从根本上冲击着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十几年中,在科技和商业双重力量的推动下,互联网不断颠覆着人类的沟通与传播秩序,也在持续创造着新的传播渠道和模式。21世纪,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媒体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态,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离不开它。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来观察,  相似文献   

5.
张文东 《传媒》2019,(12):1-1
技术演进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新的媒介技术的兴起与普及,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传播规则在社会中的嵌入,在这种新规则的作用下,社会诸多方面将面临重组改造。互联网崛起以后,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从PC时代到移动传播时代,整个社会的传播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场景、关系成为新规则中的关键词,公共传播实践场也随之开始转型,围绕公共事务,不同主体间公开的对话与沟通变得更具有可行性。然而,技术的演变并不仅止于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写着现有的传播规则,万物皆媒的泛媒体化时代即将到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定位系统、机器人写作等技术为支撑,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转变,这样的改变也在悄然影响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重塑公共传播图景。  相似文献   

6.
冯广圣 《新闻界》2013,(17):11-15
乡村传播"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是农民,转型期的农民身份发生了分化,农民在乡村社会传播中的行动直接影响着村庄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建构。借用社会传播网络分析工具考察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传播网络结构是本文的旨归。经田野考察发现,现代中国乡村传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循环的网状模式: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新媒介传播等不同传播方式来编织他们的信息传播网络,这些信息传播网络从不同层面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砖国家(BRICS)崛起及其传媒合作是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变量,但全球传播秩序变迁自有其规律和基本遵循。全球传播秩序演变史揭示:全球传播秩序作为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映像,政治经济秩序具有决定性影响;新兴国家如果成为政治经济大国,往往因要摆脱既有全球传播秩序束缚,成为全球传播新秩序重构的推动者;国际传播技术范式革新是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技术变量,这都为BRICS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从现实路径来看,BRICS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必须坚定战略定力和自信,夯实经济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必须主导并合作协调推动全球传播秩序变革,主导并引领国际传播技术范式革新;必须内部加强传媒合作和国际传播理念协调;必须走"BRICS+"道路,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新媒体飞速发展,促使传统媒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技术是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基础,并为传统媒体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持。深刻影响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法、传播理念和传播意识的转变。因此,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新闻媒体未来的发展相结合是社会进步的切实需要,也是传统新闻媒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这篇文章针对网络技术在新闻媒体传播中的应用展开探究,以期能够给未来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互联网为横向传播创造了空前优越的条件,既为民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近用机会,又为民众创建了全新的表达渠道、推动了社会的横向对话,还有效提高了民众的参与度,打破了纵向传播垄断传播领域的不平衡格局,推动了传播民主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素贞  张金桐 《当代传播》2020,(2):37-40,66
5G技术以全新的网络架构开启了媒介传播领域的新里程碑。它不仅推动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传播格局的改变,同时也将成为传播演进脉络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5G技术对社会结构和媒介生态的影响,探讨5G技术赋能下的媒介传播新图景,即未来媒体智能化传播、视觉化传播、场景化传播和沉浸式传播的新转向和新常态,以及媒介传播构成要素变革的新趋势,并对新传播格局下的传播秩序边界进行理性再审视。研究认为,5G技术将重塑人、媒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辩证看待技术与传播的深度关联,对传播领域变革作出前瞻性的研判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炎龙 《新闻界》2007,(4):86-87,90
公益传播的逐步兴起,推动了电视与企业在公益领域的传播联姻。拓展原有的公益传播方式,调整媒体与企业公益传播的失衡状态,是电视媒体应有的传播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廖桂金 《新闻战线》2022,(13):81-83
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厦门日报社借力新技术、发力新平台、探索新形式,促进媒体与受众的连接,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渠道,集聚“好人”效应、传播正能量,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国际传播日益青睐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二、商业利益成为与政治并驾齐驱的决定因素。三、国际传播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在不断加大。1、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政治的工具,而且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部分。2、国际传播既推动了经济一体化进程,又直接为国际财团服务形成经济垄断。3、国际传播在总体上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在冲突中发展。(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4)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胡迅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档案博客的发展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琳  谢晓静 《北京档案》2008,(12):22-24
网络传播技术的兴起,为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载体与传播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能够及时快速地传播信息,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要求,自然受到档案人的欢迎,于是档案博客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8,(10):46-55
偏重应用向面的大众传播研究传统遮蔽了传播的本性与内涵,并严重影响传播学科的健康发展,学界需要寻找推动学科发展的新力量。杜威的传播思想为现代传播学建构提供了重要学术资源,但学界对杜威实用主义的传播研究传统却一直存在着严重误读:认为他的传播研究是关注事实与效果、维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经验研究。事实上杜威的传播研究是立足于人类意义与价值、注重媒介公众效用、以媒介技术共享为目的的研究,它以推进人类的自由交往为旨归。杜威批判了新闻传播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认为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增进人类的相互理解。杜威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它不仅拓展出传播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还为传播学主要流派克服自身局限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画诞生近九十年来,传播技术的变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动画短片的作品形态构成、艺术风格特色和意义模式表达。因此,从传播技术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动画短片的发展历程,以探求传播技术与动画短片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7,(6):24-29
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快速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并正在形成"互联—物联—智联"的社会新常态。网络世界逐步从互联网络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物联网络世界,并依托数字技术向智能世界迈进。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推进了智能时代,并促进新闻传播媒体+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正在逐步成型的智能传播不断地推动着新闻传播媒体在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创新也推动着新闻内容的动态化传播理念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在智能生态条件下、新闻传播在创新融合实践过程中智能传播的形成所带来的"动态内容传播"及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周亚华 《传媒》2016,(6):84-86
互联网的发展,微视频的出现,改变着影视文学的传播格局和传播形态。微视频使影视文学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其内容结构和创作手法都发生了改变,强化了与受众的互动,使之更符合新环境下的审美认知,传播属性趋于大众化。本文从微视频对影视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影视文学的制作水平,推动其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微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为公众提供了更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媒体在为公众提供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在随时引导公众参与即时信息互动,增强他们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度。尤其是近年来,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为受众提供信息来源,为推动突发事件的进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过程及其作用,并针对提升微媒体公信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传播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回顾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次传播技术演 进(口头传播──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时不难发现,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带来的不只是传播形态的变革,更伴随着传播者心理的重大变化及社会文化的相应变化。例如,印刷媒介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使人们信息获知权增加得以可能。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强化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但困扰我们的问题是,除了同时作用于人这个因素外,传播技术和社会文化是否有其他的关联,一方的改变是否会形成另一方的动因?在本文中,我们将试图分析传播技术和社会文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