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3个年头。在法国的松姆河地区,英法联军与德军激烈交战,德军凭借坚固的碉堡及有利地形,一次次打退了英法联军的猛烈进攻。9月15日,与往常一样,战场上响起了阵阵枪声。不一会儿,英法联军阵地上冒出了  相似文献   

2.
国峰 《知识窗》2001,(4):13
1940年夏天,英法联军开始实施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令英法联军最头痛的是:德军上千辆坦克在后面紧追不舍,不除掉这些坦克,就无法安全撤退.针对这一情况,英法联军的指挥官们决定用“水拦火阻“的办法,对付这些“乌龟壳“.……  相似文献   

3.
把配角变为主角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索姆河会战打响了。德军依靠机枪、铁丝网和战壕构筑的坚固防线,抵挡住了英法联军的多次进攻。一天凌晨,已露寒意的战场上大雾弥漫,四周也一片寂静,疲惫不堪的德军突然被一阵阵轰鸣声惊醒,  相似文献   

4.
向动物学习     
正动物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是我们的老师呢,人类很多发明,就是从动物老师那里学来的。今后,我们更要向动物老师好好学习,模仿或复制它们身上的优点,做出更多更实用的发明作品。借鉴特殊技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和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长期僵持的局面,用氯气攻击对方,结果使5万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大量的野生动物也未曾幸免,相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5.
波斯猫招致的败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法军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锋芒,积蓄力量,巧施隐身术,躲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德军指挥官下令侦察敌情。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法军阵地,突然发现了前方阵地下慢慢爬出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晒太阳。他心想,如此名贵的波斯猫只有法军高级指挥官才有,而高级指挥官当然住在指挥所里。现在前方阵地上出现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这证明,那里肯定隐藏了法军旅以上的高级指挥所。于是他立即向上级报告。德军指挥官得到情报后,命令炮火集中轰炸波斯猫晒太阳处,成功地…  相似文献   

6.
里辉 《知识窗》2007,(7):43-43
二战期间,有一次德军指挥部经过周密策划,准备对苏军某阵地实施突然袭击。为了达到战斗的突然性,德军命令一支先遣部队悄悄潜伏在苏军阵地前的一片灌木丛中。这次隐蔽行动并没有被苏军发现。德军以为只等发起攻击,就能出奇制胜。一名苏军侦察员在侦察前沿阵地时,发现阵地前小树的弯曲方向和风向恰好相反,他立即判断出这片丛林中一定有德军部队潜伏,便将敌情通报给指挥部,苏军立即命令炮兵对该地区实施炮火攻击。  相似文献   

7.
野猪为什么没有死张正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确实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攻入比利时后,于1915年4月在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180吨液态氯气,结果致使5万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  相似文献   

8.
郭炜 《知识窗》2008,(9):42-43
狗 著名的情报交通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有一只非常了不起的狗,它就是著名的“情报交通员”弗里茨。弗里茨受过严格训练,掌握灵活的运动战术,懂得如何防备炮火的袭击。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能够带着情报,穿过阵地封锁线,将情报及时准确地送到德军手里。弗里茨在战场上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军用钢盔是炒菜锅变的在第一次世养大战期间的一天,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顿时,炮声隆隆,弹片乱飞,法军阵地被炸得烟雾弥漫,而连士兵们的厨房也没有幸免.这时,在厨房里值日的士兵见状,要去前沿阵地战斗.但是,头上纷纷港下蝈弹臣、6头、树...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前后,清军使用了明清以来长期沿用的纸质基体火龙箭、一窝蜂等集束火箭,用手工方式制成,利用桶装、竹筒等的载体,靠弓弩等工具发射出去,属传统箭式范畴,射程在千米以内,在对侵华英军或英法联军的斗争中起到了一些作用。英军或英法联军在每次海陆战中几乎都使用了英人康格里夫(Congreve)发明的带有长尾杆的金属筒装火箭,属近代箭式范畴,精度虽差,但对其火器威力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此是英军或英法联军取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43年10月,一位名叫米切尔·霍拉德的法国人正准备偷越国境进入中立国瑞士。他肩背一袋土豆,手拿一把斧子,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樵夫。为了反击法西斯,霍拉德成了一名盟军军事情报员。他先后40余次越过国境进入瑞士,每次都带着转送英国的军事情报。他和助手们准确地查明了纳粹在法国的秘密飞机场;在图中标出了德军沿海炮兵的方位;发现了德军在布洛涅建立潜艇基地的工程计划;报告了德军的活动。这次藏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防止战士在打仗时头部受伤,有专门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称为盔,古代多用铜、铁等金属制成,也有用藤或皮革做的。随着战争武器杀伤力不断增强,古代的头盔已不再适应如今的战场,现代的头盔都是用钢制成的,称为军用钢盔。而这种钢盔的原型竟然是炒菜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猛烈  相似文献   

13.
青松 《知识窗》2008,(2):40-41
1917年9月,由于伊普雷防区面临强大的德军压力,英国将军宾爵士和埃尔斯爵士奉命组织一次攻势,把德军从受威胁的防区引开。这两位绅士将军采纳了总参谋部军官、后来成为著名军事理论家的富勒上校的建议,决定动用大量机动装甲部队,在康布雷发起一次大战。  相似文献   

14.
牧徐徐 《知识窗》2014,(7):10-10
奥列格是“二战”时苏军的一位大尉,1942年4月的一天,他奉命带领一个排,向伏尔加河左岸的一小股纳粹德军发起突围反攻。可遗憾的是,反攻最终失败了,他和另外3名幸存下来的士兵,被德军围困在一栋3层高的房子里,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15.
青松 《知识窗》2008,(8):40-41
1945年4月,苏军开始了进攻德国在奥地利的交通中心——维也纳的战役。苏德双方在维也纳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德军很快支持不住,开始撤退。至4月12日,双方的战斗重点移到了位于维也纳第21区的多瑙河上的弗洛伊德大桥上,它是德军党卫军第二装甲师由南岸向北岸撤退的唯一通道。  相似文献   

16.
王宏德 《百科知识》2007,(3S):62-64
坦克自问世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始终是配属步兵部队进行作战。1940年5月10日,德军以一千余辆坦克组成坦克集群,在摩托化步兵、轻轰炸机群、伞兵的配舍下,成功地对法国进行了一次“闪击战”,给人们留下了坦克集群作战的深刻印象。其实,早在1939年3月,侵华日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南昌进行会战时,就己集中使用了坦克集群部队作战,比德军早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17.
郑军 《知识窗》2002,(9):26-27
斯大林格勒一战,使一向纵横天下的德军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有“德军陆军金戒指“之称的第6集团军,葬送在了斯大林格勒那可怕的废墟之中.一击得手的苏军挟大胜之余勇,向西进击,一举夺回了战略要地哈尔科夫.……  相似文献   

18.
周义 《知识窗》2001,(8):3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围攻列宁格勒时,遇到了苏军坚固防御体系的顽强抵抗.为了彻底粉碎德军的进攻,苏军在加紧抢修工事时,对伪装措施也相当重视,多次就“伪装“问题召开专门的会议,但一时又找不到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打了8年,但中国迟至1941年底才发表了一份含混的对日宣战书,日本则从未向中国宣战过。两国开战也许并不难,但正式宣战却远比开战更复杂,这蕴含着战争国之间各种利益的博弈。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波兰的盟国英国和法国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天亮以后,德国驻苏大使才把宣战书送达苏联外交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日本驻美大使把宣战书送达美国国务院。随后几天,美国相  相似文献   

20.
青松 《知识窗》2008,(3):30-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索姆河战役和康布雷战役中英军坦克的成功使用,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惧和损失,也加深了德军对坦克的认识。尤其是坦克在康布雷战役中的表现,让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兴登堡元帅和副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将军彻底认识到坦克是“够讨厌的”,并开始寻求对付坦克威胁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