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定义在我国,电视评论是伴随着我们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年轻的新闻文体。它脱胎于报纸和广播的新闻评论,同时,又逐步发展了自己的电视特色,如出现了“电视讨论”、“电视讲话”、“主持人评论”、“口头评论”、“图像新闻述评”等具有鲜明电视特色的电视评论形式。电视新闻评论,作为电视评论中形式最常见、影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其竞争日趋激烈。办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一环,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则是决定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吴雨蓉 《新闻知识》2012,(10):80-81
电视时评节目作为电视评论的轻骑兵,以其新锐亲民的风格在舆论引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电视时评节目"概念进行梳理,提出"电视时评节目是狭义的电视新闻评论"的观点,进而对当今电视时评节目的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电视时评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电视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对于重要社会问题、新近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分析评论。县级电视台处在宣传终端,受众是普通群众,电视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县级电视台在办好自办节目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电视评论,这个观点不仅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也是群众讨论社会事务的公共空间,人民群众对此充满期待。一、县级电视台电视评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章琴丽 《青年记者》2012,(23):36-37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电视评述节目《观察与思考》,这是我国电视界最先出现的电视评论.①199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形态正式诞生.②此后,各种类型的电视评论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省市电视台.电视评论凭借着电视媒介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引导舆论、反映问题、启发思考、区辨善恶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是对体育界发生的新闻进行现场评论或事后分析的一种深度报道。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的逐步确立,以及人们对体育节目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根基尚浅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本文将对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为其未来发展创新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崛起与发展是电视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来看,伴随着电视媒介实力的发展与壮大,必然要有一种区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言论节目形态应运而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8.
正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也是电视的旗帜。它依托新闻事实,发议论、讲道理,直接表明媒体的立场,体现编辑部的观点,教育群众,指导工作,影响社会舆论,在电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在,各地电视台大都开办有电视评论节目,同时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也越来越重视短评、编后等新闻言论。区别于电视评论节目,对电视新闻节目中依托新闻报道来发议论、讲道理的这些短评、编后等体裁,我们称之为电视新闻言论。与报道评论相比,与电视评论节目相比,电视新闻言论自有其特点。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应做到"六宜六忌"。  相似文献   

9.
郭晔 《编辑之友》2006,(3):68-69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在电视中的运用.早在电视出现以前,新闻评论就已经获得了相当的发展,成为报纸、广播表明自己观点、立场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与报纸和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可谓是个"小弟弟",直到 20世纪 80年代中期,电视才开始把新闻评论列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播出量日渐增多.但与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无论评论的力度还是频次,与目前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评论工作已成为当前摆在广大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钱江频道原创栏目"九点半"以新锐的电视理念、独特的新闻解读、准确的时事点评和创新型的表现样式获得了市场认可。鲜明的个性化标签及其高质量的深度评论是"九点半"成功的最大推手,而能够提供高质量评论是新形势下媒体竞争的核心力,也是电视评论节目在传播领域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读报”已成为许多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新亮点。大大小小的读报节目充斥着银屏。报纸与电视的这次“牵手”,极大地弥补了电视在新闻评论方面的欠缺。长期以来,报纸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而见长,而电视则以形象直观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2.
(一) 电视新闻评论是伴随着电视事业发展而新兴的新闻文体,它脱胎于报纸、广播的新闻评论,它既区别于电视新闻,又有别于一般的电视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舆论的旗帜、灵魂和“重型武器”,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升华。它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阐明作者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很强指导性的政论性新闻体裁,它集新闻性和政论性于一体,熔新闻体裁和政论体裁于一体,两者不能分离,缺一不可。 偕同时代进程,电视评论的内涵不断丰实起来,电视媒体的言论形式日渐活跃。纵览我国电视评论的发展现状,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归结为三点: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中国电视传播研究的热点总体上呈现出反思、融合、延伸的特色。上一年度出现的传播热点如电视栏目剧、讲坛类节目、"真人秀"、"播出季"等,延续着较高的关注度,但其关注视角已从表面总结和单一现象评论向学理反思的方向迈进,前瞻和批判意识逐步加强。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渗透与影响,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民营电视的发展运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者都这样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就是传统报刊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即将报刊新闻评论手法运用到电视评论工作之中。在实际操作中,电视新闻评论主体与报刊新闻评论主体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报刊新闻评论主体多由专职或业余评论员、报刊编辑、独立撰稿人、热心读者等组成。创作的一般流程为:评论主体根据新闻记者采写的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电视新闻节目量日渐增多的同时,各地又大大增加了电视评论节目的权重。办电视评论节目,特别是媒体主动参与评论那些"民生新闻",更容易贴近生活,更容易贴近百姓,更容易得到较高的收视率。与此同时,办这类节目又相对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现状,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些规范进行探讨,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一  相似文献   

16.
电视评论节目的现状和发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林 《新闻前哨》2002,(12):33-33
一、电视评论节目的现状为什么现在电视评论节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已没有原来那么“火”了,是因为电视评论节目存在着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1、题材问题选题的范围越来越窄,内容雷同,比如弄虚作假的、强买强卖、乱收费、地方保护主义的等。2、表现手法问题目前,电视评论节目的表现手法太单调,那种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节目结构单一,表现手法俗套的节目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电视是一种可视性很强的媒体,要获得比较好的社会效果,就要有与众不同的电视表现手法,增强电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3、舆论环境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评论是对社会透视的深度、对问题本质的剖析、对热点问题本质揭示的力度及对社会现象深入细致观察后所作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独到、精深、理性的见解。当电视还沉浸在五光十色、热闹气派之中淘淘自乐的时候,观众发现了它的肤浅与平庸。电视终于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新闻评论。评论类节目顺风而起,改变了中国电视在媒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与报纸评论"旗帜"、"灵魂"的地位相比,电视评论因起步较晚,存在模式守旧、以述代评、拖沓冗长等问题,其重要地位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电视评论该怎样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认为,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鉴于这种考虑,新闻频道开办了《央视论坛》栏目。对该栏目,央视的寄望是"探索中国电视评论  相似文献   

20.
张力 《新闻窗》2010,(1):68-69
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曾说过:“没有评论的报纸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同样道理,电视如果没有评论也不能成其为一套完整的“电视”。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加大了新闻评论的力度,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评论节目一改过去新闻传播“短、平、快”的单一特色,凭借其广度、深度、厚度引领着新闻传播的新走向,而电视评论这种报道形式的生命线正是它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