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伴奏合唱《At the grave》是塔涅耶夫第二十七号作品《十二首无伴奏合唱》中的第一首。该作品创作于1909年,在俄罗斯的音乐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雅科夫·彼得洛维奇·波隆斯基的长诗。这部作品涵盖了塔涅耶夫深刻的创作思想,高超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了作曲家鲜明的复调性天赋。本文从音乐表现、和声、复调等方面对这首作品的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德彪西是开创印象主义音乐的先锋,他的作品通常带有朦胧、梦幻、空灵、飘逸的色彩,在乐曲创作方面打破了以往传统音乐形式上的束缚。在和声中习惯使用平行五八度和弦、无调性和弦进行等,在配器上大多数采用"重管乐,轻弦乐"的手法,让音乐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本文通过对《游唱诗人》这首作品在旋律、和声、创作背景等方面上进行详细的分析,更直接、清楚的阐释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合唱曲《祖国颂》是借鉴我们民族特点的旋律,运用西方编曲手法赋予民族音乐以新意的优秀合唱曲目。创作中在和声色彩的运用、织体的写法、复调的应用等方面,营造出了接近完美的音响效果,使这首作品能够广泛的流传。本文从《祖国颂》的创作入手,重点研究其旋律、和声、以及各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对合唱《祖国颂》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作于1927年,这部作品曾被认为是他最艰深、最难与理解的一首作品。本文将从从音列、和声、调性的建立等几个角度对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春舞》这首钢琴曲目前在教学中使用比较频繁,是一首深受大家喜爱的一首乐曲。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对这首曲子的旋律、和声、织体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更深层次地认识这首作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葫芦笙吹响啰》是由张军词曲创作的一首优秀、民族风情浓郁的合唱曲,这首合唱曲曲风独特,旋律优美,音乐形象生动,各个乐段段落音乐对比性强,在和声、旋律及装饰音上,作曲家松弛有度,应用自如。合唱曲《葫芦笙吹响啰》原本是一首童声合唱曲目,笔者将作品用于楚雄师范学院女声合唱团进行排练演唱,文章通过对这首合唱作品的作品分析和合唱指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月夜听箫》是吴正奎先生创作的一首民族风格的钢琴曲,作者的调性思维贯穿全曲。调性思维的研究涉及作品的调式调性、调性色彩、曲式分析等等。而这首民族器乐作品中的调性思维又与民族调式的调式调性和调性色彩紧密相连。本文从民族调式的调性思维的研究出发,在对《月夜听箫》进行作品分析的同时,加入调性思维的论述,从而完整再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G大调随想回旋曲》又名《丢失一分钱的愤怒》,这首作品与贝多芬最具代表性的英雄性的作品不同,全曲的音乐情绪都是比较诙谐幽默的,表现了他平时不太为人所知一面。本文通过对该曲创作背景、曲式和声、演奏家的演绎等方面的分析,让人能对这首作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丁善德创作的《第一新疆舞曲》是根据《马车夫之歌》改编创作的。丁善德先生创作这首作品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国家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时期,作品中包含了对新中国的憧憬,曲调欢快、明朗,洋溢着作者喜悦激动的心情。《春舞》是孙以强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丰富西域特色的钢琴曲。《春舞》创作于1980年,作者应钢琴家刘诗昆先生的邀请到新疆采风创作,经历过文革冲击的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包含对改革开放后新生活的憧憬。文章对《第一新疆舞曲》与《春舞》进行比较并分析它们的演奏艺术特色,可以对两部作品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乐曲,把握乐曲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超越时代的戏剧性是在当时十分少见的,尤其是《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下文简称《d小》)这首作品。在创作时运用了大量的半音进行和调式的变换,增添了乐曲的神秘色彩,同时也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将《d小》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巴赫的生平作为切入点,对作品的调性和主题进行分析,进而剖析这首作品所体现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舒曼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钢琴作品和艺术歌曲。《阿贝格主题变奏曲》是舒曼的第一部钢琴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精湛,富有诗意,舒曼在钢琴领域的辉煌体现在他的变奏曲。不得不提,舒曼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变奏体裁的身影,演奏研究这首作品,有助于我们能深入研究他的钢琴音乐。舒曼《阿贝格主题变奏曲》创作形式新颖独特,具有浓重的浪漫民族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由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的两首钢琴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改编曲《兰花花》、《兰花花的故事》是汪立三和叶露生两位作曲家分别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的钢琴作品,两首作品的改编手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都在我国钢琴改编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和声、曲式结构、叙事性的发展手法三个方面对两首钢琴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克莱斯勒的《前奏与快板》,是一首艺术性和技术性都非常有价值的作品。这首作品同时具有古典与浪漫的双重色彩,悲壮的前奏与活泼的快板活勾勒出巴洛克音乐的精髓。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领会到演奏这类音乐小品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拥有牢固演奏技巧的同时应该让作品具有流动性,并且把握好每个音的位置感,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在作品中行走。  相似文献   

14.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作品,作者贺绿汀先生将欧洲音乐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此作品。《牧童短笛》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方法的完美结合,在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于它的代表性,使作品的演奏实践价值很高,因为只有正确的演绎才能够完美地表现音乐。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概括和总结了作品在曲式、和声、复调及民族音乐因素应用等方面的创作写作手法,同时对作品的演奏特色如旋律、奏法、速度、力度、音色、触键、装饰音、踏板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与说明,希望对广大音乐学习者在演奏与诠释此作品时提供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品分析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十三首标题小曲的第一首,1886年圣——桑为狂欢节音乐会写下了这部新奇、夸张的作品。 《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形象十分威严,首先是由弦乐与两架钢琴以弱渐强的震音开始,接着庄严缓慢的音乐刻画出狮王的雄姿,奏出狮王的主题旋律。钢琴低音采用半音向上行、下行进行和强有力的和弦把狮王的吼叫之声模仿得维妙维俏。 此曲适合在大班进行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16.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时至今日,这首协奏曲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爱和追崇,而本文也就《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现代色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和以德彪西的《月光》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研究两个作曲家和两首作品的背景,对其形成时期、音乐风格、和声、曲式结构等的不同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海顿《b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音乐史上使小号正式成为独奏乐器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这部作品q-,海顿突出地体现了小号作为一件独奏乐器在这首协奏曲中的主导地位,让人们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小号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可以说这首作品是音乐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号独奏作品。  相似文献   

19.
《胜利者归来》这首独唱场景是作曲家威尔第《阿依达》中的重要唱段,作品极具戏剧色彩,音乐形象丰富,极具舞台感染力。本文通过对歌剧内容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研究人物的心理与感情状态,以及对作品的演唱技巧进行了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作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