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之父,先后发表了《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和《欲望三部曲》等多部著名长篇小说。他的作品打破了美国早期的现实主义的乐观传统,用巴尔扎克式的锋利笔法,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个世界的对立,讽刺了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无情抨击了它对人们的腐蚀和摧残,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他的小说多次受到统治阶级的打击、歪曲、甚至是禁止出版。但是,1925年小说《美国的悲剧》的发表,却在美国上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给德莱塞带来了世界声誉,从而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和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之父,先后发表了《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和《欲望三部曲》等多部著名长篇小说。他的作品打破了美国早期的现实主义的乐观传统,用巴尔扎克式的锋利笔法,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个世界的对立,讽刺了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无情抨击了它对人们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悲剧》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克莱特和洛蓓达以及桑特拉的恋爱悲剧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实质,表现出艺术审美的交流价值和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奥图·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美国的悲剧)是他的代表作.德莱塞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母共有子女十一人,生活异常贫困.德莱塞的童年是在美国社会底层度过的,没有丝毫欢乐.他从十二岁起就打工挣钱,先后当过报童、店员、推销员等.  相似文献   

5.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但他的小说在主题上却折射着现代主义光芒——异化。对人们在荒诞世界的异化书写时现代主义文学罪典型的主题。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旨在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异化三个方面探析德莱塞小说中的异化主题,从而证明德莱塞是一位折射着现代主义批判精神光芒的的作家。凭借着思想家一般的良知与觉悟,社会批判理论家一般的勇气与犀利,心理分析家那样的敏感与细致,他在创作中把普通人的悲剧命运和生存状态作为背景,对人类被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异化后的悲惨遭遇进行了犀利的反省和细腻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德莱塞     
西奥图·德莱塞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八七一年,他出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一个贫困的德国移民家庭。少年时代,他一边上学,一边拾煤渣,帮小工,以补贴家庭用度。十六岁当学徒。十八岁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生活所迫而辍学,便当了职员。早在中学时代,德莱塞就开始大量阅读狄更斯、巴尔扎克等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对他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一八九二年,德莱塞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先后在芝加哥、匹兹堡和纽约等几个大城市的报馆担任编辑和新闻记者,这使他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德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课堂幽默要“适时” 一位教师讲现代派文学艺术史,他这样开头: 在一次酒会上.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和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相遇了,德莱塞对达利说:“你知道吗?我曾到古老的中国演讲,讲现实主义创作,受到了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8.
德莱塞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美国的悲剧》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1906年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过作者的提炼、艺术虚构而成。作品写一个出身微寒的青年克莱特因谋杀情人而被判处死刑的经过,提出了美国青年的命运问题。它通过克莱特这个普通青年短促的一生,通过他的苦闷、挣扎、彷徨、堕落和毁灭,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强烈而沉重的控诉。克莱特性格的变化过程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风尚、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对青年的腐蚀,揭示了他悲剧的根源。小说中克莱特形象的深刻意义使它赢得了美国进步文学界所予的“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赞誉。克莱特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资本主义腐朽  相似文献   

9.
西奥多·德莱塞是一位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作家。他的作品既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又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人性异化。《美国悲剧》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最受好评的作品。本文旨在以《美国悲剧》为例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解读德莱塞小说中人性异化的表现,探究人性异化的根源以及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莱塞在其现实主义杰作《美国的悲剧》中,通过克莱特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批判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道德风尚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年的严重腐蚀。克莱特是拜金主义下的悲剧人物,作品向我们描写的既是克莱特的个人悲剧,更是美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杰斐逊生长在宗教社会,严酷现实迫使他走上反宗教压迫,提倡宗教自由之路.漫长的斗争经历,形成了其完整的宗教自由思想.这是美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变革.其宗教自由思想有许多闪光点,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但在阶级社会里,其宗教自由思想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实现了对二元论哲学的超越,以进化论为支撑建构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其“沟通式”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促进了人的生成与社会的结构性延续。在这种意义上,教育通过持续性、整体性、有机性沟通着“个体人”与“集合人”——社会。  相似文献   

13.
李佳白是19世纪下半叶来到中国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中有一定的地位。他为了更好地实现传教目的,学习中国礼节、研究儒家文化、与官民结交,探究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法。李佳白的治水建议和赈灾活动,是他从事世俗活动的开端。他为教会购置房产引发教案,学术界对此案的论述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作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潘恩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天赋人权和公民权利、社会与政府等政治价值关系范畴.他还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社会现实,猛烈地抨击了英国政府的暴政,批判了君主政体和世袭制度,主张北美大陆应脱离英国而独立,建立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他的政治思想对美国革命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The Discus Thrower by Richard Seizer is symbolic in characterization.The nameless patient in“Rom542”stands for an everyman in his society.His blindness shows that he is a man in darkness.And darkness is upon the face of the modem society.His leg1ess condition shows that he has lost his freedom of action in the so-called land of liberty.His ironic words imply his indignation at his adverse fortune.The crack of the broken plate symbol-izes a hope for the span-new life.The doctor-narrator represents a common toiler who supports the society.The head nurse represents a ruler in the modem westem world.The symbolic meanings reflect the author’s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meditation on the existent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从 1 934年发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起 ,何兹全先生已经走过 6 7年的学术生涯。为论证中国中古社会的性质 ,他撰写了一系列中古社会经济史论文 ,并创立魏晋封建说 ,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他治学的一大特色 :始终关注重大史学问题 ,注重学术创新。此后 ,何先生执着于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道路 ,1 98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 ,就是他长期艰苦探索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7.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被评论家称为“社会历史变化的准确记录者”。他的小说《兔子》四部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哈里这个普普通通美国人家庭的兴起与衰败,成功地塑造了“兔子”哈里这样一个置身于美国现实社会中的典型形象,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分崩离析和精神颓废等现实,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美国当代现实生活真实状况的认识,是20世纪美国现实社会变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夹缝中的生存——罗隐生存状态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隐是晚唐五代的一位作家,在晚唐五代充满绝望的叹息声中,他以“忠义气节”为人生坐标,对晚唐五代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无情的嘲讽,表现出高标的人格。在坎坷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张扬个性与顺应社会世俗之间徘徊,其生存充满着困惑与矛盾,他有桀骜不驯的个性,也有着独立的思想和理想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的政治主张的实现,须依附于社会。罗隐为了在科举中取得一席之位,迫不得已顺应潮流,四处干谒权贵,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是苦闷的。在科举考试屡遭失败后,他入钱镠幕府,个性稍有收敛,但生存的困惑与矛盾仍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论诗哲杜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诗歌对社会、人生、自然、宇宙的哲理表现,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杜诗中的哲理,有以议论和警句的形式表现的,更多是寄寓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物象与事象的生动描绘之中。这些作品是诗情、画意与理趣三者完美的结合。大变动的时代背景、杜甫以儒为主兼收佛道的思想、颠沛流离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曲尽物理的自觉追求,是杜诗丰富深刻的哲理意蕴生成的原因。杜甫哲理诗对宋诗理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是宋诗理趣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一生执着于用世,也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主流的反映,但他对于隐逸之人却颇为理解,因其行为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此种心态决定了他对隐逸有着别样的情结。他对弃世绝俗的避世之隐采取了理解但不苟同的态度,而对于因道不合的避人之隐却不仅赞成且力求践行之。朱熹隐逸的情结与行迹对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