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山东教育》2005,(16):47-48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复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彤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够灵活地掌握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学时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渐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并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容积)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并会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4.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份,内容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三部份。教学前要认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认真理解新教材。另外,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在复习中的整理、练习、讨论、合作,让学生在复习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中的“柱体、锥体与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例题教学设计,主要是复习柱体、锥体与球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及其简单应用。通过这一内容精选典型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解决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常用方法,同时使学生掌握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中各个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化归与转化的意识,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测量第二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科书第75-77页。教学目标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17~118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容积)及其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合理、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含义,能正确、灵活地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问题,会求变化后规则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探索过程,感受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复习课一般的任务有三,即:查缺补漏,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师课前对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做了调查,套用公式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正确率可达95%以上,而在实际问题中,自己判别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通过率则差异较大,于是在确定该课教学目标时,既  相似文献   

12.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份,内容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三部份。教学前要认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认真理解新教材。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所以要联系实际,直观地进行教学。一、通过观察实物,讲清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可引导学生从汽油桶、圆钢、地上堆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作为数学课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主要是对新授课中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在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中,复习课更是占了很大比重。如何在复习课中使学生不仅“温故”,还能“知新”,如何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结,让复习有深度,成为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的设计与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复习课中将所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引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正方体”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更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理清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相似文献   

15.
正奥苏贝尔有一句名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对于复习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起点显得更为重要。在设计"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之前,笔者对五年级的123名学生做了前测,发现套用公式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正确率已经达到95%以上,即使有错误,也是属于计算错误。调研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笔者结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教学,谈谈探究性学习的几个教学策略。一、加强估算,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估算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事物作出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复习课开始,教师出示一块学生常见的鹅卵石,问:你能估计出这块鹅卵石的体积是多少吗?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纷纷估计出这块鹅卵石的体积。但这块鹅卵石的体积到底是多少呢?学生们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7.
复习目的:使学生牢固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边答边板书:顶、棱、面)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相似文献   

18.
复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系统地总结、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效率的复习必将“序、实、新、活”熔为一体。现以“圆和圆锥””的复习,谈谈怎样抓好这四个要点。一、复习内容要有序复习的内容要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形成序列。层次既要分明,又要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例如,复习“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时,可按教材编写顺序复习,也可将侧面积与表面积的知识和体积与容积的知识分开复习,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关键是将所要复习的内容连成知识链,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笔者结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教学。谈谈探究性学习的几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