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驯悍记》中,莎士比亚以男权视角塑造了凯瑟丽娜这一“悍妇”形象,并让“悍妇”被其丈夫驯服,最终成为失去自我的“贤妻”,这一模式流露出作家的男权思想。文章通过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人物语言来解读《驯悍记》所表现的男权思想,进一步分析了男权思想在莎士比亚其他作品中的体现,同时指出:莎士比亚的男权思想是与时代、性别的局限和个人经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我国的蒲松龄、曹雪芹,这些文学巨匠曾塑造出一系列悍妇形象。悍妇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和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出现,体现出各自的特征和社会、文化内涵。作家主观上赋予悍妇以贬责色彩,但悍妇形象客观上却表现了妇女对男权中心社会某些价值观念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解读《驯悍记》中凯瑟丽娜"悍妇"形象,可以看出,凯瑟丽娜是一个天真任性的富家小姐而非悍妇,而其前后形象的转变则证明了男权社会对女人的压制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是明末清初两部通俗世情小说,皆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从中笔者归纳出男人惧内、女人泼悍的社会、经济、生理、心理因素。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而作者对"悍妇"的丑化、兽化,对其悍恶行为的极度夸张,正泄露了男权社会的恐惧与无奈。  相似文献   

5.
在明清小说中,"悍妇"这类文学形象很多.文学作品中的"悍妇"之所以"悍妒",源于对丈夫的依恋,以及内心世界对法规礼教的束缚的强烈抗争.明朝"除恶欲,致良知"的心学兴起,使得当时的文人一反塑造才子佳人、孝子贤妇的传统,转向塑造反映人物本心、个性恶意膨胀、欲望恶意增大的人物形象.明清小说中"悍妇"形象的大量出现正是这种文化思潮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有关悍妇妒妻的篇章,不仅是蒲松龄封建正统意识、男权思想的流露,也是封建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反映。悍妇妒妻的存在,源于不合理不道德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是渴望平等不甘雌伏的有个性的女性不自觉的反抗。理想的婚姻生活呼唤真挚平等自然的两性关系,不以悍势压人,更无需以媚态悦人。  相似文献   

7.
在《聊斋志异》中存在着不少残忍狠毒的悍妇形象,本文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概述了悍妇的行为表现,多角度论证了悍妇妒妻的形成与社会制度,作者个人的意识形态,男性本身的品质之间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妻子"现象的男权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军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1):193-195
农村"留守妻子"现象是男权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中发挥作用的产物.男权制通过性别角色分工与性别意识影响农村女性的转移和流动,使其处于留守地位.因此,要实现在非农转移过程中的男女平等,必须挣脱男权制的束缚.  相似文献   

9.
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50年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包含了女性社会生态荒原化与自然生态荒原化的双重叙事,女性与非洲殖民地大草原双双屈从于男权主义的文化制度与经济方式.更可悲的是,女性深度参与着男权主义社会对自然的掠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恶女"形象,其中《白夜行》和《幻夜》中的"恶女"更是被称为"穷极魔性之女"。将"权力"与男性玩于股掌之中的"恶女"是日本女性对男权社会反抗意识的化身,蕴含了作者的讽刺与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制度变革的希冀与呼吁。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洪堡的礼物》中的女性形象关注不足,小说中的性别政治隐而不现。贝娄塑造凯丝琳、丹妮丝和莱娜达三位女性形象,折射出男性作家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作者性别政治无意识立场。尽管贝娄对当代社会有深刻的考量,尤其是对种族问题、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和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的研究独辟蹊径,但是作为男权文化的代表,他却不能摆脱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12.
在男女关系上,劳伦斯常常是自相矛盾的,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他也不时流露出男性中心的思想。劳伦斯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也是实践者,但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始终沉淀在他的心里,使劳伦斯在尝试指出妇女达到真正完美幸福生活的途径时,不免流露出男权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萧红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其作品通过对“女性神话”的否定,控诉了男权中心社会及其意识形态对女性的压迫,体现出清醒、自觉、愤激、独特的女性意识。她一生都在呼唤“女人的自觉”,寻求妇女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现代作家有关“南洋”女性人物的作品,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涉及“南洋”故事的女性描写,多呈现出“男权主义”的叙境。其中包括“景色女”的被凝视、“商人妇”的被“闺范”以及“英雄妻”附属性的被欲望化叙事,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欲像图式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在《飘》中,斯佳丽追求爱情、生存、平等的生命,体现出她是一位积极向上的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一位不畏男权、努力争取女性权利的勇敢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用她惟一的一部小说表达了在女权主义转型时期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东西方历史文化中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福克纳借助爱米丽·格里尔森经典形象戏剧性的转变,一方面表达了对南方传统文明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和眷恋,同时也揭露了南方传统文化中的黑暗、蒙昧与残忍及其对人性的扭典的一面.从而使受众在叹息中品味爱米莉形象转变中蕴藏着的深层寓意,即对男权与父权的批判以及对南方文明的眷恋与深思.  相似文献   

17.
雷霆超的《吃碗茶》是重现上世纪40年代美国华裔单身汉生活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唐人街单身汉面对家庭和社会所流露出的不安与躁动以及中国封建文化中的男权主义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冲击下渐生扭曲,乃至蜕变。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关注小说中唐人街中的男权主义对人性的摧残,揭露出唐人街的人们一定程度上都是封建主义影响下的产物,他们各自的悲惨经历也都源于男权主义这一孽根。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这些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的摧残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8.
评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析《反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方法论,指出:科学在本质上是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科学方法是多元的;理论多元论有利于科学发展,理论一元论是没有道德的。费耶阿本德强调分析特殊性、强调理论增生包含一定的积极内容,但他否定普遍性,把迷信与科学等量齐观,贬低科学的作用则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首先是一个知恩图报、深明大义的女子,但是从小说的情节设置、从三国时代风云变换的政治军事斗争格局以及从男权语境下人物形象的设计来看,貂蝉的形象却并不丰满。作为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工具,貂蝉的形象烙印着封建男权文化的鲜明印记。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环境,文化内涵导致了祥林嫂与海丝特·白兰性格发展和命运走向的不同。本文在浅析两位女主人公差异的基础上,着重透视了它们所面临的男权主义统治的共同背景,从而揭示出她们丧失自我主体成为物化了的附庸的共同本质,以及他们成为男性文化下贞洁、禁欲等女性价值观念的牺牲品的共同遭遇;并剖析出作者本身在深切关注女性生存状态的同时不自觉流露出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