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课堂沉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上课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解决课堂沉默现象对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文章从学生、教师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堂沉默是普遍存在于英语课堂学习中的现象,在高中课堂尤为突出。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的沉默现象,本文从学生、教师、文化及教材与考试等方面分析了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就目前教学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课堂沉默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虽然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采用任务型、启发式教学,但是相当多的学生仍然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文章基于课堂沉默的溯源研究,从教师课堂霸权、应试教育和传统文化视角探析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旨在重构和谐课堂,回归生态课堂,倡导合作学习课堂。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沉默现象,从而影响师生有效互动及教学效果。本文在对课堂沉默进行界定与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二语习得的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形成的内在、外在以及语用文化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教师应正确对待课堂沉默现象,采取有效策略有意识地调控沉默的发展趋势,诱导积极沉默的生成,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以实现学生的意义建构与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5.
研究"课堂沉默"现象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具体课例,从课堂沉默的类型、典型特征入手,细致剖析了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并结合课后师生交流、学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深层探究课堂沉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课堂沉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堂沉默(Reticence)在外语教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也引起了广大语言学家的重视。课堂沉默的成因来自文化、语言、心理和社会等因素。本文就近年来针对外语课堂沉默的研究从现象、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素材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课堂沉默现象为我国独有的"教育事实",且作为课堂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日益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通过对课堂沉默的内涵、表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沉默的认知。分析其成因的多元性,从课堂沉默的根源、课堂沉默的主导者及课堂沉默的主体等方面探讨课堂沉默的背后成因,并从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三方面出发寻找其消解路径,从而促进课堂消极沉默的转变、激发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新生英语课堂中沉默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自信不足、缺乏交际与合作技巧、文化及教学因素导致课堂沉默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打破沉默现象,实现成功课堂交际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新生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课堂沉默是英语专业教学中极其普遍的现象。面对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常常不愿做答,使得课堂气氛变得紧张,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全过程。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所探讨的"课堂沉默"概念界定入手,探讨了导致这种消极沉默的成因,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沉默、文化认知沉默、情感心理沉默和教学环境沉默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重叠。最后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期改变这种长期困扰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沉默在外语教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的成因来自文化的、语言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因素,因此从更深层次去研究这一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在外语课堂上更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从教师的角度去探讨应该如何应对大学英语课堂里的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