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智能以外又同智能活动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习惯等。丰富健康的情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动机、坚强的意志等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智 能以外又同智能活动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 素,它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习惯 等。丰富健康的情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 动机、坚强的意志等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 重要条件。 一、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情感,使其形 成积极乐观、自信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反馈、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等自我意向活动,确是促进智能发展的重要心理品质。自我意向活动是动机、注意、兴趣、情绪、情感、意志等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上论证了兴趣、意志、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这些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培养学生兴趣、意志、动机、情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品质等.丰富健康的情感、浑厚的兴趣、良好的动机、坚强的意志等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两个具有协同作用的系统构成的一个系统,即由智力因素构成的操作系统和由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没有操作系统教学活动无法进行,没有动力系统教学活动也不能发生,且不可能持续.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相似文献   

6.
析成人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的重要条件,同样,非智力因素在成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非智力因素培养与成人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把影响学习潜力发挥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能要素;另一类是非智能要素。智能要素主要包括: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非智能要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非智能要索是学习上能否取得成果的极重要的因素。现谈谈非智能要素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与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文成 《现代语文》2009,(12):108-109
阅读主题解读文本会受到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主观因素与情境、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积极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顽强的探究意志与良好的阅读情境,能促成解读判断,完善建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第三册2006年版选择了当代知名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成功80%都依赖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等;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策略:培养动机、兴趣、意志、目标、习惯等。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在实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情感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兴趣、动机、意志、态度、焦虑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我们所说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培养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硬把知识灌进学生的头脑,总得让学生开动...  相似文献   

13.
高职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性、竞争、自我意识和开拓创新及爱情观的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在情感、社会适应性和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兴趣、动机、意志、人际关系、竞争、自我意识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价值进行分析,采取思想教育和教学诱导等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采取教学控制法、实践体验法、行为感化法等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情绪智力是指人认知和调控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形成自我激励、动机与兴趣相结合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第一,认知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感。第二,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心理动力。第三,坚强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第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学习、智能发展的过程.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促使学生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也就是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  相似文献   

17.
浅析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及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杨军 《文教资料》2011,(11):89-90
作文教学中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性格、意志等。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潜力开发,必须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那些意志坚定、情绪稳定、有自信心的儿童智育往往发展较快。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在重视学生努力因素培养的同时,努力抓好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一、非智力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 人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由两大系统构成:1.认识活动系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2.意向活动系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主要包括情感、动机、兴趣、意志、习惯、性格等等。因为人的智力主要表现于人的认识活动系统中,所以常把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称为智力因素;而把情感、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意向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李国胜 《文教资料》2006,(20):168-169
文章通过情感态度中的兴趣、动机与意志元素与英语教学目标分析,在教学设计时深入挖掘情感因素,将对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旨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