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介绍了基因专利和专利池的概念;探讨了基因专利池的几种可能,即基因诊断产品专利池、基因药物专利池、DNA芯片专利池;分析了基因专利池的益处,最后从基本原则、专利法和反垄断法角度讨论了对于基因专利池滥用的规制.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辽宁省老科协副会长、科普报告团团长尹承恕应邀先后赴朝阳、辽阳两市和省人事厅作了4场题为《基因与健康》专题科普报告。报告借助多媒体,用通俗的语言、大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组(DNA)学,基因在哪里,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基因的进化历史,以及基因与疾病、基因与健康、基因与长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基因是一个持久而广泛的研究对象。从人类认识到基因的存在开始,围绕它的起源、演化、修改等疑团层出不穷。当暴力基因、亲密关系基因、胖瘦基因、生物医药、基因安全等一系列热点话题愈演愈烈,如何在众说纷纭中认清真相,建立自己的基因观念?又如何在未来学会在基因的世纪自处?首先,人们需要了解基因。《基因启示录》给想要了解基因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作者仇子龙是一位真正的基因研究者。在书中,他系统地介绍了基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知情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知情权是指基因提供者自我决定和了解并准许利用其基因的权力,它包括基因信息的利用权、基因信息的维护权、基因信息的支配权以及基因信息的隐私权等。本文对基因知情权的含义及其保证、基因知情同意权的主体性问题、基因知情权与基因歧视以及基因知情权在伦理学上的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因技术一直游走在专利制度的边缘,当前基因专利已经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2013年,美国最高法院最终在Myriad案中否定了分离基因的可专利性,某种程度上确立了摇摆多年的基因专利立场。而欧盟的基因专利问题在负重中前行,承认分离基因及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授权。以欧美为代表的两种明显对立的基因专利立场背后,有深层的司法历史、政策考量等因素。为了达到促进技术、利益平衡和社会发展的目的,采用更高标准是基因专利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
知识基因论的源起、内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金生  吕文娟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54-1459
 从生物进化与知识发展本质的联系出发,对知识基因理论的起源、演进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通过深入探讨知识基因的类生物属性及其超越生物基因的特性,对模因论进行解读,并论证了借鉴生物基因来研究知识基因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基因的作用反馈机制,揭示知识发展传播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是快速有效地寻找与质量睦状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BSA法在各种不同植物的育性基因、抗病基因、抗虫基因及形态、生理基因的标记筛选及基因定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基因线路是生命体对自身生命过程控制的动态调控系统。在工程化的设计原理的指导下,人工基因线路是对天然基因调控线路进行简单化处理和重新编程,以及引入自然界不存在的人造法则。人工基因线路由遗传开关、生物振荡器、逻辑门等组成,以执行诸多调控功能。多种多样的人工基因线路设计与构建,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生命调控基本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天然的生物系统进行改造、再创的手段,并为医药健康、农业环境和工业发酵等领域的实际需求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虽然在过去20年里,人们在人工基因线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细胞体内蕴含着的众多复杂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途径,为设计和组装具有更加高级功能的基因线路带来了挑战。相应地,如何实现微小细胞内复杂基因线路的可预测设计组装,如何保障基因线路在复杂的体内外环境下发挥稳健的功能,将成为未来几年人工基因线路研究的关键核心问题和势必克服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基因编辑技术: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编辑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删除、替换、插入等操作,以获得新的功能或表型,甚至创造新的物种。作为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的重要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得生物体的遗传改造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为解析特定基因的功能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章对当前基因编辑相关技术,及我国在基因编辑领域存在的挑战及机遇进行概述,以增进对该技术体系的整体认知,帮助更好地寻找该领域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已经进入“基因时代”。在这个时代 ,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以及其他的领域 ,引起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伦理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涉及基因设计、基因歧视、基因专视、基因隐私权的伦理问题 ,也探讨伦理思考与基因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 ,不能让基因技术成为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11.
第二讲知识基因的类型 知识,作为一个巨大的发达演化系统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基因和知识变异体(预备知识基因)构成的.这些知识基因按其功能可分为五大类:客体基因、关系基因、方法基因、范式基因和学科基因.前三者为单基因,后两者为复合基因.这五类基因分别以概念、观念、判断等形态表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DNA的理论,定义了企业创新基因理论,分析了该创新基因的构成:动力基因和执行基因。其中动力基因是创新的源泉,而执行基因则是创新完成的保证。并且利用该理论对企业的持续创新进行了深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 (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系统 .除了哺乳类 ,有关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知之甚少 .在鱼类 ,近 40年来能证明IFN系统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检测经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 ,证明能产生类似哺乳类IFN的抗病毒活性物质 ;二是近年来 ,已经证明在少数几种鱼类中存在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Mx同源的基因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够诱导鲤科鱼类培养细胞 ,如鲫鱼囊胚细胞 (CAB)产生类IFN活性物质 ,并建立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 .为了揭示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鱼类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细胞模型系统 ,通过用灭活GCHV诱导CABIFN并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 ,成功建立了一个囊括鱼类细胞抗病毒基因在内的差减cDNA文库 .其次 ,筛选文库揭示了一批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同源以及找不到同源性的EST ,表达分析证实它们也是IFN刺激基因 .再次 ,根据哺乳类IFN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该细胞模型系统中克隆、鉴定了 1 9个IFN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包括鲫鱼IFN基因 ,IFN信号传导通路基因STAT1 ,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IRF7,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Mx1、Mx2、PKR、Viperin、IFI5 6,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I0007-I0007
中国人的基因中存在能够分解酒中毒素的基因,且这种基因仅存在于中、日、韩等东亚人群中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课题组最近研究发现了东亚人拥有的这种特别的“杜康基因”,它对酒精有很强的解毒作用。最新一期的英国《人类遗传学年报》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下基因政策所面临的三大困境:理论预设中的功利价值导向、实施过程中的伦理管治乏力、技术评估中的伦理审查建制缺陷,分析了基因伦理制度化的必要性.立足于价值选择与制度建设的统一,讨论了基因政策伦理考量的内外两种路径.最后提出,以伦理治理来实现基因伦理与基因政策的契合,也就是,在基因政策中,达成技术决策中的生命伦理共识,完善生命伦理委员会的组织建制,推进技术伦理评审的程序公正,最终实现公共决策中科学自由与伦理规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除了揭示人的基因奥秘外,今天人类科学研究的重心之一也转向了解读和揭秘动物与植物的基因。说实话,人类研究动、植物的基因当然并非首先是为了动、植物,而是借研究动、植物的基因为人类服务,就像古老的仿生学一样。迄今,人类研究动物的基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且能让人类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7.
细胞的智慧     
现在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我们是基因的产物,我们只是一部生化机器。对于每种生命现象,科学家都要从基因上寻找原因。例如,科学家认为,快乐的人,体内存在快乐基因,并寻找这种快乐基因,当发现了一种特定的基因在快乐人群中更活跃时,就马上宣布,快乐基因找到了。普通人也经常为自己的缺点寻找客观上的基因理由,例如:“老板,你总说我懒,但我只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的结果,是我的基因让我懒的,我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永官课题组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以及构建克隆文库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自于中国南方13个水稻田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砷转化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证实砷氧化基因(aioA)、砷呼吸还原基因(arrA)、砷解毒还原基因(arsC)和砷甲基化基因(arsM)广泛地存在于水稻土中.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作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Bt毒素基因的修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表达上。在室内和田间的实验表明,对靶标害虫的控制取得满意的结果,并有一些转Bt作物已推广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外源凝集素基因等是一些在农业上很有应用前景的基因。最后对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彭文 《百科知识》2013,(7):14-15
英国研究人员分析了4.5万名屈光不正患者的基因状况,发现了24个与近视有关的基因。其中包括与视觉信号传输、眼组织构造和眼部发育有关的基因,携带这些高危基因者患近视的风险是常人的10倍。此前研究发现,近视与用眼过度、户外活动少等环境因素有关,而这项新的研究则证实遗传因素也与近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