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为了在网络的自由言说空间中表达观点、意见和建议,努力对政治事件、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并获得身份认同。网民的身份认同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案例分析中,研究我国网民身份特征及加强网民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刘彤 《新闻窗》2007,(1):96-97
网络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物,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一场与工业革命具有同样意义的信息革命。网络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八.们传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及运作方式。网络具有的自由、开放、多元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使很多人相信,网络必将给人类带来一个民主社会——因为自由开放等特征是民主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骆正林 《新闻前哨》2001,(11):41-43
隐私的存在缓解了人们对人格的担忧,保证了个体自由愉快地生活,个人隐私一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人只能低着头做人。信息时代,网络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网络时,自己的隐私悄俏从“漏洞”中流了出去,成了别人开心的道具,为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对网络的深思,人们期盼获得一种手段,让大家既享受现代文明,又拥有宁静的生活。 网络漏洞威胁个人隐私 隐私是人生活的秘密,包括个人的人体秘密、性关系秘密以及其他生活情报秘密。隐私权就是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  相似文献   

4.
张雪  朱润萍 《新闻传播》2012,(5):82-83,85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征,网络为个人意见的表达和思想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网络舆论在发挥其正面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对网络舆论传播实施必要的监控,从而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白宇 《新闻传播》2005,(3):40-41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它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满足了人们对知识、信息和精神的需求,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活动效率和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能力,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使人们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面对西方反动思想的渗透和腐朽文化的侵入,我们应该报以正确引导、积极构建的态度,来占领网络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  相似文献   

6.
苏月 《新闻世界》2014,(4):127-128
言论自由是公民享受政治权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更为自由和开放,给人们发表言论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平台,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然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性也使其成为负面信息传播的温床,虚假、偏激、暴力、色情、迷信等负面信息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有可能对个人或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网络负面信息的遏制已经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尽早探讨出相关解决措施,使二者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对自媒体革命的媒介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祥辉 《当代传播》2011,(6):25-27,30
传播个人主义即个人自主传播,它意味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干预与组织限制,也意味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表达.自媒体最大限度地突显了平民的力量、个体的力量,促成传播的个人主义革命.它削平了精英与平民之的权力距离,近似地实践着话语民主与传播平等.自媒体革命也带给我们充分的政治社会学想象,它有效地克服了传播失灵,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3)
社会网络、互联网和移动三重革命的背景下,威尔曼的"网络化个人主义"概念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社会研究的一种新型理论视角。新媒体时代,新媒介即新社区,社区居民即网络化的个人,运行机制即网络化的个人主义。理解网络化个人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月谈     
《网络传播》2006,(5):93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已经迅速成为网络世界中最火热的关键词。它的出现不仅为个人自由表达、进行深度交流沟通提供了空间和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博客“乱世”——泄漏隐私、侵权、谩骂,甚至诽谤、诈骗、失控的博客行为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秀娟 《大观周刊》2011,(17):102-103
自由在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中始终有着重大的影响。由古至今的演变,以及对个人主义的无限推崇,无不有力的证明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自由在人意识形态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的自由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呢。我们能获得绝对的自由吗?  相似文献   

11.
论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研究和探讨虚拟网络社会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虚拟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晓冰 《新闻知识》2004,(9):55-56,26
经过十年的发展,互联网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交往方式发生转变,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表现出了空前的开放性、主动性,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以及极大的自由感和平等感。然而也必须看到,网络在全民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13.
齐忠信  荆扬 《大观周刊》2012,(48):198-19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也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日益成为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场所。但是,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郭志英 《大观周刊》2013,(7):133-133
网络文化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是互联网与文化相结合的现象,是科技与文化创新的产物,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我们要合理的运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便利,财富等,把自己各方面都予以提升,避免网络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导向机制,用优秀、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给社会和个人以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理念是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由主义理念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它有3项根本主张:个人自由、平等和法治下的自由观念。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理念的核心和一切立场的出发点;自由主义理念是知识自由的思想理论和践行基础,是知识自由不可或缺的根基。厘清两者的关系对于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必须遵循和践行自由主义的根本主张和规则,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的自由权益,在理性指导下坚持自我约束与自我限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报刊之友》2013,(8):34-35
随着网络这个新媒体的出现,又为人类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网络媒介为新闻传播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网络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百度、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特征等方面对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网络新闻传播自由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上稳固维持了数千年的婚姻、家庭,到20世纪遭遇严重冲击,西方如此,中国同样如此。 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个人自由的观念,并将个人自由理解为个性解放,知识分子相信,只有打破传统的家庭、道德,包括传统的婚姻关系,才能够把个人从旧习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其成为独立的公民,从而拯救民族的危难。  相似文献   

19.
於梅 《新闻世界》2014,(4):251-252
在新作《自由》中,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从个人自由、自由市场、生态保护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自由主义思想给美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提出,不存在理想化的绝对自由,不管是个人或企业,还是人类整体,都应当约束自我,寻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网络暴力就是当下的一大"奇观"。女性作为现实社会的弱势群体,尽管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她们往往在自由、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在网络空间更易受到网络暴力的侵害,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女性遭受网络暴力的形式多样,这不仅给更多的女性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并且也恶化了网络空间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固发展。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公民意识低下、网络技术难以把控及社会性别意识主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