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心     
两年前,我到省城打工。几经周折,应聘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州。 在这家公司,我的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一年后,晋升为主管,薪水也提高得很快,工作上比较顺心。可我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自从我来到省城,每个月母亲都来信要钱,还警告我每月要按时给她寄钱,否则就视我为“不孝之子”,那样她会伤心后半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女儿十一岁那年,为了"拉拢"女儿,改善父女关系,凭一时兴头,我许诺要在元旦那天带她和她的堂弟、堂妹到省城搞一次"济南一日游"。  相似文献   

3.
老外择校     
我有个妹妹,嫁给一位来华工作的美国人,住在省城. 有一次我到妹妹家,妹妹说,她的儿子已经七岁,该读一年级了,她丈夫嫌公立学校不好,非要把儿子送到私立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4.
字典的故事     
孙子今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镇江一家公司工作。他素知我爱好文学,课余时间也喜欢“爬格子”,在第一次领工资后便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寄给我作为礼物。当我打开包裹看到一本崭新的词典时,60年前的一段往事涌上心头。我小学时的语文教师是由省城贵阳聘请来镇宁的一位中年妇女,她叫范学增。个子不高,圆圆的脸庞,留着齐耳短发,让人看上去有一种朴实敦厚的感觉。她是我们的班主任,除了上语文外还上音乐课。她教的《渔光曲》,虽然过  相似文献   

5.
矫友田 《成长》2007,(1):8-9
那年春天,通过一位朋友引荐,我来到省城一家电脑售后服。务公司工作。当时,老家还没有装电话,平时只能写信与父母联系。中秋节前夕,我写信告诉父母要回家过节。结果,因为公司安排加班而让回家的计划泡汤了。将近半年没见我,母亲有些不安,多次催促父亲到省城探望我。经不住母亲的唠叨,父亲便写信告诉我,他准备来省城一趟。这么长时间没见过父亲,我也非常想念他,也想借机会陪父亲在省城转转。于是,就回信将公司地址和电话告诉了父亲,让他下车之后给我打电话,我再去接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姐姐嫁到省城,好不容易回来 过一次年。过完年,她又要回到省城 去了。我和母亲送姐姐到车站上车。 车快开的时候,不知是谁从窗 里抛出一个易拉罐,咣当当滚到地 上。母亲俯身捡起易拉罐说:"两毛 钱一个咧。"许多人用鄙夷的目光看  相似文献   

7.
人格的力量     
17年后与老师的重逢,使我顿悟到了什么是人格的力量。 17年前,我在边疆某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书,讲授天文课的是L教师。L老师40多岁,她清丽超俗,雍容高雅,讲一口略带南音的普通话,在众多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2,(9):11
她是山区里一个普普通通的七岁小女孩,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在省城打工,家里只有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本来日子很平淡,突然有一天,她知道母亲怀孕了。"母亲不再喜欢我了?不然为什么还要生一个小弟弟?"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心底的怨恨也越来越多。所以,母亲喊她帮忙做事时,她总是假装听不到,溜到门外的小树边玩。那是一棵在她出生时种下的小树。树长得  相似文献   

9.
去年中考,我成绩不好,后来收到了省城一所职业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鉴于学校的原因,我并不是很想去上学,所以我当时是想和表哥到广州去打工,这样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不知道我妈怎么就把我藏得严严实实的录取通知书给翻出来,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劝我去读书。她哭着说,听别人讲考上职业学校并不等于没有前途,将来还可以考“高职”,还可以读研究生,还可以读……  相似文献   

10.
还未入而立之年,我就以出色的业绩晋升了中学高级教师,成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被提拔为学校教导主任。难怪有同事私下说我:省城"有人"。说我省城有人并非空穴来风,我省城不但有人,而且还是"亲人"。她就是《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5年秋季开学,大学毕业的我被分到了乡村中学任教。一天午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应聘者一个座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  相似文献   

12.
<正>六(2)班的岳老师因病不能上课。校长让我接她的课,并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在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班级,因为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岳小梅。她工作踏实、认真,业务精湛,对学生严爱有度。走进班级,望着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我将岳老师请假到省城住院的消息告诉同学  相似文献   

13.
女儿长大了     
夜深人静之时,床头的电话骤然响起,接电话的丈夫脸色陡变,连说话的声音也发颤了。电话是在省城读书的女儿打回来的,说眼睛看不见了。原来只是她的眼镜丢了,让我好一场虚惊。没了眼镜,高度近视的她当然什么都看不见了。女儿说话时竟然还呜呜地直哭。“哎,掉了就掉了,你书包里不是还有备用的吗?”丈夫安慰她。女儿竟撒起赖来:“不,那副眼镜土死了,度数也不够。我要你们陪我上街再配一副。”放下电话,为去与不去省城,我和丈夫争论了半宿。女儿太娇气,依赖性太强了,从入学到现在,几乎的电话的不丢了什时掉还。副。一去半太乎每…  相似文献   

14.
    
天,下着小雨,湿润了林间窄窄的小道;我沿着小道,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前走着,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若干年前,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背着沉重的行囊,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小路上,而脸上却挂着最为甜美的笑容,她要去省城上学了!这就是我的母亲,而这条路是通往省城的路。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胡女士55岁独身后,专心致志地供儿子上学,5年后儿子大学毕业并在省城安了家.这时她才感到寂寞,经人介绍,与长他两岁的退休干部结了婚.头半年二人相处得很好.进出成双,但到了下半年,开始经常吵嘴,到年底就干脆离了婚.因她人品好、条件优,在此后4年内,先后有七八人给她介绍老伴,但她都一一回绝,并且说"找那一次我就怕了.和他生活了一年,我生了半年气,还赔上了1万多元.这么个岁数了,我再也不敢了."  相似文献   

16.
一位姓佟的朋友生病住院,他去探望,在那里,遇到了朋友的远房表妹。这是一个娇小甜美、清纯可人的女孩子,才18岁,从一个北方小镇到省城来读书。他一下子就爱上了她,从佟姓朋友那里要过她的手机号码,热切地给她打电话约她,向她表达爱意。在电话那头,她十分惊慌、害羞,语不成句地拒绝他:"对、对不起,我、我、我还小呢。"后来,他们还是交往起来,因为他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了,她没能抵挡得住。她大学毕业时,他们的爱情也瓜熟蒂落,于是他拉着她的手踏上了红地毯。  相似文献   

17.
小城无故事     
<正>在离开之前,我被嘱托来写一篇文章。一篇用来怀念她的文章。她是生我养我的小城,我童年的一切回忆,带不走的,被风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里不如城市繁华,也并无农村中那种原始的美,却依然保留着一片蓝天白云,保留着一份和睦与淳朴。于是,最开始收到这份嘱托时,我还是满怀憧憬的。毕竟在记忆里,这是我到过的最美的地方。自我离开她,远赴省城负笈求学,我便时常与父母叨念着,那儿的蔬菜多新鲜多好吃,或是屋后的池塘里开了多少睡莲等等,琐屑得鸡毛蒜皮了。但我却可以为此不厌其烦  相似文献   

18.
一束干草     
母亲得高血压已经多年,各种各样的药尽管吃了不少,可不见起效,这成了全家人的一块心病。我和弟弟托人从省城购回一种很珍贵的新药,递到母亲手里,她的脸立马便沉了下来,厉声指责我们乱花钱。的确,我们的经济并不富裕,但把钱花在母亲的身上,并不吝啬。不过,从此之后,再想替她买什么药,事先总要和她进行委婉的商量。  相似文献   

19.
卢科 《成长》2005,(10):16-17
我是7岁那年才见到父亲的。恢复高考后父亲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怀上了我,等母亲知道后写信告诉他,他一个字没有回,也再也没有回过乡下的家。见了面才知道,父亲在省城早已经又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将我们安排在招待所里,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母亲的神惰很寂寥,我几次看到她背着我哭。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们搬迂到省城,母亲被安排到了一个街道企业,而父亲,只能偷偷地偶尔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一束干草     
母亲得高血压已经多年,各种各样的药尽管吃了不少,可不见起效,这成了全家人的一块心病。我和弟弟托人从省城购回一种很珍贵的新药,递到母亲手里,她的脸立马便沉了下来,厉声指责我们乱花钱。的确,我们的经济并不富裕,但把钱花在母亲的身上,并不吝啬。不过,从此之后,再想替她买什么药,事先总要和她进行委婉的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