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取与舍陈宝刚袁志华在小学生作文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外,还要指导学生怎样选材。绝大多数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脑子里好像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写:各种各样的事和人,迎面扑来的景与物,都一齐涌上心头。此时,假如把自己所要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写...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教,这是语文教师的共同体验;作文难写,这是学生作文的共同心声。我从近几年的写作和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入境思维方法对指导学生写记叙文是行之有效的。  何为“入境思维”?所谓“入境思维”,就是作文时,作者在审题的基础上,根据命题的内容,将自己的思维引入所写的情境中去,进行丰富的想象,有顺序地组织材料,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完美的、活生生的画面。  入境思维的步骤怎样安排呢?  首先,谨慎审题。要弄清楚写什么样的人,记什么样的事。  第二,认真构思。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开始闭目静思,排除自己头…  相似文献   

3.
我和××     
【思路指点】 根据题意要求,题中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从命题形式看,此题属于补足题目后作文。这是中考作文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命题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写这类作文,首先要在认真审题、弄懂题意的基础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根据完整的命题作文。根据题意的要求,如果把××写成人,那就成了《我和妈妈》、《我和老师》之类的写人题目了。这类题目同学们练习较多,比较容易写,就不多讲了。如果把××写成物,那就成了《我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要重写“实”,写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还要不拘形式地写想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强调人人有话说的特点,符合不给学生设置作文障碍的要求,有利于张扬个性,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智力发展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话题并非命题,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作文套路,而选择最能展现自己作文特点和风格融的形式及内容。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一、审题要准确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耍准。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准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然后思考写作的角度。其次要抓住材料中的语言提示,得到写作信息,找到可供选择的写作方向,从而正确快速地构思。如话题作文“收藏”,明确提示文章可以“大到文物古籍、古玩字画,小到一张卡片、一张书签、一张相片”。有的信息则隐含在提示语中,如提示语是“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苦乐,是感受生活。”这段话暗示了写作的内容,可以写对景物、音乐、亲情、友情的感受,也可以写自己奋斗中的苦与乐。最后要特别注:苗舌题里的限制语和中心词,往往会对作文的内容、中心、立意、文体等有所限制。如话题“心灵的选择”,应该写内心的思想斗争,才能突出“心灵”这个重心,如果简单地写“选择”,那就离题了,因此审题要准。  相似文献   

6.
写你最感兴趣的人、事、景、物,可以写想象作文,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其他内容。习作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作文风向标:自由写作文,也得守规则。审题指南针:1.围绕"感兴趣"这一关键词,写人要注意内在特点(典型事例—人物品质)与外在特点(外貌描写)相结合;写事可以  相似文献   

7.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认真审题。那么,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审题效果呢?具体说来有四“弄清”——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要重写“实”,写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还要不拘形式地写想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自由地翱翔;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他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初学作文 ,常犯的毛病是在写作之前不考虑材料的安排 ,而是拿起笔来就写 ,结果语无伦次 ,颠三倒四 ,层次不清 ,让人看了糊里糊涂。因此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特别重视指导安排作文材料。认真审题选材。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根据题目的要求、性质 ,才能确定写作方法和表达形式。如果不认真审题 ,写出来的文章将不符合题意。如《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这个题目 ,只能写事 ,不能写人或物 ;只能写一件事 ,不能写多件事 ;只能写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不能写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一件事。审清题意之后 ,紧接着就是选择材料。如果是写一个人 ,…  相似文献   

10.
学生考试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是令教师头疼的一件事。去年期中考试完了以后,大家在办公室里对此议论纷纷:“题目要求写大写字母,而有的学生却写成小写。“”人家要求把字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有的学生却从多到少排列。”“我班有好几个学生没有做阅读题的第一小题。”(即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是的,尽管每次考试前,教师都会严肃地告诫学生要认真审题,看仔细后再做,然而,每次考试总有许多学生因马虎而失分。这也使我想起了另一个有关考试的小故事: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经过认真挑选,50人有幸被通知参加笔试,他们个个胸有成竹。考官…  相似文献   

11.
一、审题——引趣激情题目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审清题目既可揭示文章的写作目的,又能引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我曾以《工作认真的妈妈》为题,让学生审题。学生通过审题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工作认真”是所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写作的目的。这时,我紧扣中心问学生:“你能举出妈妈工作认真的事例吗?”学生沉思后回答:“我妈妈生病了,还去车辆厂上班,结果昏倒在机床上。”又有学生说:“我的妈妈是个工程师,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星期天从没有带我去街心公园玩玩。”还有的学生说:“妈妈是个聋哑人,办事处的叔叔照顾她,给她一份清扫路面的工作。妈妈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把路面扫得干干净净。”……学生通过审题,引发了说的动机和兴趣,又把握了中心。接着,我让他们自拟类似的题目写一个人。由于题目是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中心又明确。因此,学生作文时饶有兴趣,写出来的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敬佩与赞美之情。二、设境——引趣激情  相似文献   

12.
物我交融     
“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这里的“我”是作者自己。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巧妙地把自己与引起自己联想的“物”放在一起来写。学写“物我交融”的文章,可以学习它“转换”的笔法。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进行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  相似文献   

13.
把握仿写条件是解答“语句仿写”题的关键,这个条件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条件明白地写在题目当中,一般不会看错,隐性条件隐藏在要求考生仿写的语言材料当中。从考试及平时训练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容易忽略隐性条件,或者说发现不了,所以,“语句仿写”特别要注意审题环节,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尤其是对隐性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不仅严格要求学生无论做计算题还是应用题都要仔细认真地审题,而且特别注重教学生怎样审题.”审题时力求做到“全、细、活”,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要不要审题,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看过一篇《话说“审题”》(《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10期)的文章,谈的是庄子、韩愈、鲁迅、钱钟书等不审题却写出好文章,而现在的考生审了题却写不出好文章;审题是为了评卷方便,显示教师高明。其结论是高考作文要“我手写我心”,率性而作.无需审题。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因为高考作文不等于教师写研究文章。写研究文章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无需审题:而高考作文是写别人给定的题目,需要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与写作要求,这就有个审题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自画像’”,设定的情境是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同学们在三年级上册写过“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下册写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四年级上册写过“小小动物园”。其实,大家都积累了一些写人的经验。这次要怎样写好“自画像”,让老师很快了解你、记住你呢?可以用“三步法”把自己介绍得既清楚又独特。  相似文献   

17.
学生考试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是很令老师头疼的一件事。去年期中考试完了以后,大家在办公室里对此议论纷纷:“题目要求写大写字母,而有的学生却写成小写的。“”人家要求把字按笔画数从小到多排列,有的学生却从多到少排列。”……是的,我觉得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尽管每次考试前,老师都会严肃地告诫学生要认真审题,看仔细后再做,然而,每次考试总有许多学生因马虎而失分儿。这使我想起另一个有关考试的小故事: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经过认真挑选,50人有幸被通知参加笔试,他们个个胸有成竹。考官把试卷发他们,试卷是这样的:综合测试题(…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作文试题中有“提示语”存在,一定要对其进行认真研读。所谓“提示语”,指的是作文试题中那些具有提示、提醒作用的话语。为什么要认真研读“提示语”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三道中考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     
作文第一课时复习要点审清文章的题目。小学生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审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写作对象。小学生作文的对象,一般有人、事、物、景四个方面。审题时首先要明确写作的对象。如《榜样》,应该写一个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写人为主;《难忘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笔者总是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马虎”、“不用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了一出现错题就归为是自己粗心、马虎。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