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自爱和自尊     
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是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是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  相似文献   

2.
自爱与自尊     
<正>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相似文献   

3.
据悉,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课本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据说这是为了“彰显”生命理性,让教育“理性回归”生命(见《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如果真是为了这的话,笔者认为仅仅在语文课本中删除一篇课文,远远不足以消除类似革命故事对青少年生命的“误导”、“错位”或“示范”作用。因为,语文课本只是影响青少年的一个很小的渠道,还有历史课本、父辈口头讲述的故事、健在的许多老革命家经常去学校做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据悉,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课本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据说这是为了“彰显”生命理性,让教育“理性回归”生命(见《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如果真是为了这的话,笔者认为仅仅在语文课本中删除一篇课文,远远不足以消除类似革命故事对青少年生命的“误导”、“错位”或“示范”作用。因为,语文课本只是影响青少年的一个很小的渠道,还有历史课本、父辈口头讲述的故事、健在的许多老革命家经常去学校做的报告、全国各地无数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馆)、革命题材的电影、连环…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从案例中总结规律性内容,并重新体验寻找规律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是语文教学的细胞,它是活生生的语文本体性知识载体。每一个文本案例,其实就是为习得本体性知识服务的;对每一个文本的教学,其实就是反复体验探寻本体性知识的这一过程。所以,在差别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寻找差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语文如果脱离了生活,必然会变成僵死的毫无生命活力的一堆文字。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教学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袁伟 《考试周刊》2012,(20):49-5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只有学会表达自己,才能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别人,被别人了解;才能融入他所处的环境中,不被孤立。这样才能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形成健康的情感疏导方式,建立人际交往的自信。这不仅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身心成长很重要,对以后学生步入社会也至关重要。因而,培养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在关注关于周老师这个课例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也触发我深入思考。在这里,我愿把自己不成熟的一些想法呈现出来。关于这场争论的最大焦点在于怎样看待生成,怎样处理好语文本体的目标和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系。一些老师认为不能每一节课都有意去苛求和寻找这种无法预约的精彩,否则会“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我认为,这样的质疑,是针对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片面追求课堂热闹的现象而言的,是对语文教学本体的理性回归。但理性回归不是要回到原来的轨道,不是“你说你的新词,我唱我的老调”。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  相似文献   

9.
我同意平时的备课要常态,但是我觉得案例中的这个常态是不可取的。他的常态是简单的应付,这种简单包括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媒介的准备。从这位语文教师的备课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常态”对这一课的教学根本就没有作任何准备:放学后,在电脑前查资料,写教案,忙到10点;搜寻图片,做几张幻灯片,又忙2个小时。最可笑的是制作幻灯片这一技术还需要向别人请教。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为生命奠基”的母语课程,只有“爱满课堂”,语文教学才能融入师生的生命。[片断一]浇灌孩子柔嫩的心田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诗意美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是这样“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的——师:能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你们对“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句话的理解呢?生:班级把同学们结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同学在班级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师:好精彩的比喻!生:工厂把工人结为一个整体,如果工厂倒闭了,工人就下岗了,没有自己的位置了。师:说得真有现实意义!生:中国把五十六个民族结为一个…  相似文献   

11.
记者:周老师,您从教小学语文已有60多年了,这60年,基本上经历的就是新中国成立迄今的语文教学全程。对此,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周: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应当说是龙腾虎跃的60年。但教训也很深刻,不可忽视。我的感触是折腾太多,有很长一个时期一直在"对立斗争"的崎岖小路上左右摇摆,跌跌撞撞地艰难前行。  相似文献   

12.
教基于习     
区分母语的习得与学得,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前提性的基本问题.语文教学是学得而非习得,学得基于习得进而规范促进习得,这本是清楚而明白的问题,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实,却未能理性地认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字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但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语文教育的症结主要在阅读。学生厌倦语文,阅读普遍处于被动、低效状态,教学效果不明显。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读。  相似文献   

14.
教学法实在是一个应该下大功夫来研究、探讨的问题,但是往往却被人忽视了。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不能不谈教学法。为此,本刊特开辟这一专栏,以期引起您和您的同事的重视。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将刊登语文教学法的探讨、传统教学法的研究、国外教学法介绍、对某种教学法的介绍和评价、某种教学法设计的教学安排以及上课纪实等。我们希望这个栏目能办得充实、活跃、解决问题,相信您也一定有同样的愿望,这就需要您和您的同事支持,切望你们踊跃为这个栏目写稿或提供组稿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它需要一个持续内化的过程;需要海量的阅读,有效的积累;需要反复锤炼,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在教学中品味语言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触摸文字,揣摩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回归语文原生态的过程。可见,品味语言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味的方式之一,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一、诵读中品味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在诵读中才能习得语文的滋味。阅读教学就  相似文献   

16.
“如果您留我补课,您把打车的钱给我。”面对这个无理又无礼的要求,周老师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摸准穴位,随便扎针只会给人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自从他的语文教育行为开始的那一刻起,就一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为他准备的,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来寻找。如果这个语文教师不来找这个位置,就会造成语文教师的生命价值的浪费,因为别人无法替代这个位置。  相似文献   

18.
有了基于生命的价值观,才会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动力,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有价值、有正能量的人。本文结合专门学校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案例,阐述用生命科学相关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希望藉生命科学教学,让那些处于“边缘”的学生重拾青春,让生命之花绽放。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自从他的语文教育行为开始的那一刻起,就一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为他准备的。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来寻找。如果这个语文教师不来找这个位罱,就会造成语文教师的生命价值的浪费,因为别人无法替代这个位置。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师,是与学生的思想有着最直接交流的教师。因此,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样才能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那如何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