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婷 《内江科技》2012,(1):174-175
高校高水平队是运动员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体教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形式。陕西省高校高水平田径队普及面广,发展时间长。本文拟从陕西省高校高水平田径队运动员现状出发,深入研究,以期为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获得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新时期学习型人才——大学生运动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在新时期完善高水平运动队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深入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学习型高水平运动队,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欣 《科教文汇》2010,(10):143-14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获得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新时期"学习型人才"——"大学生运动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在新时期完善高水平运动队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深入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学习型"高水平运动队,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符合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顺应在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历史发展潮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巨朋 《内江科技》2023,(12):121-123
<正>高校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深化体教融合,探索体教融合的创新路径对推进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高校深化体教融合路径探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梳理贵州省高校开展体教融合发展现状,提出贵州省高校深化体教融合过程中面临高校不重视、高水平运动员生源少、缺乏专业背景教练、竞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针对面临困境提出贵州省高校深化体教融合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设立运动训练专业已经成为高校体育的主流之一,也是当前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进一步探索江西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为提高江西省高校竞技运动水平和推动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校设立运动训练专业已经成为高校体育的主流之一,也是当前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进一步探索江西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为提高江西省高校竞技运动水平和推动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亚军 《内江科技》2009,30(11):151-151
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质量,本文分析国内外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现状,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高校培养高平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校情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学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而为推动高校体教结合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运动队运行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教结合、教体融合"一段时间内成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热门话题,开展实践、探索的各级各类学校也比比皆是。大多数学校多是以竞技成绩为目的,意在通过学校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赵云龙 《科教文汇》2007,(12X):252-252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校情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学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而为推动高校体教结合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运动队运行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福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300-300,303
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与竞技运动员不同,他们参与竞赛重要的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并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积极性休息,促进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变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篮球运动员作为体育人才的一个类别,他们的才能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篮球竞技方面,而更多的是要求他们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18)
高校是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的重要场所,基于当前我国足球运动高水平运动员缺乏的现状,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优秀足球运动员培训的现状,提出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湖南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湖南高校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成功办队经验,提出了适合湖南省高校田径运动队目标管理、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模式,旨在为提高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的竞技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湖南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湖南高校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成功办队经验,提出了适合湖南省高校田径运动队目标管理、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模式,旨在为提高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的竞技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特点,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访谈法,立足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剖析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内江科技》2009,30(2):87-87
竞技体育时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竞技体育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从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在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使竞技体育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兵 《科教文汇》2008,(28):200-200
通过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的分析,分析其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现状,并结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合理管理体制,并提出合理的管理对策,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瑛 《科教文汇》2009,(6):264-264
研究表明:经20余年的发展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清华大学在运动员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尤为突出,其经验和思路值得其他高校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