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道宣"照录"刘孝孙说"刘孝绰撰<诗苑>"之序作综合考察,便知据此无法证"刘孝绰主编<诗苑>".以由"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说证其不能撰<文选>,犹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而忘记了科学常识."<诗苑>就是<诗苑英华>",而以此作刘孝绰为<文选>实际编纂者的"关键核心"无任何实质性意义,根本动摇不了著统撰<文选>说.从总集编撰的实质性层面上考察,昭明太子完全可凭一己之力完成<文选>.  相似文献   

2.
四、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提问方式】这首诗的某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变式提问】这首诗(曲)运用了某某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方法指津】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中有哪些修辞方法,如果是判断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则要对照具体诗句反复斟酌;如果是回答修辞的表达效果,则要了解每一种修辞的作用。【术语储备】【试题回放】例一: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湖北卷)《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  相似文献   

3.
先请看2010年~2013年四年高考安徽语文卷中四首诗八小题。一、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  相似文献   

4.
【创意话题】(山东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星星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创意导引张凤山(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这首诗以“星星”作为意象,创造意境来表明哲理。诗分为两节,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传达蕴含的意蕴和道理。第一诗节,诗人通过透露情感的词语“总以为…  相似文献   

5.
《文选》研究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难”本独立为类,“临终”本“诗”之子类;《古今诗苑英华》的“犹有遗恨”,指其未能达到“集其清英”的目的与体例上不像后来的《选》那样兼收其它体;《选》不再收何逊诗乃因其分量比《古今诗苑英华》少了三分之二的缘故,这与刘孝绰的“忌避”和《选》的体例如何无关;以《头陀寺碑》之得人《选》为刘孝绰“有意图的徇私情”一说,是断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广绝交论》中的“生平旧交”主要指到洽﹑到溉兄弟似已成为定论,本文从刘孝标的写作目的﹑任昉生前所提携之后辈﹑到溉之为人和刘孝绰与到氏兄弟之关系四个方面来考证:“生平旧交”不仅指到氏兄弟,还包括刘孝绰等人。  相似文献   

7.
南朝齐梁之际著名诗人刘孝绰与佛教渊源甚深。对其家庭环境、个人仕履、交游和时代氛围等加以考察可以得知,佛教影响着刘孝绰的诗歌创作。刘孝绰诗作中的流光水月、反景、声响等意象,形象地体现了无常观、大乘中道观与佛禅之寂境等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贾岛《寻隐者不遇》。教师提问:大家喜欢贾岛的这首诗吗?如果喜欢,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回答(略)。这首诗短小精悍,很能体现中国诗歌虚实相生的特点。那么,中国诗到底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相似文献   

9.
<正>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1)思琴瑟(2),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释】(1)离堂:离开分别之所。(2)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作者简介】陈子昂(约661-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相似文献   

10.
【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约客 赵师秀  相似文献   

11.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相似文献   

12.
趣猜诗谜     
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兄弟及子侄数十人皆能文。他有个三妹令娴,富有才华,世称刘三娘。后来刘孝绰罢官回家,在门上题诗道:“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令娴看后,在后面续了两句:“落花扫仍合,聚兰摘复生。”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细致品味重点诗句,把握全诗所表达的中心。3.学习这首诗,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了解赏析新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准确理解关键诗句。【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2.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4.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选了唐代周仆~(1)的《春日秦国怀古》:荒郊一望欲消魂~(2),泾水萦纡~(3)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1)周仆(?—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2)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3)迳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你认为这首诗在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归隐后所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流露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体现了诗人坚守自我、不违本心的人格魅力。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格调清新,细细咀嚼,颇耐人寻味。【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诗歌作品,能够在较浅层次上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16.
沈意 《天中学刊》2009,24(4):76-79
梁代诗人刘孝绰一生的仕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刘孝绰的精神世界,并在御用文人和宫体诗人的表象下,揭示出他抒情诗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文选>既非为个人阅读而编,其所收诗文之"九成以上"亦非均再选自沈约<集钞>、丘迟<集钞>与"刘孝绰本人和昭明太子共编"的<诗苑英华>三书.冈村先生之<文选>是昭明太子"托咐"刘孝绰编纂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在"疾病缠身"后的"赏读需要"之新说,不管从文献的层面上说,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看,均断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12)
1.(浙江省衢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______、___ ___的特点。(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0.
请先看看今年江西卷高考语文所考的诗歌题吧。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