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我们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实施精品战略是为了节目评奖。评奖节目的制作过程,也就是精品战略的实施过程。节目获奖了,精品则出现了。在这种模糊认识引导下,有一段时间我们用抓评奖节目取代了精品战略的整体实施,背离了实施精品战略的宗旨。为了端正思想,明确思路,在台领导班子的指导下,我们在文艺台内部展开了讨论,并学习了其他兄弟台关于实施精品战略的经验。现在我们认识到,文艺广播实施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参加评奖仅仅是整个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广播文艺精品战略”的整体而言,其模式应是一个“梯级”结构。基…  相似文献   

2.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这个口号在出版界已深入人心。每个出版社都在热烈地谈论精品计划,不少出版社在报刊上大力宣传自己出了多少精品。这都说明了出版工作形势很好,“实施精品战略”已经为出版界广泛接受。 但是,什么叫“精品”,我们心目中的图书“精品”是否就是精品?我感到,在今天,在我们出版界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的时候,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精品图书的最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事业实施从规模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变的关键是实施精品战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实施精品战略已成为当代历史条件下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立足点和必然趋势,正确认识、理解精品和精品战略问题,是新闻出版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精品的内涵和特征精品是优秀内容与完美形式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的高度统一;是时代特征鲜明、选题内容精辟、市场定位精确的综合体现;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作为精品图书,它必须具备以下…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品战略促进阶段性转移王於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出版工作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着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多出好作品、不出坏作品”。实施精品战略,多出好书,不出坏书。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  相似文献   

5.
精品误区     
自从中央提出“实施精品战略,带动文化事业繁荣”以来,出版界积极响应,精品意识加强,精品图书越来越多,充分显示了精品战略对促进出版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作用。然而也应看到,在实施精品战略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思想误区和行动不力的现象,应当引起思考并加以认真解决。在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讨论一下这方面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实施精品出版战略□曹宏遂在1997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在《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完成新闻出版工作的历史性任务》的报告中提出:“实施精品战略,多出好书,不出坏书,少出平庸书。”并将实施精品战略作为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精品战略”的号召 ,为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出版工作的新要求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更应强化精品意识。书出精品 ,社创名牌 ,已是出版界的共识。实施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包括精品图书选题策划、选择作者、编辑加工、图书印制、宣传发行和读者反馈等六个方面。  一、选题策划实施精品战略的关键首先是要把选题搞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选题是否对路 ,创意是否正确 ,直接决定着精品能否形成。可以这样说 ,有了好的选题 ,书出精品等于成功了一半。这叫万事开头好 ,万事开头难。策划精品选题 ,决不是一蹴而…  相似文献   

8.
张晓东 《新闻传播》2013,(12):19+21
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外宣争夺战中突出重围、脱颖而出。本文提出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正确认识外宣和内宣的关系,进一步统一"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外宣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质,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外宣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加强新闻策划、新闻采编、制作,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外宣工作提供优秀的新闻稿源;紧紧围绕上级媒体的采编思路组织外宣稿件,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外宣工作提供有的放矢的目标;加强外宣工作的投入,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外宣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精品意识精品工程精品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应当增强图书精品意识,精心组织精品工程,实施精品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出版社工作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过程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增长效益,为繁荣出版做出贡献。一、精品意识精品图书,是出...  相似文献   

10.
精品意识 精品工程 精品战略孔东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应当增强图书精品意识,精心组织精品工程,实施精品战略。只有这样,出版社工作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增长效益,为繁荣出版做出突出贡献。一、精品意识强...  相似文献   

11.
精品是质量出众的产品,精品刊物是质量出众的刊物。将精品概念引入科技期刊是走入市场的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科技期刊中不乏精品期刊 ,如《大众医学》、《航空知识》等。由煤炭信息研究院主办, 1963年 7月创刊的《中国煤炭》杂志实施精品战略的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杂志的精品战略 精品杂志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无论是刊物定位,栏目设置,稿件组织,还是编校装帧印刷等等都要精品化。《中国煤炭》在办刊过程中,努力实施精品战略。 1.办刊宗旨突出精品意识 《中国煤炭》杂志主要报道煤炭工业…  相似文献   

12.
把出版精品提到战略的高度———江苏出版精品战略研讨会综述本刊特约记者黄海宁4月江南,春意盎然。来自江苏、北京、上海的6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南京,共商出版大计。这次“江苏出版精品战略研讨会”,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  相似文献   

13.
刊中刊     
《视听界》2000,(5)
1 实施精品战略,精办名牌节目、名牌栏目。名牌节目是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实施精品战略必须抓牢创名牌这个关键。《海门新闻》、《海广新闻》、《金色大地》、《海门警方》是海门广播电视台主要的自办节目,也是本地受众最关注的名牌节目,属重头  相似文献   

14.
实施精品战略争创名牌期刊———北京市创名牌期刊的态势白树联“九五”期间,北京市新闻出版工作要实施精品战略,出版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图书和报刊。期刊出精品的奋斗目标是全市一半左右的期刊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争5家期刊发行量超过50万册。创名牌(精品)期刊是...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态势下,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战略,千方百计多出精品图书,是出版社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出版社能不能有效地实施精品战略,关键是要建立好相应的保证机制。出版社实施精品战略应该建立哪些保证机制?或者说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从我们出版社的实践中体会到:一、建立精品图书的选题规划机制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应该不间断地出版自己的图书精品,形成连锁反应,在读者中造成深刻印象,以便不断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为此,出版社的领导必须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16.
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是广播电视系统多年来的共同话题,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必然的选择和不断追求的目标。一般地说,广播电视节目的精品应当是思想性艺术性强,品位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产生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作品。广播电视部门实行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亿万观众的需求。然而,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不是靠几句口号,靠开几次会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通过积极的努力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要强化群体的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首先必须培养和强化…  相似文献   

17.
实施“精品战略”,一方面是发挥精品的标志作用,带动节目整体质量的提高,进而拉动广告投放,赢取充分的资金力量投入到节目创作中形成良性循环,以创优带动创收;另一方面,精品节目的特色形成频率的个性,精品节目代表频率的形象,是扩大频率影响的强势力量。实施“精品战略”是形成节目品牌效应、创造经济效益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郑嵘 《新闻世界》2009,(11):94-95
当下,在面对空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各媒体都在着力实施新闻精品战略,以提升媒体的社会功能。如何将新闻精品战略与媒体自身发展更好地结合、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传播功能,是学界和业界不停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释在新闻实践中如何实施精品战略。  相似文献   

19.
做好普及读物的出版,在观念上要树立精品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实施精品战略。而实施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全体出版工作者的参与,编辑、出版、发行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疏忽,重点在编辑,首要在选题策划,而选题策划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编辑的观念与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