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是真正实现德育专业化的基本前提。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应采取不同于伦理学、哲学、史学、法学等专业教育的去专业化模式。在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路径的去专业化背景下,应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超越专业畛域,实现教师的再专业化,从而全面提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阶段是新生一代形成健康价值观念,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教师作为学生德行的指导者、促进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促进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李春玉,于秀兰近几年来,德育实效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天津市教科院等许多教育科研单位都对德育实效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不佳。分析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不想对学...  相似文献   

4.
追求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理论永恒的主题。德育实效的提高,离不开德育教师,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然而,我们过去的德育理论却忽视德育教师的专项研究,或者说德育理论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是不够深入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性分析,引起德育理论对德育教师广泛的关注,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其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校从校本教研入手,聚焦课堂,通过提高教研实效、开展课例研究、加强教育科研力度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研实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实际效能,以总结经验、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目前,就德育效能问题,作者对我省的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被调查的对象包括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干事及部分教师和学生。这里谈谈调查后的思考。德育工作是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实效是指一定阶段内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完成率,是一种动态质量观的反映。凡符合德育目标的有价值、有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及事实依据,都可视为德育实效。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中一些重要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内容交叉等现象,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对高校德育、高校德育教师、德育教师队伍构成等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厘清,指出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德育资源是指构成德育活动和满足这一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因素.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德育资源的井发与利用是德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理想路径,因为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提高教师对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认识,对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师普遍缺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认为,高校专业课教师缺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因在于思政教育地位被严重削弱、专业课教师育人责任意识淡漠、政治理论素养偏低、缺乏有效的德育手段及育人优势未受重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师德育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德育能力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又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该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学校德育任务、德育特质、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等方面展开,并建构教师德育能力素质模型.  相似文献   

11.
天下速览     
《教育》2013,(1):8-8
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 《人民教育》2012年第18期刊登檀传宝有关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文章指出,由于缺乏起码的德育专业化教师培育,教育工作者有关德育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实在太过有限,所以即使注意到了某个现象并努力防止“出事”,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关系着高校德育教师的发展状态和生存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人才规格。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特性不明显、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相对较低、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不够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对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限定、高校德育教师学术视野狭窄形成科研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着高校德育的质量提高和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完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有效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激活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管理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外部因素。德育目标和德育制度的制定、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的提高都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注意自身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提高和转变,才能把握好德育原则,确定好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掌握正确的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专业化足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是指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班主任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深化与发展,是适应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班级德育和班集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逐步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人员及教育实践人员的重视。但是,目前教师的反思缺乏有效的依托,出现反思内容过于泛化的现象,影响了反思的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错题反思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设计和教与学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教师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与专业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德育教师只是在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和努力。要实现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制定专业标准,在“入口”上严格把关;要提高社会地位,营造一个重视德育的优良环境,提高德育教师的内驱力;要提高专业自主权,发挥德育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叙事、德育叙事和叙事教育的基本内涵出发,着重探讨了高职德育采用叙事教育方法的意义,提出了在高职德育中运用教师叙事、家长叙事、学生叙事、典型叙事等叙事教育的方法,为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在所有教师都服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目的、承担普遍的德育责任的前提下,有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更多、更集中地从事特定的德育工作的思路是可取的,也符合世界德育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第一步,即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