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义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当前开展的小学语文“听音想象作文”教学实验 ,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 ,符合大纲的精神 ,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实验课题。一、“听音想象作文”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作文教学 ,往往是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 :怎样审题 ,怎样选材 ,怎样安排顺序 ,怎样才能写具体 ,怎样才能写生动 ,等等。这样的教法 ,使学生作文内容相似 ,结构雷同 ,没有个性 ,没有童真。  听音想象作文教学 ,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为材料 ,利用录音带让学生听一个故事 ,或听一段音…  相似文献   

2.
张夫侠 《教书育人》2014,(12):56-56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想象作文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新课标也对小学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进行想象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如能真正发挥“想”、“像”的功用,学生必能大胆、轻松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在想象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个性 想象是张扬学生个性的翅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安排了不少的想象作文训练,有的是专门的作文训练,有的是课后练笔。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安排,科学、认真地组织习作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要“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5.
赵娟 《新疆教育》2012,(5):91-9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雒: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首先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其次让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6.
小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新的《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也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孩子们充满了想象,他们是想象的天使,写想象作文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创造精神。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写出富有想象力,展现个性的作文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谈侨 《小学语文》2023,(7):62-66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的想象类习作,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以增添想象作文的趣味性。首先,在叶圣陶先生“例子说”的指引下,“再用”学过的同类课文,在习作前指导中,激发“我要写”的内驱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其次,在习作中修改,唤醒“我要改”的动力,引导多样拟题、灵动人物和规范语用;最后,在习作后展评中结合口语交际教学,整合听说,激发“我要讲”的愿望,有助于表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是一种面向全体小学生的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作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李日贤 《考试周刊》2012,(22):53-54
想象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有助于他们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作者结合自己执教的《打鸟的启示》一课,从选取材料激发学生“想写”,启迪学生“敢想”,“融情”细节之中,“口头表达,铺就习作之路”四个方面谈了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较为理想的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些反映了新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为此,自己结合实际教学曾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去培养学生进行想象作文。一、创造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实现了“由文到画”的转化,此时,进一步鼓励学生,调动积存的记忆表象,融入个人的体验和理解,不断充实和完善自…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迈出的第一步。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这里可以看出写话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有了写话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去认真写话。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呢?回顾自己在低年级写话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教学尝试,我认为从以下方面人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改为“习作”,中年级习作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可写见闻,也可写想象;高年级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能根据需要写应用文.这些要求的调整突出了习作的内容,淡化了习作的形式.新课还强调学生习作的“记实性”和“创造性”,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开掘习作的“源头活水”,使学生愿写乐写,通过习作抒发对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为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应使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掌握写作技巧,打破作文难、无内容町写的局面,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小学生的独特感受”,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理念、新思维、新空间。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使之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找回学生自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真性情可写。如果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体验,这样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由“不想写”、“不会写”、“要我写”,逐步发展到“我要写”、“我爱写”、“我会写”,提高兴趣,增强体验。一、活动体验的价值活动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在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实体会和感受,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却无从下笔的教学格局,革除了作文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弊病,为作文教学注入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写作想象作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曾说过:“作文之体,初欲奔驰。”所谓的“初欲奔驰”实际上指作文教学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多留给学生选材、表达的余地。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下称《修订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由此看来,改革作文教学,应该走出认识的盲区,满腔热情地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初欲奔驰”呢!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于想象作文教学,《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并要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写话和三四年级的习作教学中,学生能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小学语文九义新教学《大纲》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