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这些年来的许多报纸,似乎改变了“新闻纸”的性质,读者翻开报纸后,常以“今日无新闻”和“泥牛入海无消息”相调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报纸患了“肥胖症”。近年来,各类报纸争先恐后地问世,各家报纸纷纷扩版增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报纸消息退位、弱化,使报纸的新闻载体功能大大下降。这是为什么呢?人们知道,办报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报业竞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济南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态势,生活日报提出了"本地化差异化办报"的思路,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强调办报要"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济南人民服务,就是做济南人关心的新闻,而不单是政府部门认为重要的新闻;为济南人民服务,就是要贴近读者,报读者想看之事,说读者想说之话,而不是成为某些部门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3.
卢愚 《今传媒》2010,(12):73+82
《西安建大报》复刊以来,办报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拥有数万读者、对社会多层次的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高校新闻纸。本文具体分析了《西安建大报》独特的办报理念和经验,认为其具备了"近"、"活"、"秀"三大特点,即全方位地贴近校园生活和目标读者群,版面元素丰富,风格玲珑娟秀等,是一个值得认真探析和总结的成功标本。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性生活类报纸,做好民生新闻的诀窍在于与读者保持良性互动,让读者参与办报.2006年,<牡丹晚报>一组关于"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讨论就是通过民生热线,让读者参与办报的成功实践.这次讨论活动前后历时半个月,共发消息、评论、读者看法28篇,图片2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读者阅读报纸最直接、最本质的动因是想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地市级党报作为一张新闻纸,记录的新闻不仅要有真实和表达的力量,更应该有思想和价值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群众办报理念的指导下,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受都市类报纸崛起的影响与启发,许多党报在坚持做好时政报道的同时,开始尝试做贴近普通百姓的新闻及版面.那时普遍开设的是"读者来信""读者之声"类的版面,针对普通读者,直接传递他们的声音,兼有贴近性及互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闻为民,是我们办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永康日报以为读者办一张有用、好看的报纸,为读者创造更多价值为己任,在新闻为民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理念先行:为读者创造更多价值 新闻为民,从办报理念上来看,就是要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开拓读者的需求,为读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要“以读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办报贵在争得时间。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效益。作为一张报纸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一张报纸上尽是些过时的新闻,新闻纸的价值就不存在了。办报,就得争新闻。办报的人,都想争新闻。但怎么个争法,却大有讲究。从我们小报来讲,与大报争时效是争不过的,甚至也争不过县里的广播站。我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追求新闻的有趣、有用性,选取角度,描写细节,给自己贴上个性化的标签。《星期天》作为一家企业报的文化娱乐子报通过其"新鲜、有趣、有用"的办报理念在市场的夹缝中饱蘸真情,记录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报也是“新闻纸”。这个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理由很简单:它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但是,这是一张特殊的新闻纸,它除了和社会上发行的其它新闻纸有许多共性外,还有明显的个性。首先,它姓“企”,读者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而不是整个社会读者。其次,经济上不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办报也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有别于艺术摄影,题材手法有无创新,读者感受最真切。温州日报自2006年元月开始,盘活创新机制,实行摄影记者轮流下乡制度,沉入基层抓本土鲜活新闻,效果颇为明显。3年来,读者反映,充满乡土气息的好照片令人眼前一亮,让版面活起来。读图时代:摄影记者角色边缘化在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已成为读者阅读的重要注意点。因此办报理念要从"图文并茂"转到"图文并重"上来,同时在工作中强化"图文交错意识",摄影记者要有文字意识,文字记者要  相似文献   

12.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报业竞争的态势,《绥化晚报》在认清趋势,更新理念的前提下,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练好内功,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读者送去了一盏新闻的明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体现晚报生活化、本土化、市场化办报宗旨,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从而保证晚报高质量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唯一一家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唯一获得国际荣誉的报纸.大公报之所以能受到国内外新闻界的重视,离不开其先进的办报方针.  相似文献   

15.
去年老人节,广东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为一批高龄的会员祝寿,我以年过八十而躬逢其盛,并被会长点名上台作了"何须惆怅近黄昏"的发言.由于与会者都是新闻传媒界老人,席间所谈多属往事.有人谈及1 948年香港<(大公报>王芸生从"文人办报"到宣称"属于人民"的转变,有人则问我:在解放前和解放后办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后来,一位对新闻史素有研究的报业新秀,又建议我结合自己办报的经历和报纸的性质,对"文人办报"与"党委办报"问题加以探讨.这倒是我过去从未谈过的题目,愿意对此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有一句话说出来,很可能会得罪我的一些同行:近几年,办报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又使人感到不会办报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的依据之一就是报纸上的语病比过去多了,某些“本报讯”简直教人无法顺畅地读下去。糟糕的是,有些作者讳疾忌医,不管语言学专家和内行的读者怎样批评,也不管报刊编辑在“语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新闻界面临着历史性转折的严峻挑战。适应并及时准确地反映这个历史的转折,新闻界责无旁贷。怎样才能担当起这一历史的重任,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报纸商品性和新闻非商品性的正确认识。 一、报纸的商品性“特区” 首先,报纸是商品。报纸是新闻纸,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它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 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承载了读者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读者使用贷币交换才取得消费权,从而实现消费的产品,所以它有价值。读者通过读报获取信息这  相似文献   

18.
理念创新:从传统党报到"都市型党报"在2001年以前,《厦门日报》走的是传统党报的办报路子.2001年5月,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根据当时报业发展形势和报社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都市型党报"的办报理念,并在当年5月8日完成了第一次改版,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从那时到现在,《厦门日报》基本上每年进行一次改版,"都市型党报"的理念贯穿《厦门日报》新闻改革和创新的全过程.所谓"都市型党报",就是在办报方向上,坚持党报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动摇,坚决服从党委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同时,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大胆借鉴都市类报纸的元素,在新闻报道的内容、角度、方法以及报纸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让党报面孔不再呆板,而是生动活泼,自成风格,受到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9.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天津日报》的"权威媒体,大报风格"……《大同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其党报的党性不能脱离报纸的新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报纸读者在流失,地市级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哪里?根据不同读者对象精心办好不同报纸,实行"分众化办报、精准化传播"策略,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延缓读者的流失.具体说,变革传统报纸形态,实行全新的"主报+副报…‘配餐式"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