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旅店马房主的家庭。不满十五岁,父母相继去世。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谋生的需要,他放弃学业,给一位外科医生当了五年学徒;满师两年后,拿到了外科医生证书,可是他却宣布放弃医生职业,而去专心从事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了。1817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诗灵》出版了,第二年他又发表了长篇叙事诗《安狄米恩》。1819年,也是他从事诗歌创作的第三年,是他诗歌才能真正成熟的一年和创作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创作了所有使他  相似文献   

2.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称为唯美的或感觉的诗人,并把他的那些深刻优美的诗歌纳入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大潮之中,这种作法虽然确实精当地把握了这位伟大的英国诗人的某些特质和风格,但不可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抹煞了这位才华绝伦的青年诗人丰富多彩的艺术个性。事实上,济慈作为一代扛鼎的诗人,在诗歌创作和艺术思想领域都有双重建  相似文献   

3.
江冬 《初中生》2010,(5):42-45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贫寒,父母早丧,不到16岁便辍学谋生。1816年发表处女诗作《哦,孤独》,次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歌》。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海伯利安》  相似文献   

4.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崇拜永恒的美和不朽的真理,其作品中有着一定的唯美倾向.长期以来,西方评论家把济慈看作唯美主义的先驱.本文结合济慈的诗歌作品,分析其内容和审美思想,最终得出济慈不同于唯美主义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雪莱、拜伦齐名,1821年2月23日,年仅25岁的他在罗马病逝,英年早逝的他却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比如《恩底弥翁》、《夜莺颂》等等。济慈的诗歌总是能将人的各种感觉与自然完美融合,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他创作的六大颂歌,是觉得形象生动细腻,富有独特的认识,给人展现了其中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约翰·济慈(1795—1821)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爱美,常在诗中明显地流露出对美的崇拜,因而雪莱在《阿童尼》中说:“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这‘美’啊,曾经被他体现得更加可爱。”自雪莱以后,人们提起济慈,就往往把他和美联系在一起。《剑桥英国文学史》这样总结:  相似文献   

7.
人的季节     
济慈(1795~1821),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他25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8.
美点赏析济慈(1795~1821),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他25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月23日,是严济慈(1901.1.23—1996.11.2)诞辰121周年纪念日。1901年1月23日,严济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的一户农家。1908年,严济慈进入严氏宗祠蒙馆读书,作为家中长子,严济慈有幸入学读书,他也是姐妹兄弟五人中唯一上学的。9岁时,父亲从杭州书摊上买回一本从日文翻译过来的《笔算数学》小学教材,他如获至宝,独自一人钻研,竟能无师自通。1910年底,进入离家30里外的东阳县城天官小学插班读书。  相似文献   

10.
生态诗学能够为诗歌的传统研究提供全新的思想和活力,约翰·济慈生态诗学思想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其中的艺术观以及美学观均得到了文学界极大的肯定。在20世纪后半叶,济慈生态诗学思想及其艺术观与美学观在社会以及政治发展中又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审视济慈的作品,可以发现其生态诗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审美。约翰·济慈的生态诗学在审美价值体系重构中做出了贡献,他的生态诗学思想内涵在于其审美理想,他的诗歌体现了生态诗学的整体原则,也蕴含着生态断裂、生态和谐、真善美的本质等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英语》2014,(12):16-17
初露锋芒 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的贵族世家。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16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  相似文献   

12.
[导言]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贫寒,父母早丧,不到16岁便辍学谋生.1816年发表处女诗作<哦,孤独>,次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歌>.  相似文献   

13.
相当一批欣赏济慈的评论家和读者都将济慈视为一个唯美是求的诗人.他们认为济慈的诗歌远离社会现实.但事实上,济慈所追求的美并非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他的许多诗作都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正是由于济慈对现实生活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并且把探索中所获得的对生活和人生的更深刻的感悟与他的诗歌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促使他的诗歌创作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头发断奇案     
《家教世界》2013,(11):28-29
拿破仑死因之谜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在拿破仑死后134年,即1955年,在瑞典的德堡,一位名叫斯坦·福肖富德的牙医,下决心查拿破仑的死因。牙医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了破仑的头发,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用现代技术定了拿破仑头发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济慈颂诗中精彩纷呈的通感意象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个通感群。对这些通感群的文体学研究方法的介入,不但可以发现一条从前景化文体功能到陌生化文学理论形成的诗歌审美之路,而且有助于揭示济慈诗歌美学的魅力,并对现代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头发断奇案     
《家教世界》2013,(21):28-29
拿破仑死因之谜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在拿破仑死后134年,即1955年,在瑞典的德堡,一位名叫斯坦·福肖富德的牙医,下决心查拿破仑的死因。牙医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了破仑的头发,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用现代技术定了拿破仑头发的化学成分。他发现,拿破仑的头  相似文献   

1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以自己对自然独具的感悟能力,创作了别有诗意的自然颂歌,从而“构成了英国自然主义最令人赞叹的发展阶段之一”,他的诗歌也成了“英国自然主义最美丽的花朵”。济慈惯于在自然中静观默察,感悟大自然生命纤维的律动,进而把握生命存在之真,捕捉在自然中隐藏的永恒生命之美。作为一位诗人,济慈对理论观念和理论思维并不感兴趣,他注重于对生活的感觉与领悟。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要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思维的生活!”说来也怪,在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所有感觉功能中,“济慈在所有这一切感觉领域都有极敏锐的禀赋”。…  相似文献   

18.
<正>(1883年-1967年8月23日)巴西尔·阿尔弗雷德.耶克斯利(Basil Alfred Yeaxlee),英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奠基者,终身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倡者。1883年出生于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Southampton)。1967年8月23日在牛津郡艾斯利普去世。  相似文献   

19.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曾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而正是由于他的一些短诗,他才为当代大多数读者所认识。《明亮的星》是济慈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是英国悲剧诗人济慈在身患鲍症,情知将不久于人世这一背景下所创作的一首十四行诗。诗人希望永生,更渴望不朽的诗名。诗人对诗歌、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眷恋让人动容。诗中所流露出来的诗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使我们认识到济慈远不比传说中那样脆弱。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此诗是济慈的代表之作,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本诗充分说明了济慈对各种感观的调动能力。诗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生动的意象,如:“明亮的星”、“流动的水”,“雪”、“爱人的酥胸.”等等。这首诗共有七点精妙之处。正是他对这些独特的写作手法的把握才使他无愧于“文艺复兴时期旗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济慈,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优秀诗人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美"著称。济慈一生对美不懈的追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秋颂》是济慈最为成功的作品,它描写了秋季丰收的场景,全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读来琅琅上口。这项研究以"美"贯穿始终,并以《秋颂》为例分析济慈的美学观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济慈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