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瑜 《出版科学》2011,19(3):52-56
对英国多所主要高等院校出版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比较详尽的资料收集和分析,从中归纳出当前英国出版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可取之处,旨在为数字时代我国出版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多年来,外教社坚持正确的办社方针,积极探索与实施出版、科研、教育互动发展战略,住产品、营销和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已的特点,从一个6万无起步的小社,发展成为我国最大、最权威的外语出版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出版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材出版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指出出版者首先要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关注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和出版领域的应用,促进出版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努力打造精品仍是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王立平  师亚丽  芦世玲 《今传媒》2010,(11):110-111
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普遍存在着学科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匮乏、毕业生分配难等问题。进入21世纪,虽然编辑出版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在超速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难以适应出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外出版产业发达,出版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培养模式先进,关注、研究欧美各国的出版产业和出版高等教育,借鉴其经验以破解我国出版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许洁 《出版科学》2012,20(3):92-94
荷兰出版业具有很高的现代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在出版产业欣欣向荣发展的背后是长久以来出版学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支持。本文总结荷兰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和科研的特点,探讨其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的出版专业教育和科研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艳 《采.写.编》2023,(1):122-124
作为国家重要出版工作和一种传播、宣传手段,主题出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开展好主题出版工作有利于提升人民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意识形态凝聚力。我国的主题出版发展已有十余年,历经了多个历史发展阶段,而新时期的主题出版工作又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以及具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文章为充分了解掌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发挥出主题出版的作用与价值,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时代性、丰富性、文化性、教育性、群众性、融媒性等六大特点与不断创新出版理念、图书定位、内容形式、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营销模式等六大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我国主题出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出版专业是根据国家所需要的出版专门人才的标准设置的以培养出版专门人才为目的的基础教学组织,是发展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基础。加强出版专业建设,即是夯实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出版专业设置呈现出这样的景象:不同的学校根据各级学校特点将出版分别设置在在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或信息管理学院等;学院根据自身科系建设,设置为出版系、出版专业或出版方向。将出版设置为专业的学校有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智慧发展理念,推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文章从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出发,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圣智为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探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路径。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发展方向是智慧出版,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是智慧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应以智慧理念为引领,优化重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开发智能产品服务,面向教学活动全过程搭建智慧学习环境;更新传统教法学法,为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创新智慧教学方法;突破已有框架限制,为多维度评价教学成果开展智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出版与教育的关系李祥洲───内容提要────本文利用1949~1993年的45年间我国出版与教育的有关资料,应用数学方法对出版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出版事业的发展有密切、稳定的相关关系;读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促使出...  相似文献   

10.
出版类高校教材是出版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呈现,是引导学生批判和建构自我学科知识、形成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类高校教材的发展轨迹,探索出版类高校教材与出版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与此同时,结合新文科、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新情况、新发展,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版教材建设路径,认为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把握新技术、新范式和新方向,不断推动我国出版学科建设在新时代的迭代升级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晖 《中国编辑》2006,(6):37-39
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为新闻出版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许多的理论、规律都是从现实的出版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出来的,最终也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除了正常的课堂讲授以外,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校为了培养合格的、能够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在传授一定的理论与知识之外,还必须根据出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不仅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出版技术和理论,胜任新闻出版单位编辑、出版、营销等工作,而且成为新一代具有开拓性的创新人才。因此,在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必须提到与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12.
石磊 《出版广角》2014,(12):50-52
本文以《大学物理学》教材的建设发展历程为例,深入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出版市场化转型的经验、路径与发展趋势,为探索高等教育出版企业在大学教材市场进入成熟期的复杂市场背景下,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深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线索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截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达1792所,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15%的大众化标准,达到2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材出版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正确选择高校教材出版路径已成为出版和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高校教材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的出版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教材出版呈现出品种、数量繁多,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版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70年的发展中呈现三大特点: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发轫于党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具有鲜明的政治使命特征;我国出版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受名分的制约与牵制较大;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整体格局中,出版教育属于低设置类专业.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版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出版产业的巨变和教育未来,我国出版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深入思考新时代出版教育的理念并付诸教育实践;清晰认识我国出版业本质属性、出版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我国出版教育整体层次性和办学特征;面向出版教育未来,科学设置出版教育的培养体系;辩证认识出版教育和出版产业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受教育对象,为之提供基于专业学习兴趣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高等教育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事业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回顾我国30年来出版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它正是伴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复苏和快速发展而逐步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并为促进出版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与智力支持.本文作者之一的方卿作为这30年出版高等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认真回顾与总结了30年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发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矛盾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业界的期望和要求反而日益疏远,专业教育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实,本文首先明确了新时期出版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强调出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正确处理“专与博”、“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指出教育发展“规模适度、优化结构、保证质量、追求效益”的战略原则。其次,在宏观层面提出出版教育的改革思路,即:明确学科定位、整合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层次清晰、目标明确,课程设置规范化、科学化。最后,以微观视角对出版教育的改革从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热潮。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需要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得失,总结特点与规律,从而探索未来高等教育改革路径。由朱永新教授作为总主编的《中国教育改革大系·高等教育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文章根据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大学出版社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使用现状,了解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出版行业,出版社以内容与资源作为基础,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高等教育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查询文献后了解当前高等教育教材数字化出版的有效途径。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数字出版平台的应用要点。【结果】总结教材使用现状,得出产品数量有待增加、出版观念有待更新的研究结果。【结论】应适当增加数字出版产品,加强对高等教育教材内容的优化设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字化资源,加强高等教育教材的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解决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诞生到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回顾张志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为出版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出版高等教育也逐渐得到壮大。虽然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本科专业,但中国出版高等教育的真正兴起却是在1984...  相似文献   

20.
大学出版是我国出版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文章从全球化视野入手,剖析我国大学出版的发展现状、当前机遇和面临挑战,思考大学出版社如何高品位、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大学出版国际化发展提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