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教育的步骤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证书”教育在高职教学改革进程中,被推到了前沿,甚至被认为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但“双证书”教育并非简单的学历教育加上考一两个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涉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研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必须与职业资格证制度相结合,这种结合的最佳方式就是实行“双证书”教育。实行“双证书”教育,不但要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还要做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互动,政府和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共同对培养高技能人才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3.
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措施,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正确途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困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完善“双证书”衔接法规制度,规范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完善资格证书体系的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顺利推行“双证书”改革创造条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标准,构建适合改革思路的高职教育“双证书”教学体系,建立“双证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想法,突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双证书”教育是培养较强职业能力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双证书”教育在高职院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推进,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外部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使技能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而这个制度的执行带来许多负面效果。通过从不同侧面对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冷思考,探讨实施“双证书”制度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职“双证书”制度具有一定的价值旨归,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依据数据结果分析学校部分专业在“双证书”制度推行中的问题,论及当前“双证书”制度推行中的其他问题,从政府、教学、师资、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基于能力本位的“双证书”制度建设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8.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滨维 《成人教育》2009,29(6):41-42
“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以“双证书”制度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双证书”制度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双证书”制度为依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的特性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禹职院校存在的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尚未全面落实、实训基地建设困难、“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技能培训重理论轻操作等问题,应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严格就业准入,强化职业资格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实训基地,建立“双证书”的“直通车”。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能力培养及价值认定上存在差异,要求实施“双证书”教育时必须合理设置专业,将职业标准、鉴定内容融入课程、教材体系,有效配置教学资源。同时,必须明确鉴定宗旨与目的、建立专门鉴定机构、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立职业标准,为“双证书”教育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