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红 《辽宁教育》2012,(6):89-90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是中美教育比较中对中国教育总体状况的一种概括,言外之意,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比不上美国,但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却比美国"基础扎实",这种认识在近年来美国基础教育频频强调向中国学习的趋势下甚至衍生出一种洋洋自得的优越感。毋庸置疑,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确有不少值得美国同行学习的地方,但如果以此就得出结论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在  相似文献   

2.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成了中美教育比较的一种概念性定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高等教育比不上美国,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教育比美国质量更高。长期以来,这种认识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界自我陶醉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3.
刘彩宾 《教育》2013,(12):62-64
中美教育因各自的渊源和发展而差异巨大。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能简单地以美国为参照系。照搬移植与"拿来主义"定会招致"水土不服",甚至消解原有的教育优势。观察与思考中美教育差异,辩证看待双方的优势与弊病,探索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才是酝酿和实施教育改革的出路。中国基础教育是否"赢在起点"中国基础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是中美教育比较的一种概  相似文献   

4.
时文选萃     
《教育文汇》2004,(1):7-8
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一拿中美基础教育作比较,我们常常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好.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然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财政诉讼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州开始涌现,并经历了从"均等"到"公平"的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公众关于教育平等理念的嬗变。"充足教育"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财政政策,使之在财政拨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测算拨款充足的方法多样性、拨款充足有具体的公平标准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站在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中美教育如果比较的是数理课程的学术难度,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超过美国;如果比的是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则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我们难以否认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在同样的教育时间里,我国学校教的知识难于、多于美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的是什么,与创造力有何关系。这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譬如,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中涉及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英语辅导》2015,(1):65
我们的目标是促进美国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相信教育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初、高中留学美国的优势·赢在起跑线!·提前投资获取美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回报!·大幅提升入读美国名校机率!·保证100%入读美国大学!·美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高度接轨!咨询报名电话:020-86569000QQ咨询:2940629837请关注新浪微博:@美国千禧广州办事处我们是千禧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办事处,我们的服务包括:国际教育项目合作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ject  相似文献   

8.
肖远骑 《辽宁教育》2014,(12):87-88
正美国教育,特别是其基础教育,一直伴随着赞誉声与批评声。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又不得不堪称"世界典范",颇具观察、参考和反思价值。半年来,由于工作需要,笔者来到纽约和美国学校的教师、学生工作生活在一起,让我对美国教育有了真切的感受。教育公平是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对美国教育的总体印象,就是三句话:一是教育平等;二是追求卓越;三是各负其责。所谓"平等",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机会,"卓越"就是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各负其责"就是各联邦政府和学校校长、教师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任务肩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9.
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最近给中国基础教育泼了盆冷水,他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美国学生扎实”这种想法是可怕的自我麻醉。我相信,丘先生出此言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善意提醒,中国教育界应该致谢。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完全认同丘先生的评判。首先,教育产品的质量,即每个个体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与家教》2002,(10):16
美国的大学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却是发达国家中最差者之一。这种反差导致接受了良好基础教育的欧洲和亚洲学生,比美国本土学生更容易进入美国的好大学学习。美国的基础教育危机多反映在进入免费的公立学校学习的穷人身上,尤以黑人和拉美裔为主。以白人居多的有钱人可以摆脱这种危机,因为他们可以去收费的私立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便  相似文献   

11.
正重视基础教育、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特色,文理兼容、跨学科发展使学生的才智得到最大量的发挥。"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美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美国全国已普及了12年的义务教育,高中毕业生只要有意愿,基本上都可以上大学。法律规定,家长有责任使自己的子女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因此,美国高中学生升大学的压力不是很大,但在进入名牌大学上竞争却是  相似文献   

12.
王淦生 《教育》2014,(1):80-80
正该文作者薛涌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旅美学者,他对美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状况极为了解,并有较深的研究。在国内很多报刊撰写介绍、评议美国教育的文章。此文就是这些介绍美国教育的文章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比介绍了SAT与ACT考试的异同和在美国的受关注程度,向读者提供了两点信息:第一,美国的"高考"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内地、香港以及美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和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中国内地重视数学基础教育,重视学习交流;香港教育竞争激烈,基础条件好,重视交流和实施,通过案例说明了他们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美国数学教育注重实用,基础较弱的特点,并对中美数学教育进行了比较.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数学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应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长久以来,中国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观念: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同龄的美国学生好很多,例如,中国小学生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了,但同年级的美国学生连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中国很多中途去国外上学的中小学生也纷纷表示在国内学了几年数学之后,外国学校的数学课学起来很轻松。由此看来,中国的数学课确实比美国更难、更有深度,而中国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各类数学竞赛中的成绩也的确都非常辉煌。  相似文献   

15.
<正>长久以来,中国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观念: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同龄的美国学生好很多,例如,中国小学生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了,但同年级的美国学生连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中国很多中途去国外上学的中小学生也纷纷表示在国内学了几年数学之后,外国学校的数学课学起来很轻松。由此看来,中国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6.
时尚扫描     
丘成桐:中国学生读书未必有美国学生多中国的数理化基础教育并不见得比美国好"现在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学生不爱看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多看点书很重要,什么书都可以看。"日前,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在广州谈及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基础教育始终秉持"以公平为基础提高质量"的理想原则,力求为每一位童提供机会均等并适合自身能力发展的教育。然而,从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弊端诸多:公立育质量每况愈下,私立教育成为精英特权。本文试以考察研究的视角,探讨分析美国基础教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课程设计体现了课程全球化、课程的本土化、课程的个别化的"三重化"过程.给我们启示是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课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衔接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循序渐进化,始终贯彻社会科课程目标的宗旨要求;始终关注渗透民族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意识.  相似文献   

19.
去年暑假我到美国探亲,由于我是培养小学教师及研究小学教育的,所以很想借探亲之机实际感受一下美国的基础教育。但是,学校已放假,无法实地了解,只好让女儿通过朋友介绍了两位刚退休的美国小学教师。我们约好见面时间,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使我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了些许了解。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近期在其家乡长沙市第一中学进行演讲时称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经济多年来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并非像周校长所说的"很成功",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