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力量的基础工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是青年学生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成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让爱国主义教育贴近并融入青年学生的生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坚定爱国信念并转化为爱国报国之行,是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和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无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而中学的历史课教学却是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主阵地.每一件历史事实就是中国人民用血与火编织起来的珍珠,爱国主义就像一条红线,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穿起来,组成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曲.在历史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的有效途径.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战胜各种内忧外患的强大动力.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对民族利益的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繁荣、发展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通过历史科学浩瀚无垠的史实,有计划、有目的的向青少年传授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对爱国主义不能机械地理解,而应该具有辩证思维的方法,把它看作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86页)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爱国主义.一、关于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容国团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体现,“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表达了其爱国、拼搏的精神内涵。容国团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其心系祖国荣誉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行不悖,其“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生动缩影。容国团精神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彰显其独特价值,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脉搏同步跳动,拼搏精神可化为“强国一代”拼搏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诸多像容国团精神这样的中国精神来汇聚成中国力量,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拼搏奋斗、实干有为。  相似文献   

4.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坚守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宗旨,遵循课程标准,立足教材,找准路径,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在历史题材内容中激发爱国情报国志,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在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中培植爱国情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引领学生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世界人民都把爱国主义当作伟大而崇高的思想感情加以尽情的讴歌和颂扬.因为爱国主义不仅仅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且历来是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什么是爱国主义呢?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应该是具体表现为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优秀的音乐文化艺术.为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主要任务.一、以音乐陶冶理国主义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它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有效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价值,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拥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即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在各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能生发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成为治国安邦的精神支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其本身就具有通过辨证、唯物地阐明历史过程、揭示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历史学科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初高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感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靠孩童时候的培养,语文教师犹如一个撒播爱国种子的播种者,及早在儿童的心田里撒下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凸显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准确分析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现状,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探索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从而促使大学生把学习教育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爱国报国的自觉行动,培育一批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中,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研究和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本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使爱国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们根据邓小平“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年”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坚持史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横向、纵向、立体的比较分析,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1从凝聚力、精神面貌、精神产品三个载体入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1在凝聚力问题上围绕爱国主义旗帜进行说明爱国是凝聚力的核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之所以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其驱动力就是爱国、爱民族,都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把爱国与爱党统一起来,把爱国主义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全民族抗战前为促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以后为维护国共两党团结御侮抗战到底,推进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所作的贡献。论述了我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是多党派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是国共关系的协调者,在中国抗日救亡的历史丰碑上谱写着它们光辉的爱国主义篇章。历史地、客观地评述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肯定它们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业绩就是尊重历史。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全国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对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的大统一、民族大团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以农民为主体的各阶层群众自发组织的以反洋教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主要内容的爱国自卫运动。运动中,义和团团民、部分清军官兵和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精神的壮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和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其中,中国史的教学自然占有主要的地位。一提到爱国主义,人们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历史悠久,古代中国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在科技方面有着四大发明等光辉灿烂的成就;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和推翻三座大山的民主革命运动更谱写了无数壮丽的篇章。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其中,中国史的教学自然占有主要的地位。一提到爱国主义,人们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历史悠久,古代中国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在科技方面有着四大发明等光辉灿烂的成就;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和推翻三座大山的民主革命运动更谱写了无数壮丽的篇章。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历史图像,为我们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历史图像教育资源: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志士仁人美德,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历史,激发学生的奋发图强精神;以党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史,激发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光明前途的信心;以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学习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中华民族蒙受的长达150多年的屈辱历史得到洗雪,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这是全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大事,更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它反映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抗战必胜的信念,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展现这段历史的文献资料,抗战遗迹,博物馆和纪念馆,以及影视媒体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它们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作用,是针对当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探索.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实践的活动,媒体平台的传播,四个方面的相辅相成最终把滇西抗战资源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  相似文献   

20.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尊重历史、尊重人性和尊重原著的前提下,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特性,运用现代电子技术,以与传统纸质媒介完全迥异的方式,形象、逼真地再现历史,达到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情感的目的。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电影传播的独特优势,将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是一种有效、生动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形式,可以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更加深入、有效地推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