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语言学习。该学说阐明了语言的生活性、实践性和规则性等特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将这一理论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理论的探讨中。笔者认为,"语言游戏说"也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给教学工作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网络互动交际中的语言频频发生对于现实语言的变异。理想认知模型中范畴成员地位的变化,造成网络语言变异的"突出"效果。为有效地在跨语符交际中传递网络语言变异"突出"的意图,可采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在明示变异话语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明示方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语境效果,推理出原文语言变异的交际...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作为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新型交际语言,其发展盛况空前,已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因此,如何正视网络语言变异并正确看待其发展前景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求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入手对网络语言发展变异的具体情况进行较为基础、系统的阐述,并运用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变异原因,对网络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释意派翻译理论指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译意,应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本文以释意派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释意学派理论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汉英口译实践中培养"脱离原语外壳"、语言转换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兴的一种交际语言。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在其各自的语言体系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用语。本研究基于社会语言学理论,实时在线收集近千条中英网络语言作为语料,从词汇方面对比分析英汉网络语言的词汇变异现象;并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分析两者在变异中出现的异同点,研究发现网络语言的变异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语言单位问题是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正是基于否认汉语"词"的存在这个前提。词的问题客观上已经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因此,站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从"词"的心理现实性等方面讨论汉语"词"的问题,并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字""词"关系、"词"的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语言学理论和现实实践的角度出发,从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的概念说起,接着介绍了乔姆斯基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分以及由此引发的有关探讨,继而就欧洲议会关于语言习得的纲领性文件以及BEC能力测试的目标进行解读,最后得到一些有关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健身效果、文化底蕴、参与人群等角度论证了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提出了太极产业的职业化、"中产阶级"和"平民"三条发展路径,并从政府重视支持、动作创编、文化和理论研究、商业运作、现代传媒、教学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ATP、WTA等世界网球组织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应用当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的"三种隐喻"即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的理论,从"突显"的角度深入探讨、发掘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并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网球英语新闻的翻译原则。希望能为今后的体育文体翻译提供新的思路,为体育新闻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网"中题名含"礼貌语言"的论文,基本上可以分为本位研究、领域研究和对比研究。本位研究主要从礼貌语言、礼貌原则、礼貌语言主体、功能和运用等角度进行研究,考察表明,其研究存在重复、不妥、"抄袭"等问题。实时小结,不仅可以总结研究的得与失,拟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还可以避免因时因地,因各种客观、主观原因而造成的过失或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