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学校品牌也就是学校的名声。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即从“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校”方向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学校文化的本体意韵,是因为学校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的和谐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作为校长,应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陈道德 《湖北教育》2005,(10):13-16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优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学校硬件优人一等,办学水平高人一层,教师职代会强人一级,学生发展胜人一筹。地处中国光谷的光谷一小,要满足高科技,高品质的社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已经已经树立了“发展至上”的办学思想,力争办成公有制教育的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4.
从“重点中学”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学校”与“优质教育品牌学校”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重点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政府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干预的结果。而“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地位,社会与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重点学校”向“优质教育品牌学校”转型,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校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品牌已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发展的关键.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就是办学质量的符号。近几年来,我校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创建了我校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到今天,在消除区域间、学校间硬件环境不均衡的基础上,怎样实现各学校之间软环境的优质均衡是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有着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因此,怎样让那些普通的学校也成为优质的学校?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内在的活力和特色,提升教育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7.
张新平 《江苏教育》2014,(12):15-17
2014年2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与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围绕区域优质学校群建设开展深度合作,精选北塘区六所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长段试验,采用组织变革发展中的“欣赏型探究”这一崭新视角和方式方法,通过对学校管理者团队、班主任团队和骨干教师团队的分期培养,以期推动区域教育特色与品牌建设,有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能力与层次。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学校发展核心理念,以“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和谐校园、打造勋望品牌”为发展目标;以“英雄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艺体特色教育”为特色活动项目,坚持“绿色、人文、和谐、发展”的治校思路。通过半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管理科学,队伍精良,科研领先,设施先进,质量一流”的综合性优质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全民的需求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如何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是摆在学校发展大计日程上的首要问题。优质教育品牌反映的是学校在社会和受众中享有的品质地位,是市场和受众选择的结果,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质学校的本质特征。而学校品牌的灵魂是文化,知名学校的品牌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办学水平较高学校之间的竞争,就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因为现代教育竞争不断升级,已从办学规模、地理环境、设施设备等硬件的竞争,逐步转向信誉、形象、服务等为主的品牌软件内涵的竞争,而竞争的着力点是教育质量、教育服务及学校信誉形象等。现就品牌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加强问题,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的基本主题。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都提出了“打造学校品牌”的口号。应审慎对待品牌概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如果全盘照搬企业中的品牌概念,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提升学校品质应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努力方向。学校品质是“学校品位”和“学校质量”的统一,核心是从师生的视角来发展和提升学校。“学校品位”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和“学校建筑”上,“学校质量”可视为由“学生学习质量”和“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成。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彰显学校建筑的“场所精神”,通过这些策略来有效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11.
吴颖民 《广东教育》2003,(12):43-46
本文所论的优质教育品牌,近乎民间所谓之名校。这些名校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重点学校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优质教育品牌与民间所谓之名校,不尽相同。名校,是从学校之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角度揭示学校的品位属性。而优质教育品牌,是在名校的基础上,从学校品牌特征的角度,揭示其所具价值与效益的资源属性。优质教育品牌,有一部分是在重点学校的基础上发展、打造出来的,有的却是伴随着教育市场发育过程而产生的。重点学校与优质教育品牌,二者亦不能相提并论。重点学校侧重于揭示学校在政府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而优质教育品牌则侧重于揭示学校由市…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长周济在今年3月3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文章。该文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显然,这里所说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主要指的是优质教育学校严重不足,因而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呢?对策只有一条,那就是要尽快建设一大批优质教育学校,以扭转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就基础教育而…  相似文献   

13.
陈晓 《教育导刊》2007,(8):61-62
中星小学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提高学校知名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建设的重要指向。当前优质学校建设面临着“资源—规模”边际效应急速递减、“特色—优势”亮点效应急速内卷、“理念—内涵”引领效应急速减弱等困境。究其原因在于优质学校建设过度关注社会需求、过分强调整体优质、主要依靠外力驱动等。因此,新时代优质学校建设需秉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优质学校观、激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活力、采取关键领域突破的建设方式、构建宽容等待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促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与要求。杭州市拱墅区从满足老百姓对“美好教育”的需求出发,加大教育供给侧和管理侧改革的力度,通过品牌引领、集群发展、第三方评价、精准施策等举措,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学校优质发展,逐渐形成了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的拱墅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其意蕴是要引领每一所学校主动发展、优质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校作为服务民生的教育基本组织,承担着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重要的使命。一、科技教育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式品牌化是学校教育正在迎来的发展主题。学校建设特色品牌,是改  相似文献   

17.
学校特色建设是内生性的学校变革。学校特色是“个性”的,但学校特色创建的路径是有“共性”可循的,这一“共性”体现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规律。学校特色创建是学校品牌打造的重要内容,“以研究促特色”已成学校建设的应然选择。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和发展一直与研究相伴。创建特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没有教育科研的个性化也就没有办学的个性化。同时,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科研的支持。学校通过研究可以找到在育人上的特殊价值。找到蕴含在其中的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18.
杨雪梅 《中小学校长》2011,(5):46-47,62
随着的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和办学条件的改善,追求学校内涵发展,办有特色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不二选择。因此,很多学校非常重视特色建设和学校品牌的塑造。学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学校重建”(school restructuring)运动。其共同特征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优质学校模式,把优质学校看作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期望接受更多的教育,而且希望进入优质的学校学习,建设优质学校因而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经过长期的酝酿,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参考》2013,(17):I0001-I0001
打造优质品牌社团,塑造“五我教育”亮点。建设学生社团是实施德育的有益途径。学校把学生社团分为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这些社团与“五我教育”对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