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已全面启动,这一工程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根本途径。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必须通过加强立法工作有序推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贯彻执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政策,建立和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依法打击和查办破坏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
近期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之势,众多环境犯罪却主要依靠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规制,环境污染刑事救济机制"名存实亡"。构建以生态法益为核心的刑法理念,发挥刑事司法打击环境犯罪的关键作用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唯有从立法上设立刑事环境犯罪专章,完善环境刑事司法专业性追责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捍卫生态法益最后一道法律屏障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支撑存在很多缺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完善生态法律制度,加强生态建设执法力度,健全司法机制,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型发展理念.在环境立法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法治化过程与手段.以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概括分析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环境立法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立法中要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立法体系建设,完善环境法律制度,从而确保绿色发展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法治政府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应从政府本身的情况出发,从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全面推进。要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立法为民的行政立法体系,限制政府的权力,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政府服务观念,健全公开决策机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实现透明政府。政府应做到依法行政,才能建设高效率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应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体系;构建和完善环境执法体系;实施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和工程体制;构建环保政策体系;构建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构建全民环保意识宣传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社会生活民主与法治的一个窗口,该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公众参与成为环境法律的一项原则已有数年,相关法律法规也已出台实施。但是从实践来看,公众参与现状却没有达到法律与社会预期,表现在立法上公众参与的实施细则缺乏,环境信息公开流于形式,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缺失,公民的环境责任意识不强等。我们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公众参与的不足,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民自身等角度,对完善该原则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相关立法现状以及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保护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保护机制的途径: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体育赛事转播法律体系、加强体育赛事转播法律的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东北振兴以来,区域法律合作机制正式建构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东北区域法律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立法、司法与执法方面的合作机制。区域法律合作机制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1979年我国颁布实施第一部环保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开始至今,中国的环保法治已经历了30年的时间。30年来我国通过环保立法、执法等工作,在促进我国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环境方面的严峻形势,科学认识环保法治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更新理念,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及监督,构建环保法治的有机运行的高效体制。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引入公众参与,不仅是克服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理论需要,还是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和政府决策水平的现实需要.基于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我国应从提高立法层级、培育农民环保组织、建立公众听证、强化信息公开、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进行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从环保立法目的出发,通过梳理影响现代社会制度的理论和规则,探讨人类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在制度建设、理念传播方面维持和保护上的脆弱性。从中可以看出,在解决当下生态环境问题上,法治尚有有限性,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环境的保护需要我们在理念层面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其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应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规定,明确政府财政政策目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法律宣传,建立切合地方实际和对农民实用的具体流转办法.  相似文献   

14.
替代性修复是我国环境司法领域生态修复责任方式的创新,区别于直接修复的手段,以实现受损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总量恢复与动态平衡为目的。作为全面修复理念的制度延展与革新,替代性修复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范围不清、适用方式不明、适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厘清替代性修复的适用逻辑,规范其体系定位,对指导我国司法适用实践,完善生态修复责任体系的系统性建构具有关键性意义。须廓清替代性修复的适用范围以纾解适用争议,厘定适用方式以明确具体适用规则,加快完善适用保障机制,以推动我国环境司法事业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法律方面的问题,本文试着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方面找出问题的所在并试着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西部环境恶化状况,当前必须加快为西部环境保护立法。立法应着力解决西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资金短缺、意识淡薄、组织力量不足等问题,明确西部环境保护的原则和突破口,为西部环保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人事争议解决关系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能获得合法权益,以及事业单位是否能实现高效、公正的人事管理,对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运转具有深刻影响.通过梳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历史变迁和现行内容,归纳得出现行机制在法律体系、机构设置、执行结果和救济途径上存在的系列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理顺并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独立的人事争议解决机构、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纳入司法救济范围等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关两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认为:国内特殊体育教育法主要来源于制定法,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主要来源于制定法和判例法.两国在特殊体育教育立法进程、服务对象、法律理念、立法模式、实施措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理念落后、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较为模糊、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提出我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明确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健全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创新性地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弥补了生态环境破坏后法律救济的缺陷,但该责任在适用上存在诸多困境:一是目前有关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规定较少;二是生态环境的损害事实认定存在困难;三是生态环境修复目标不明确;四是生态环境修复辅助措施不健全。对此,需要完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立法、健全环境损害认定和评估机制、明确生态环境修复的目标以及健全生态环境修复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涉及到自身生存的问题。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光靠政府进行环境保护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观念、立法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因而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制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