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众是广播电台生存之本?广播电台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搭准听众的脉搏,按照听众需求来办节目,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能听、好听、耐听,从而真正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提高广播的收听率,扩大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主流媒体中反映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广播电台来讲,怎样才能在新时期社会改革的媒体大战中做大、做强、做好、做精呢?笔者认为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同步,把广播推向市场,融人到市场经济的大熔炉中.才能让受众更充分地了解广播,认同广播。只有让听众贴近广播、直接参与广播,走听众选择节目、听众参与策划节目办广播的  相似文献   

3.
首先祝贺河北音乐广播开播3周年。 河北电台开门办节目的方法是成功的,找听众,找听评员,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把节目办好。音乐广播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以前河北电台就一个频道,想听只能听这一个,现在增加了很多选择,这说明电台发展了。但是竞争也随之加剧,大家要争取听众,节目就要往好里办。我对音乐广播比较偏爱,主要是因为它的领导班子和编辑班子比较虚心,善于听取意见。  相似文献   

4.
最近阅读报纸、杂志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很温柔的词语——人关怀。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的各种栏目,诸如“新闻故事、消费新节拍、司机您好、对话、相伴到午夜”等等,无不体现或渗透着创意与策划对受众的“人关怀”。作为广播从业人员,尤其是广播艺节目主持人,如何在广播中对听众进行“人关怀”,成为笔思索的问题。笔认为,在广播中体现对听众的人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广袤的乡村田野,广播依然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专业的农村广播(或者是广播的对农节目)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针对农村听众市场,动脑筋、想办法,常规节目办出新意,不断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办出农民喜欢听的节目、对农村有用的节目,使广播在广大农村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6.
广播节目由录播转变为直播,是广播改革迄今为止迈出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目前,广播中的直播节目已达到相当数量,提高直播节目的质量便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直播节目的质量,必须注重抓好以下四个要素:一、节目策划重在定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节目也是如此,节目如何办,如何使节目更有吸引力等,都需要统筹考虑,也就是常说的策划。广播策划最主要的内容应该是节目定位,定位准确才会吸引听众。直播节目的定位重点应该把握三点:一是对象定位。要分析节目所面对的是哪一部分听众,他们关心什么,有什么需求,据此设置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1):I0013-I0013,F0003
广播要让听众听到,也要让听众看到。在做好直播间节目的基础上,走出直播间,“办看得见的广播”。广播在被听众“看”到后,它的巨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郅琳 《新闻采编》2004,(3):33-34
受众听广播的任何一个节目都有一定思维模式和思维类型。如果说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文艺广播,主要靠形象思维吸引听众,确立节目品牌,那么新闻广播就不仅要有形象思维,更要依靠逻辑思维,吸引听众,确立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中国对外广播工作者《今日西藏》节目的主持人,我深深懂得:节目质量是节目的生命,也是对外广播的生命力之所在。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使节目得到外国听众的喜爱,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西藏,这是我创办对印度广播的印地语《今日西藏》节目所梦寐以求的。根据我主持《今日西藏》节目的体会,要多出精品,提高节目质量,还必须从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刻把听众放在心里,应有很强的受众意识。我们办节目,如何从我们听众的需要、愿望出发,从听众的接受水平和收听习惯出发,以及如何从听众的反馈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并尽可能多让听…  相似文献   

10.
一、起点要高,落点要实,办出好听的节目。 在县级报纸、电视、广播3家主要新闻单位的竞争中,广播要发挥其竞争优势,必须凸现时效快的优势,实行滚动播出。县域重要新闻、百姓关心的信息,让听众首先能从广播中获得;同一事件的报道,能让听众觉得是广播好听。所以,县级广播节目策划者,要办好节目,首先要做到:起点要高,落点要实。 县级电台的最大听众群是农民,所以,要把新闻节目努力办成让农民喜欢爱听的节目。对广播新闻的采编播人员来说,必须从新闻的语言、新闻的  相似文献   

11.
刘杨 《新闻世界》2013,(10):22-23
少儿广播节目完全是靠声音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所以广播少儿节目要想吸引朋友们,就必须依靠声音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来吸引小听众的耳朵,让他们有耐心有兴趣听下去。笔者结合自己主持的少儿广播节目《彩虹桥》,对广播少儿节目的策划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曰 :“善战者 ,求之于势。”这里的所谓“势” ,是指兵家刻意创造出的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能够帮助己方掌握作战的主动权。掩卷思之 ,广播人办节目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网上传播的迅速发展 ,报刊、无线、有线电视的高度密集化 ,广播四面受到挤压 ,竞争残酷而激烈。稍微松懈 ,广播就会失去受众和市场份额 ,广播人要沉着应战 ,不断造出有利于自己的态势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就要注意把握节目的策划、包装和营销三个关键环节。一、策划。节目策划要号准社会脉搏 ,找到广播与社会、听众的最佳结合点。平庸无奇的节目就像蜻蜓…  相似文献   

13.
蒋宁 《视听界》2001,(6):27-28
广播是办给人听的,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在广播市场化的大潮中,广播人千方百计在“听”上下功夫,尽量使节目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以此吸引更多的听众,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先的有利的地位,毋庸置疑,这是大家方略。但是,现在的广播已发展到了广播立体化时代,广播受众市场的竞争也不仅是“听”的竞争,已发展到“看”等方面的竞争。“广老三”不仅要和众多媒体激烈竞争,还要在广播行  相似文献   

14.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农村广播》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老牌节目,之所以能够长期办下来,并得到听众的厚爱(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多次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节目”评选中名列前茅),与采编人员在精办节目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观念陈旧和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的节目的确存在着呆板、不新、不活的问题,给人老气横秋的感觉: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一定要树立新观念,否则节目改版放不开手脚。这新观念包括:  相似文献   

15.
当今是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面对受众多元化的选择,广播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广播要想做强做大,与其他媒体形成抗衡与互补的态势,就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为广播的发展寻找一条新路子。只有靠有新意、高质量的节目吸引听众,才能使广播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牢牢地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从传统的办台、办节目的思路中跳出来,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一是节目内容要与时俱进。怎样才能使节目吸引住受众?北京广播学院的丁俊杰教授认为,首先是必看(听)性,其次是可看(听)性,第三是耐看(听)性。…  相似文献   

16.
一、好的策划是节目成功的一半 广播公众性节目涵盖领域广阔,内容宽泛。从经济到科技,从社会生活到文化生活,无所不包。 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性节目质量的总体水平,参评2002年度广播公众性节目政府奖的评委们在听评节目后认为,除了内容选择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策划意识。因为策划本身具有集中各方面智慧形成总体步骤的含义,那就是开动脑筋去构思、运筹,找准切入点,以赢得听众。就拿一等奖得主中央电台制作的节目《小琼和她的家》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广播改革的深入.广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又重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还在持续的这次“广播热情回归”,尊重听众意愿、重视听众反映、研究听众心理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因为.在广播从业人员头脑中.一些以往从未触动或触动不深的神经被新的媒介竞争形势重重地拨动了。重视听众工作、引导广播听评正在汇入广播发展的主旋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1996年和1997年中央台连续两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听众参与的“听评周”活动。听众认为.这是中央台走群众路线、依靠社会力量办广播,多出精品、精办节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开门办广播、广播平民化”的节目宗旨 鹤岗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如今走出了一条“开门办广播,广播平民化”的发展之路。通过举办大型广场直播活动,由过去的在直播间播节目到走进社区面对面地为听众主持节目,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广播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得到了听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6年10月15日.我台又策划推出了鹤岗市首届“的哥的姐”表彰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经听众投票选出了“十佳的哥的姐”.同时我们把这十名的哥的姐的感人事迹排练成小品、情景剧、相声在节目现场进行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语言类节目来说,让听众有兴趣坚持收听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而人的听觉只是占有外部世界的天然方式之一,主持人、播音员的声音再动听,听久了也难免单调乏味,让人的听觉产生疲劳和排斥感。如何使语言类节目常办常新、久听不厌呢?笔认为除了节目内容的  相似文献   

20.
要把厂播节目办得有吸引力,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节目编辑就要象一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时刻把目光盯住听众,调节好“焦距”。广播听众是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听众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听众群的思想、观念和对广播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