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雪梅 《科教文汇》2014,(1):212-213
当今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种典型的现象,即师生关系疏远,同辈群体影响突显,有着社会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应积极引导同辈群体,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功能,通过教师再教育和培训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将教师力量和同辈群体正力量形成合力,积极探索高校师生的新型交流途径,有效整合高校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机制,本文基于同辈群体以及同辈群体社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引导同辈群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谭莉 《科教文汇》2007,(10X):220-221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机制,本文基于同辈群体以及同辈群体社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引导同辈群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的研究多忽视同辈群体的作用。本文基于陕西、重庆14所高校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同辈群体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同辈群体中有创业者,大学生创业意愿更高;与创业者关系越近,大学毕业生创业意愿更高;大学毕业五年前后结果都很显著。使用同辈群体中创业者父母特征作为工具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去除内生性问题之后,同辈群体是否创业和创业意愿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同辈群体效应主要通过榜样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两种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丽  赵永凤 《科教文汇》2009,(12):48-48
高中学业不良学生难以转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笔者通过五年的执教经历及深入的实地调查发现,同辈群体是制约高中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一个显著因素。以同辈群体为角度,就同辈群体对高中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中学业不良学生难以转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笔者通过五年的执教经历及深入的实地调查发现,同辈群体是制约高中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一个显著因素。以同辈群体为角度,就同辈群体对高中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一项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展示了城市中小学生将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分别考察了青少年个人、同辈群体、家庭和学校四个不同层次因素对其从事科学职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层次的各种因素对青少年职业意愿都有影响,男生、成绩较好及喜欢科学课和科学活动的学生将来更想当科学家;同辈群体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长对科学的态度对青少年影响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资本影响不显著;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华 《科教文汇》2008,(32):47-47
目前,独生子女一族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但是许多学生缺乏和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在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同辈群体的力量,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榜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辈群体,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彼此之间是平等关系,交流、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有自己的亚文化,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同辈群体中的成员,在生活中往往面临同样的问题,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发表意见,提供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交往中,也使成员的自我认识更客观更合理,有助于学习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会很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暴力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是一种破坏校园安定和影响学生学习环境的行径,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司法未进校园、青少年施暴者自我意识强烈、同辈群体的混合产物,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应采取网络年龄分级制度、健全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建立学生的血型、性格档案、学校加强道德教育等措施,这样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许敏燕 《未来与发展》2012,35(7):76-79,84
网络媒体对德育对象思想观念造成了深刻影响,改变着高职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过程。由此,德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传统路径迷失于"录像主义",陷入"把关"之难境地,遭遇"网络文化"挑战。本文以高职院校德育路径创新为着眼点,提出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三种路径:包括建构网络对话平台育德,尊重高职生网络主体行为育德,以及赋予网络价值意蕴育德。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主要包括革命遗址、革命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提供了教学材料,红色文化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也起引导作用。我国我红色文化资源,是当前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是一种供青少年学习行为道德规范的准则。但在现实中对青少年的德育重视程度不足,社会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的气氛不强,一种完善、适合青少年的德育文化缺失,红色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专业新生适应能力受到管理制度、管教方式、班级形态、师生关系、课程设置与考试、同辈群体、校园文化、就业环境以及网络等现实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科技》2003,(4):11-12
目前影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 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受影响最多的不外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学和同辈群体。影响青少年精神不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萍 《科教文汇》2008,(32):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文化汹涌而来,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作为一种现代文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文化形态,它为德育提供了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给德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挑战。本文主要从大众文化的正面影响出发,初步探讨了怎样借鉴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流行性和平民性等特点以增强德育效果,促进德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温丽芸 《科教文汇》2012,(13):37-38,42
本文从大学生亚文化的角度对高校中存在的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旨在辨识和把握学生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学生关系和谐健康发展,促使教师形成新的学生观,并能够理解和接纳大学生亚文化,给大学生亚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消除它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将积极的大学生亚文化作为大学生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韦萍珊 《科教文汇》2011,(26):183-184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了要寻查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方法和措施。所以,针对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同辈群体等角度积极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是一项十分珍贵的德育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可以从其内容特色、构成特色和实践特色分析地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选择地域文化可用于学校德育资源的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将其融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而构建起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德育模式,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8.
杨万松 《科教文汇》2014,(24):148-150
地域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是一项十分珍贵的德育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可以从其内容特色、构成特色和实践特色分析地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选择地域文化可用于学校德育资源的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将其融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而构建起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德育模式,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9.
家庭德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立德树人”的最初过滤网。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可以激发家庭德育的系统效应,增强家庭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功能。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的目标是实现家庭德育向“国事”转化,创建优良家风,增强家庭文化自信,根植家国情怀。家庭传承红色文化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为着力点,通过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家庭德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写作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应靠具体的写作实践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反馈是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改变单一的教师反馈模式或同辈反馈模式,将同辈反馈与教师反馈的优势相结合,论证同辈反馈和教师反馈相结合的方法确实更有助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