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云南文山壮族的农耕方式以稻作文化为主要特征,其稻作文化又被称为"那"文化。"那"文化反对人对自然的恶性征服,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壮族生态文明的突出表现。在"那"文化的影响下,文山壮族从物质、精神和制度各层面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那"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山壮族"那文化"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是靠种植水稻维系生存的民族,其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那文化”(稻作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观念是:“有森林才有水,有水才能种稻,有稻才能活人”。它至今还规范和引导着文山壮族的生产和生活。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壮民通过各种传统习俗和原始宗教保护森林,保护古树林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其他许多文明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背景下,文山壮族的“那文化”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隆安"那"文化——以稻神祭习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叶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6):105-109
隆安壮族有漫长的稻作耕种历史,伴随着稻作耕种文化孕育而生的稻神祭习俗对当地的壮族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稻神祭习俗可窥探到隆安壮族稻作文化的内核,即极具特色的“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探析稻神祭的发展轨迹对隆安“那”文化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龙脊古壮寨是广西代表性的梯田稻作农业社区,其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内容衍生于梯田稻作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以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的原真性保护为前提,创新性地转化资源利用,以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前进发展,自然与人文生态体系和谐共生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龙胜位于广西桂林西北部,世代居住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与侗族。他们因为地域和族源关系在文化上有着较多的相似,都以山区稻作文化为根基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主要是综述该地区壮族和侗族的民俗文化的生长环境和山区稻作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所谓稻作“那”文化指的是,古骆越族群在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把野生稻驯化为水田“那”栽培稻,经过历史繁衍逐步形成了一种据稻田“那”而作,依稻田“那”而居,靠稻米而活,因稻收而乐,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共同语言特征、共同信仰观念的原始记忆的农耕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潘晓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2):180-181
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物质和精神发面的发展。广西壮族是以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且其也影响着很多文化事项。拟从在稻作文化的影响下,从饮食(物质方面)和信仰方面(精神方面)的文化来窥视这些古老的壮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性,以期今人能从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8.
珠江流域是中国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壮侗语各民族是中国南方稻作文明的开创者。广西隆安县因其具有品优类全的野生稻资源、悠远凝重的大石铲遗存、源于古越语的那文化地名,使之在珠江流域"那文化"传承及品牌打造中,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粽子是中国南方种稻民族普遍喜爱的一种食品。粽子的制作、食用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广西壮族的粽文化具有其独特性。本文以广西武鸣县壮族为例,通过田野调查,记录粽子的制作、分配、食用过程并分析相关问题。广西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粽子是壮族的祭品、过年礼品以及群众喜爱的食品,是壮族稻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广西龙脊壮族稻作节日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龙脊壮族地区是桂北具有代表性的高寒山区稻作区,其民俗文化内容源于稻作农业文化的母体。文章通过对龙脊壮族稻作节日文化内容生成及延展过程的讨论,分析其稻作节日文化多重内涵及文化传承变迁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敦  陆斐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1-3,17
流域文学艺术的研究已经较早被学者们广泛关注,但关于右江流域壮族文学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目前尚少关注。右江流域的壮族在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它们集中地展现了这一流域壮族民众的精神情感、道德传统和个性特征,以及壮族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也是当下壮族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对这一民间审美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阐扬,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壮族文学艺术,为“新理性”人文重建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韦星梦 《科教导刊》2024,(10):123-126
经过不断的重组、再生,壮族人民形成了兼具民族文化个性和地域文化共性的民族文化。将壮族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广西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传承与发展壮族文化。当前,在壮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生命载体形式的“经验”资源失落、彰显语文特征的“技能”资源缺位、符合学生需求的“情感”资源匮乏三大困境。因此,语文教师应聚焦文化格局,增强资源利用意识;紧扣语文课程性质,选准内容素材;重视学生兴趣,不断革新学习方式,以将壮族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3.
"那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花山文化"等多元素文化,构成绚丽多彩的广西壮族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全球化的发展使外部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思维意识,壮族人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的自然文化生态失衡。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升人们对壮族文化认同,强调壮族民族文化的协同管理评价,构建壮族文化体系等,有利于推动广西壮族特色文化可持续保护,为加快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始终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而不断延伸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春牛"文化.我国渊远流长的"春牛"民俗事象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该文以广西各地"春牛"民俗为研究指向,探讨其蕴含的农耕稻作文化与原始图腾祟拜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除菲律宾外,古代铜鼓在泛北部湾地区各国均有发现。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铜鼓成为泛北部湾地区从事稻作生产的各民族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文明交往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它是这一地区稻作民族积极进取、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蕴含着这些稻作民族朴素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该地区稻作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价值观。同样,古代铜鼓文化在该地区各国间的传播和发展,亦反映出该地区各国开放吸收、共同创造的文明交往观。古代铜鼓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构建泛北部湾地区认同、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持续开展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6.
“那”文化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民族生态文化,它彰显出壮族在与自然及他族的交往中尊重生态、社会多样性的生存原则,在理想的生态对策域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的互动性审美脉络观,应对着日渐频繁的生态灾难与资本文化逻辑的世界化,进而展现出社会——生态场域正面的自组织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南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三大族群白越、百濮、氏羌迁徙流转繁衍融合之地,除了有傣族、壮族等原始的水稻种植民族外,氏羌系既有由畜牧文化转型为稻作文化的白族、哈尼族,又有由畜牧文化转型为旱作文化的景颇、怒、傈僳、彝族、独龙、纳西、拉祜等族的早稻种植。百濮系的布朗、佤、德昂等族的杂粮栽培中也有旱稻种植。稻作文化孕育了特定的稻作神话,稻作神话便是稻作文化的表徵。  相似文献   

18.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分支,既有着一定的壮族文化共同性,又有自己的特性;“黑衣壮”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这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以审美人类学视角可审视和研究这个民族的风格特色,考察文化背后的意义.黑衣壮人的文化行为是一种审美的表达形式,可体现其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论壮族歌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族民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许多作品在人民中间世代相传,吟唱千百年而不辍.这固然是由壮族那天赋的喜歌善唱的民族特点所决定,但同时也与“歌圩”这种传统风习的特定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歌圩是壮族人民歌唱才能的“大教场”、“大考场”,也是壮族民歌的“大宝库”.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地从历史的角度,对壮族的这一传统歌节进行探讨研究,这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壮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的民族之一。从远古以来,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就生息、繁衍、战斗在岭南一带,同各兄弟民族一起,为开发岭南地区和创建伟大祖国的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壮族是由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古代的“越人”(或称“百越”、“百粤”)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生活习俗上,壮族一直保留有古代越人“断发文身”、“巢居干栏”、“鸡卜”等习俗,直至唐代,岭南地区还是一片“文身地”。从目前壮族聚居的广西柳江、来宾等地发现的大量文化遗址来看,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这一带地区已有人类居住。据《逸周书》、《淮南子》、《盐铁论》等汉文古籍记载,最早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