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升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面作了诸多探索。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多媒体设计人员职业发展规律,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库等建设,实行基于开放式工作室制的团队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规范开放式工作室制的管理,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组织与保证体系建设,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材料。同时对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合力形成多媒体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将多媒体与PBL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媒体与PBL教学法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多媒体与PBL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这是一条培养食品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3.
艺术实践是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湖北省地方高校音乐学艺术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究,提出了构建迎合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发展,符合地方高校办学特点的“四化”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结合近几年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实践,从树立全新的实验教学思想与培养目标;促进实验项目内容与科研成果的衔接;实验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多媒体的实验教学功能;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教师素质等五大方面初步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模式。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艺术设计类专业成立于1985年。1996年设置光盘与多媒体制作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建设上逐步从传统艺术设计转向了数字化艺术设计。经多年努力,在数字艺术设计方面上已经有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的积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在北京城市学院文、理、法、工、艺术等专业组成的综合性大学环境中,艺术设计专业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多专业优势,既保持和尊重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又受益于总体环境提供的良好文化氛围,实行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利于艺术设计的创新和艺术人才的成长。2003年,开始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91人和两年制专接本学生24人,发展至今四个年级在校生逾千人。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数字艺术设计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新精神,基础扎实、适应性强,能从事环境、平面、网络、多媒体的艺术设计、制作及策划工作。专业定位在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上,突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培养在平面、多媒体、网络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作、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在编教师年龄、学历、职称和教学经验结构合理,专业发...  相似文献   

6.
实施教育创新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与发展是高等学校深化改革、谋求生存的两大主题。黑龙江科技学院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抓教育思想创新,强化跨越式发展的意识,抓专业设置创新、科研创新,实施开放式教学,在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教育理念下的传统教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学生被动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符合新教育理念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在课前、课内、课后进行开放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6,(6):112-114
近年来,高校设计类专业的非艺术类生源逐年增加,非艺术类生源的设计专业学生在图案课程学习中遇到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工作者可以从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临摹、进行多媒体示范教学与开放式指导教学、图案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对接入手等,帮助学生学好图案课,为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及设计技能的获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形成,本文从开放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及必要的条件,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形成,本文从开放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及必要的条件,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职业教育工学结令课程;在课程设计上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校企合作共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安以行动为导向,工学结合实施课程项目教学;在保障设计上要以校企共建双师队伍为核心,加强资源建设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在评价设计上要以能力为本,实施校企多元评价促进课程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了设计和设计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设计思维框架,阐释了设计思维视野下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以期丰富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促进教学设计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设计以解构和挪移为主要表现手法,在各设计领域中广泛应用,在后期演化过程中,其与原有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求形式”遮蔽“守功能”,“解构高雅”凌驾“坚守德性”,“时尚消费”消解“物尽其用”,“以人为本”取代“天人合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设计教育应该时刻反思设计伦理的定位,关注精神、人文以及社会考量,通过匠心精神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设计共同体的构建形成“设计至善”的设计伦理观,从设计教育的层面来实现社会责任感和设计伦理自律。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家具绿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家具除了使用功能被人们重视外,其装饰的功能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在低碳生活的今天,绿色环保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家具的绿色设计也备受人们的青睐。家具设计中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也随之发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外教育文献资料的研究 ,为国内职业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探索一个指导教学的理论框架。“设计”的双重涵义———过程和产品以及服装设计的三种类型在文中进行了介绍。设计步骤 ,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已被尝试性运用于国内服装专业设计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设计题目的模块化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的层次化设计及课程设计指导书突出实践这三方面的改革,在应用实践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发现这种教学改革方式对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电子实习或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家庭装修存在误区的分析,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角度提出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融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是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设计运动,它是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的产物。着重探讨两者面貌特征、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对它们产生的内在动因做了简单梳理,以期找出形成的内在因素,从中吸取养分,为我所用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视觉设计,琳琅满目,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然而,除了符合人们内心需要引起人们兴趣的设计外,人们对于广告之类总是避而远之,不愿意费过多的精力在这些广告信息上面,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设计画面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成功的平面设计不是各种视觉元素的叠加,而是有机的结合,版式设计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As the number of digital natives increases and the range of digital design tools / media continues to expand, it is timely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for an entirely digital industrial design process that can be employed in practice and education. Follow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 draft Digital Industrial Design (DID) strategy that focuses on the core design activities of sketching, drawing, model making, and prototyping was generated. A paper‐based, theore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presented to graduating students,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ile graduating students were interested in employing an approach based entirely on digital methods, the majority had doubts about its capacity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and hybrid methods. The removal of paper‐based sketching, the conventional hands‐on experience when model making, and the cost of digital tools were identified as primary concerns. Although academics believed that 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design programmes would become increasingly digital, it was identified that current programmes were failing to exploit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these technologies fu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