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基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之上,并为以后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奠定基础的。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体现多样化解题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下校上一节研讨课,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剪拼、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一领域教学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基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之上,并为以后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奠定基础的。这节课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第九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其运用”这一节教材是在学生学过面积的概念,面积的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学好上述知识,我采取了以下几点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活动设计】活动(一):猜想引入教师举起一个长方形框架,边操作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老师捏住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拉,将会拉成什么图形?你们能猜出它的面积吗?是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学生猜测后,教师指出:为了准确地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由此引入新课。活动(二):猜测公式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先出示方格图(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然后把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放在方格图中去。教师指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相似文献   

6.
【课前碎思】"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图形公式中占据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承上——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启下——探索三角形、梯形和圆面积公式计算,具有很强的引领价值。本节课第一次用到"转化"的方法探索面积的计算公式,因此转化方法的习得和转化思想的渗透无疑成了本节课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7.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下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又是首次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公式,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王咏梅 《辅导员》2015,(3):25-27
【案例背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这节课的编写意图是由主题图引出需要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数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两个图形的底和长、高和宽,引发猜想,接着是合作、探索、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上这节课的时候,由“买车位”的情境引入,  相似文献   

9.
李莉  王燕 《河北教育》2000,(1):33-33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转化成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巧数方格,蕴伏规律。 引入新课后,首先是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出示一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如图: 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方格…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我们在研究某个专题时,如果从整体着眼,把有关的课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效果就会更好。下面仅就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谈谈自己对“目标教学”与“学法指导”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做法与体会。  一、全面做好铺垫,促使学生“我能学”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前提测评这一环节,不仅要对学习新知识所具备的“双基”进行诊断复习,而且还要对学习新知识所用的学习方法做一下铺垫。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的开始,除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等有关知识进行测…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南阳市卧龙区组织了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马闯老师执教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我学习观摩了这节课,并且有幸对这节课进行了现场点评。马闯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整节课脉络清晰,学习活动自主开放。由于学生之前已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基于此,马老师创设了由长方形面积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情境,这种从学生经验出发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堂上马老师有激情、丰富的激励语及恰当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意义和用法,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动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缘起与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是继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的又一节几何概念课。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完全空白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是真正理解公式的却凤毛麟角。课前我在班内做过一个调查,我班学生31人:已经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有9人,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一定理解的只有3人;对课中所述的三个三角形,会进行面积计算的学生分别有29、23、23人;标有底和高的等腰三角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记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继续学习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要通过教学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因此教学中可采用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讨论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围绕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内在联系,进行导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新课教完后,安排了两节练习课.其中一节练习课设计了下面这样一道练习题。 设计这道练习题的目的是通过“填一填,议一议”,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运用的理解,巩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知道底与高如何求面积,或知道面积与高怎样求底。知道面积与底怎样求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特征,并且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推导平行四边形面...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9月,在城区小学工作了10余年的我,有幸来到来一所农村小学支教。初来乍到,首先要送上"见面礼"一份——上一节教研课,我选取了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图形转化的一些基本经验,因此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的大致教学设想是这样的:先复习平行四边形和  相似文献   

20.
梯形面积计算这一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 3小节的教学内容。它编排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三角形面积计算两节内容之后。教材中计算梯形面积是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重叠→旋转→平移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利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除此之外 ,梯形面积计算还可以运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下面 ,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课本之外的其他推导方法。大家可以在数学活动课中向学生讲解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推导 1 .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图 1 )推导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