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昊 《华章》2013,(27)
奥运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并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奥运文化有利于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核心的确立;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自我超越的实现;有利于创建团结、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增加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后奥运时期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的管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我国后奥运时期体育发展的趋势进行探讨,为我国后奥运时期体育的改革与良性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奥运旅游、体育旅游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奥运会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旅游开发热点,其形象的宣传离不开有效的营销策略。本文首先对奥运营销和体育旅游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分析奥运营销与体育旅游的互动关系,以北京奥运会为例重点对奥运营销与体育旅游的互动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赵雪琴 《甘肃教育》2009,(23):36-36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误区1.非竞技项目教学不属于正规的体育教学。奥运竞技精神观已深入人心,鼓舞着不同国度、地区的人们来挑战人类极限。同时,奥运比赛项目也成为人类征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目标,成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奥运项目还被列人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但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弘扬奥运精神与奥运竞技目标二者相混淆,将竞技目标作为教学水平和效果评价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5.
暑假期间,正是奥运圣火在北京熊熊燃烧之时;竞技与体育明星,几乎成为我们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本栏目顺势刊出一组与奥运、体育、运动健儿相关的文稿,为大家的“奥运假期”助兴!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也是我国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机遇。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教育系统要把迎接奥运、参与奥运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紧密结合,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河南省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对奥运知识掌握情况一般;获取奥运知识的途径较广;学生对奥运与经济、科技的关系较为关注;体育教师对奥运知识了解一般,也很少在体育教学中传授奥运知识;校园奥运文化活动开展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多数学生愿意做奥运会志愿者。为了加强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提出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开设奥运选修课程;把奥运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营造校园奥运氛围,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宣传网络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主要为技能主导类的格斗项目、体操项目、小球项目、射击项目,以及需集体配合的团体项目.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紧密围绕国家奥运战略,大力发展奥运优势项目;二是坚持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并举,保持非奥运项目的竞争优势;三是缩短战线确保重点,项目分类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9.
舒鸿的体育思想涵盖奥林匹克运动、学校体育和体育竞赛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在奥林匹克方面,表现为践行“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的奥运思想,实践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思想和发挥奥运榜样作用,传承奥林匹克思想;在学校体育方面,表现为“通才教育,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观、“根据需要,因地制宜”的体育活动观及“严格训练,团结合作”的体育竞技观。舒鸿的体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奥林匹克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理念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一致,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精神充实了学校体育内容,学校体育传播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精神使之得到认知、认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德育、体育新课程改革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使广大学生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参与奥运、体验奥运,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切实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体质的精神,大力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奥运教育培训基地,构建和实施了迎奥运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参与、创新、服务的平台。通过普及奥运知识、传承奥运文化、学习奥运礼仪、精通体育技能、宣传服务奥运,让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做素质教育的开拓者,做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者,做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者,做“育体、育心、育人”的传教者。  相似文献   

13.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是为国家开展社会体育培养所需专门人才,后奥运时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的重要阶段.本文针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在后奥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要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及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08,(25):7-7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也是我国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机遇。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8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系统要把迎接奥运、参与奥运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紧密结合,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从奥运旅游对河南旅游业的影响入手,探讨后奥运时代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机遇及发展中存存的问题,并提出了后奥运时代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也是我国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机遇。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系统要把迎接奥运、参与奥运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紧密结合,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谢毅  王荣美 《考试周刊》2010,(3):144-145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体育的是不朽的奥运精神。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与繁荣过程的论述和分析,阐述奥运精神的内涵,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奥运精神的广泛传播,说明奥运精神已经延伸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奥运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黄燕 《中国教师》2009,(Z2):135-13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总结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宏观背景的变化与构建和谐体育的新任务,通过系统分析08奥运后竞技体育多元化带来的发展与挑战,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也是我国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机遇。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系统要把迎接奥运、参与奥运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紧密结合,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章新胜说,教育和体育有着互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的盛会,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鼎盛时期,被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分水岭"。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从我国的体育发展现状,推断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