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学习材料是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素材和原料,它是学生感知、分析、理解、感悟学习对象的载体。材料引起活动,材料引发思维。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选和运用学习材料,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学习材料感知、理解、分析和整合的过程。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学习材料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如主题情境图、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材料感知、理解、分析和整合的过程。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学习材料的选择不仅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中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强烈兴趣。"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学的载体,是驱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并据此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资源。对此,教师要提高对教材"再度开发的"能力,优化整合各种有效学习材料。一、关注现实——撷取生活性的学习材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  相似文献   

5.
学习材料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不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对相同学习材料的不同处理,所引起的数学学习活动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学习材料感知、理解、分析和整合的过程。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的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有效的数学学习材料应体现实用性、思维性、愉悦性和自主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陈仙娟 《福建教育》2009,(12):41-41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这种内在的数学思维活动是以具体的学习材料为载体的。从这个意义说,精心设计数学学习材料,是构建有效数学教学的重要切入口。精心设计、运用学习材料要考虑材料的针对性、典型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正"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托,更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是截然不同的。一、"我所看到的"课程改革以来,学习材料的有效利用已经受到广大教师地重视。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还能看到以下现象:  相似文献   

10.
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离不开生动高效的学习材料。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乐于体验、自觉吸纳知识,更离不开鲜活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材料。而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材料,其资源的鲜活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课堂学习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怎样有效把握和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与准备、教学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整体把握教材结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有意义可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否能较好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是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突出数学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作为衡量学习材料是否有效的标准。本文剖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选择和创设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习材料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许多新的理念已逐渐被教师们的认同,对教材的使用也普遍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已很少见到了,教师会适时补充一些学习材料以充实教材。但,教师在补充数学学习材料时却容易犯盲目、随意的错误。那么,选择怎样的数学学习材料才有利于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张琳珠 《新教师》2020,(3):66-67
生活素材和教材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依据,是实施数学教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师作为教材的解读者与操作者,应在教学活动之前理解教材、挖掘素材、整合教材,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知识基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综合学习能力,使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一、融合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所学内容与自身的兴趣相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时,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就能被激发,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有生命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新使用生活素材,融合教材资源,创造有趣的情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段话已明确告诉我们,开展数学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数学学习材料和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习材料和活动过程两方面入手,使学生存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等目标的过程中,去亲身经历,充分感受,获得丰富的体验,以此来突破数学的高度抽象这一特点。就此,我们作了一些实践研究,现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学习的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受制于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数学学习材料的因素、数学活动经验的概括水平以及数学学习定势。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如果一味地固守“教材决定论”,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生搬硬套地使用教材,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教材对学生实施着以教材为本的数学教学,完全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放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进程限制于数学课本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为了会解几道书上的习题而已,教材怎样说教师就怎样教,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现行的数学教材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些基本内容、基本线索和探索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努力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只是承载学习主题的一个范本,很多时候不能体现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独具个性的、差别化的学习需要,实现个人更高层次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要,整合学习主题,研制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材通常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通过“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等内容组织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必然使教学进程与学生的数学思维进程不一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无法充分展开,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