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平面广告角度谈广告跨文化传播问题,指出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应跨民族,跨地域传播“共通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和运用广告目标受众所熟悉的民族性的、区域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从而达到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分为三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符号环境。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以视觉文化符号为消费文化中心的传播手段大有赶超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的趋势,视觉符号环境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乃至人们生存环境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广告、流行出版物、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都可以成为这些琳琅满目的消费品所携带的视觉符号的载体,而这些视觉符号也通过载体提供了大量风格化的符号形象。鲍得里埃关于"符号文化"的理论在作为消费文化代表的广告世界里得到了证明。同时,捆绑了"符号"的消费文化,是主动的互动艺术,它不仅创造了消费社会的趋势、流行,融入了消费社会的趋势、流行,而且在消费社会各元素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完成了形象与神韵的共生。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大陆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艾滋病公益广告中,女性形象多用真人女性扮演,不少广告内容大胆、火爆而奇异.中国大陆艾滋病公益广告里,女性形象模糊而抽象,多用符号替代.中西方的艾滋病广告从主题到广告表现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与艾滋病的国情差异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一则感恩父母的公益广告为具体语料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广告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进行分析解读,旨在揭示公益广告是如何通过图像、文字、构图等手段进行意义解读,从而达到公益广告的宣传和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广告视觉形象在社会发展中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有其适应的一面 ,但泛滥的视觉符号和视觉迷信者非理性的广告视觉诉求使这种适应走向了它的反面 ,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 ,对视觉图像可控制、可操纵性的滥用 ,摧毁了人们以往“亲眼目睹”的视觉信赖 ;其次 ,粗制滥造的视觉符号 ,严重污染了人们的视觉环境 ;再次 ,让视觉文化过度泛滥 ,能导致一种视觉衰退的文明。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警醒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生存的视觉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1 广告活动至少具备、、、、等五个环节。2 广告传播中 ,字形、图案或其它符号至少具有三种含义 ,即、、。3 噪音一般被分为、、三类。4 广告具有、、、四种基本的传播功能 ,前两个使消费者从未决定购买状态进入某种购买状态 ,后两种功能在之后发生。5 传播功能带来的传播效果层次 ,由浅入深分为、、三个方面。6 公益广告的思想性原则也可称为,它是公益广告的实质所在。7 、、三个设置原则 ,表明了公益广告区别于宣传和商业广告。8 广告策略又被称为 ,实际上是一个广告活动的技巧问题。9 广告策划书没有固定的模式 ,它是广告策…  相似文献   

7.
公益广告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媒介以广告的方式引起公众注意并改变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公益广告设计中,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是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受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英汉公益广告又各自有风格特点。本文通过英汉广告修辞手法的比较,以期在公益广告理解与翻译中,把握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探讨公益广告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和语类特点。研究表明,公益广告隐喻表征方式主要可分为六类,图像和文字互动构建的多模态隐喻能在视觉和心灵上给广告受众带来强烈震撼,进而达到劝谏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对两则中外可口可乐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及其符号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寻两者隐喻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的原因和多模态隐喻的显著特征。结果发现:1)中外广告都存在两种基本隐喻系统,但事件结构隐喻差异较大;2)中外广告都使用了视觉和听觉模态,但是模态内部符号的侧重有所不同;3)隐喻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认知和文化的不同;4)多模态隐喻着实有不同于纯语言隐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公益广告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运用正确的观念来引导和启发公众,使公众自省,进而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改善社会环境。公益广告的设计同样具有广告的一般特性和美学特性,即形象性、社会性、典型性和感染性,同时还具有公益广告自身所特有的公益性的特性。新媒体艺术设计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对公益广告的美学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从各方面把握公益广告设计创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户外文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出现在各种户外载体上的文字符号,具有视觉文化、语言文化和书法艺术等文化意义。城市户外文字作为一种视觉文化,以其图像性、空间性和碎片化特征,影响着城市户外空间的视觉审美、信息传播与多元创新;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在语言规范、思想内蕴、语言修辞等方面发挥影响;在书法意义上表现为对书法艺术的历史传承、现代弘扬及对城市居民的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逐渐进入商品过剩的市场经济时代,日益显露消费社会的文化症候,消费者心理,逐渐出现由遵从商品拜物教到膜拜广告能指符号的拜物教的转向,广告传播的逻辑出现了新动态。当前消费社会广告传播新逻辑主要具有三大特征:以推销身份和欲望为广告传播动力的逻辑;以制造虚幻的类像为广告传播符号的生产逻辑;以生产能指符号为广告传播编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必然受中西方文化的制约而发展。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型文化,重国、重家、重情。所以根据国情的需要,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上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它的内蕴本质、独特构成、美学价值、民族意韵在平面广告文字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汉字特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使汉字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平面设计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视觉符号。  相似文献   

15.
标志是传达信息最精练的图形语言。任何企业、机构、团体要想获得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将其管理理念与品牌意识传达给公众,就必须通过视觉形象的传播来达到目的,特别是在标志设计中的汉字图形化运用,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将后现代广告文案置于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从文化、语言及叙事功能三个层面分析了后现代广告文案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它在内容上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重构,在语言及叙事功能方面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广告开始和电视联手。为了弥补支付给电视的费用,获取丰富的利润,广告借助电视的画面优势,用一个个固定的符号模式来激起人们内心的欲望。女性符号、明星符号、权威符号便是常用的手段。这些符号的运用无疑有助于广告唤起欲望,然而也给广告的发展带来种种的不利。  相似文献   

18.
广告通过不断唤起人们的物质欲望来创造新的消费意识,消费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然而也有将人们带入对消费认识的误区的趋势。为了认清这种误区,应当着重分析广告是如何误导消费、如何促使消费话语成为社会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视觉图像正重塑着城市管理的理念与认知城市的方式,视觉设计已经介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实践活动,成为城市管理的有益补充。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的出现得益于视知觉认知意义的再发现以及视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实践,它将传统上以文本性语言的形式存在和传递的城市法律、法规、政策、指令等制度性约束,通过视觉设计转化成由图形、色彩、文字所组成的视觉符号,并以此来管理城市。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服务过程的视觉化、注重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提升服务手段的智能化等方面,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为城市公共服务活动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20.
广告叙事     
叙事学已成为跨学科的元语言。本文分析了广告叙事的产生,对前电子媒介时代的原始广告叙事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影视广告叙事进行了分类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广告叙事的特征,指出公益广告叙事诗意的劝说形式代表着未来商业广告叙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