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多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即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也就是指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等心理形式,以及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审美内容,在知、情、意系统中的积累、沉淀、凝聚和贮存。清楚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对美术鉴赏教学是非常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5.
儿童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在皮亚杰的理论视野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与会通。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看,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经历了前审美和审美心理萌芽两个阶段。在遵循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前提下进行的审美教育是建构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最有效、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家长和教师应让幼儿体验客观美,培养其主观美,以促进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云香 《培训与研究》2006,23(11):77-79
审美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美在个体身心结构中内化和积淀的产物。要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培育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审美心理的引导。审美注意、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理解是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对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儿童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在皮亚杰的理论视野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与会通.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看,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经历了前审美和审美心理萌芽两个阶段.在遵循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前提下进行的审美教育是建构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最有效、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家长和教师应让幼儿体验客观美,培养其主观美,以促进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取向,结合凉山州彝汉双语预科语文课程阅读与写作两大教学板块,以语文美育与这部分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建设为研究内容,从当代彝文文学、彝族汉语作家文学、多民族/国别文学的审美阅读、写作四个方面,指出语文美育对凉山州彝汉双语预科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建设的作用:延续与重塑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结构、文学民族性与文化共同体的“中”“和”、培育人类情怀和世界胸怀、实现审美心理结构物态化。由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文化心理结构的整体发展,使之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汉代书法尚“势”审美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社会背景,它与汉代人与自然的亲和、人与人关系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改良,以及南北文化的大融合之后,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巨大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方法、形式。从审美角度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美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的价值建构功能,因审美教育的独特性而凸现。将教育的社会化和美学的意识形态性结合起来,自然拥有了价值建构的效应;审美价值渗透生活中的一切价值判断,提供非异化认知模式;促使人用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对美做出正确的反应,使价值建构潜移默化到人的心理图式中;施予人正确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提升人的灵魂和境界,从而优化人的人格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审美的因素。体育造就完善的体质结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审美心理促使主体在运动中对身体运动形式节奏、韵律的和谐追求。体育教学中对身材、肌肉、动作等的要求及训练过程,就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是对美的形式追求。遵循和追求身体运动的形式美,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一致性审美选择与贯注,与本民族相对稳态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积淀,体现为多方面因素聚合立体化建构;审美作为民族的一种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内容,则受到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4.
“审美—立美”教育模式建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系统科学原理,从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审美视点出发。探讨和建立了“艺术美三原理”和“科学美三原理”,以此作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提出:教育美=艺术美×科学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建美之实践。“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从“审美视点”出发.经过“对立范畴”的转化,从而达到“立美建构”。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辨能力,它侧重于对象之客观形态的描述和认识;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包括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文本信息的审美特质往往蕴含在内容和形式之中,构成文章文本内容与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和谐统一。文章审美形式展现,需要建构完整的结构,建构简练、流畅、错综和富有韵律的语言,建构文字行款的格式美、文字组织的形式美、标点美和字迹美的文面。  相似文献   

18.
警告     
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审美教育要从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方面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的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一、何为审美建构审美建构,又为审美心理建构,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结构的"建构"说。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构造构成了"人的心理建构"。由此,人人都有既成的心理格局,并以此为中介完成对外界的认识与评价。所谓审美心理建构,是指"人在审美、创造美时能动反映事物  相似文献   

20.
数学概念的建构是数学认知建构的“基础工程”。无论是概念形成,还是概念同化,都要建构与概念直接联系的“整体性”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中包含了多种成分或形式的心理表征。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数学概念建构中形成丰富多样的、个性化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