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工作以实践为本,对社工大学生而言,"在做中学"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2009级社会工作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职工心灵氧吧"小组活动为例,浅析如何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职工心理减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工进社区是我国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社工满意度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社工队伍流失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加大社区工作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支持社工的氛围;设计合理薪酬体系;高校与社区联动,提高岗位适应性;明确大学生社工身份;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岗位匹配度.  相似文献   

3.
盛志宏 《广西教育》2014,(23):48-50
梳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以及社工教育的发展进程,阐释双重认同对社工专业本科生从业意愿的影响,提出改进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社工专业本科学生的从业意愿。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工是我国加强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但是,实际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文章通过时北京市、成都市、上海市大学生社工现状的调查,对朝阳区大学生社工现状和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了加大社区工作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支持社工的氛围;设计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合理体现物质保障;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促进大学生社工尽快成长;明确大学生社工身份;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等建议,并且提出了高校、社区联动共同培养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是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援助的重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内容影响显著;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态度有显著性影响;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效果影响显著.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对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作用,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70-173
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接受和认可,依照社会心理学社会认同理论可解释为专业价值认同、专业学习认同和专业角色认同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通过对河北省三所高校部分社工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总体表现偏低,但在价值认同、学习认同和角色认同三个层面上又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这些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扬长避短,是提到社工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社会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益探索。以社会工作师职业化培养使社会工作融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层次设计中,以在学生社区中设立类似"社工站"的机构,促进社会工作介入学生社区管理的模式运用,以社会工作用于危机前预防环节和危机后支持环节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虽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社工需求量大与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流失率高等矛盾突出。主要反思社会工作中人才流失的问题,有利于对关于本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完善补充,为社会工作发展事业提供参考性的建议,从而加快对现有社工职业进行专业化改造,避免人才的流失。以广东省内三所最早开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广东社工专业在校学生对于社工的就业意愿主要因素有三个:宏观方面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观方面的学校与家庭因素;微观方面的性别与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9.
以汶川地震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三阶段为时间维度和理论框架,对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承担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在紧急救援阶段,由于"社工的不成熟和不自信,当地政府的不接纳,民政不放心,国家没政策",社会工作者没有采取实质的行动和举措;临时安置阶段为社会工作者的"需求评估和零散行动"阶段,社工们在资源链接、个案管理、冲突协调、政策倡导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灾后重建阶段为社会工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阶段,从最初的深圳、上海、广州三家社工站发展到30多家社工站,期间,运用社会心理能力建设模式开展灾后社区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走上了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三个阶段"的社会工作评析和总结也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灾难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和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民间社工机构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芜湖海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的个案分析,剖析当前民间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进行分析,尝试从民间社工机构系统、社区系统和社会政策系统三个层面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务社会工作正在世界上蓬勃发展。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利用体制内的现有架构,加以改造,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由此出发,本文在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河北省医务机构、医务服务中可行性基础f:,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发展成果,分析河北省医务社工人才需求结构,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少数民族聚居地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势必会出现一些社会适应问题。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社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因此,个案工作的介入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桦 《西藏教育》2014,(1):39-42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少数民族聚居地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势必会出现一些社会适应问题。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社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因此,个案工作的介入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社会工作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着较大的困境.这说明我国社工高职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章针对社工高职毕业生就业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社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社会工作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社会工作高职教育必须传承社工价值理念,弘扬社工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职业素质;营造社工文化环境,创建社工特色高职教育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民生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囿于教学体制和资源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影响了社工职业队伍的稳定性,更阻碍了社工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因此,探索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院校开办社工专业,更要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加强校地共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作为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白其产生发展以来女性在其领域起到主导作用,也因此被认为是属于女性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也在不断提升,而大学社工学习情况,人才的培养更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源。本文以访谈和观察相结合,分析目前社工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期盼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现实状况。更加积极的关注社工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道主义在中国曾遭到形形色色的暴君、军阀和集权者的野蛮践踏,十分脆弱;家庭式的亲情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工作中有较广泛的文化基础,必须摈弃“家长制作风”,让案主学会自决;由于传统的消极求助心理,助人活动应以社工为主动;传统的乡邻之谊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社区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社会治理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旨在建构社会资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推动服务型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X社工中心通过义仓、义集的实践形式发展出以建构社区社会资本为核心的社会工作实践路径。于此同时,X社工中心生成了其特有的旨在建构社区社会资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策略:建构社区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实践策略与建构连接型社会资本的实践策略。其建构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践经验为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田萍 《教育与职业》2012,(35):37-38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弱势。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必须采取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