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应遵循公平与效率、优质与均衡、育人与育能的价值逻辑,而且应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将智能技术作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乡村教育教学赋智、资源赋值、治理赋能,最终打造融合式乡村教育群落、全域式乡村教学联盟、智慧型乡村教育场域。鉴于此,建设高质量的智能乡村教育体系,需要厘清乡村智能教育运行机制、形塑乡村教育数字治理模式、提升乡村师生多维数字素养、推进乡村智能教学体系建设,从而促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创新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构智能乡村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治理是信息技术系统与教育治理系统实现融合后的系统形态,其实践过程是教育治理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教育治理系统与信息化系统逐步融合,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正朝着多元化、统合化、人本化方向发展,对治理体系研究提出新要求。同时,教育信息化治理特别是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统筹不足、效能不够等问题,也迫切要求着我们加强治理体系研究。为此,该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视角对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进行了理论建构,通过分析和总结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的“五主体”、教育治理过程的“四环节”和教育信息化治理的“五切点”,提出了以信息化治理主体层、信息化治理网络层和信息化治理应用层等为主要内容的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三层”模型,梳理了治理主体信息化、治理网络全纳化、治理应用融合化等行动策略,以期为未来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依托数智教育大力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智治理体系,以此撬动教育高质量全域优质发展。在坚持面向全体、落实“全面合格”+“鼓励优秀”教育、保障全程生长的理念指引下,西湖区通过系统构建“1+3+N”治理体系、聚力创生“齐抓共管”治理机制、全力打造优质美好治理生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智慧数据与管理融合、智能分析与温度融合,促进了区域教育由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迈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当前人的现代化面临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和拓展发展空间等三大挑战,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为开放大学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指引。平台型大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开放大学服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范式与新定位,重点体现为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特征。建设平台型大学应采取整体性塑造、系统性建构、创新性实践的策略,从打造资源集聚的功能性平台、建立融合创新的推进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生态、强化数字智能的服务方式、创设学习成果的应用场景、形成内涵发展的有效支撑等方面具体推进。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发展与时代技术的变革息息相关,"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推动着校园的重构。教育信息化2.0时代强调"生态+人本+智能",文章结合2.0时代特征提出以人本为终极服务目标、以融合为基本组织形态、以平台为衔接空间介质、以开放为基础关系形态、以数据为互联互通手段的智慧校园内涵特征,提出包含平台建设、深化应用、运维保障以及信息安全等四大体系的智慧校园变革模式。同时结合洛溪新城中学智慧校园实践应用,为中学智慧校园建设及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样态,具有变革性、全局性、迭代性的本质特征。基于以转换和融合阶段为主、智能阶段为辅的目标导向,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要建构智慧化教学支撑、网络化办公办事、智能化校园管理、自助化公共服务、数据化治理决策五个维度的普适性体系,明确产教融合特色创新、技术引领应用创新两个维度的创新方向,并建立闭环管理的组织体系、系统性思维一体化推进建设、数据治理驱动转型变革以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为使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于10月23日至24日在苏州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并同期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观摩、校企合作交流洽谈、信息化建设优秀学校参观等活动。本届论坛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江苏省教育厅、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主办,苏州市教育局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8.
王斐 《教育评论》2023,(12):24-32
数字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自“九五”规划启动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经历了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两个阶段,通过“十三五”时期的准备与酝酿,已迈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从各要素发展过程和关系来看,素养培育体系对创新融合体系的驱动作用不明显、数据治理体系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精准调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发展保障体系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全方位支撑引导作用不明显,是我国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三大现实困境。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我们应加强素养框架政策供给,推动素养培育体系改革;推广首席数据官职业化,健全数据治理组织;强化教育发展监测评估,确保发展规划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9.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1年“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与高等教育全面融合,智慧校园建设、教育云平台、大数据采集为智慧教育个性化发展创设条件。通过智慧教育视阈下高校教育智能评价模式建设前景分析,从平台、机制、团队建构等方面入手探索高校教育智能评价模式,设计智慧教育视阈下高校教育智能评价指标,以推动智慧教育理念、智能评价思维在高校教学育人各项工作实践中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建构数字化教育生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STEAM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支撑。文章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如何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技术与STEAM教师在学习环境、教学平台、教研体系、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践中,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STEAM教学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化、数字化”STEAM校园环境,建构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教研体系”,形成以“数字化支撑”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育数字化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小兰 《师道》2023,(7):26-27
<正>一、研究背景(一)时代发展的需求1.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教育部2018年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智能科技、智能产业引领和推动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以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人本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主要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这不仅指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人才需求转向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推进的联动表现,高质量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意味着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思政沁润三链融合策略的主动建构。文章以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回应为线索,聚焦课程思政赋能范式、内容、路径的系统重构,阐释产学研线性植入向体系化生态建构转型的内在机理。锚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推动回归育人逻辑、自主发展逻辑、实践创新逻辑的重组内容,指明全面践行三全育人新格局下创新发展+大思政建设精准衔接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内部,也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教育效率、拓展教育场景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化风险。本文采用了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在农村-县城-城市不同社会发展区域的祖-父-孙三代人进行观察和访谈,从普通人的视角阐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期的教育实践主体面临困境、混乱、妥协、矛盾与冲突等多种困扰,并进一步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期教育主体技术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从四个关键进程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期现代化风险的消解与治理策略,包括接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过程性偏差、明确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并设计治理规则、构建智能技术治理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的教育社会实验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智能制造演进发展3个基本范式交织融合迭代升级所融合的先进技术,探析了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这3个基本范式迭代转型升级的典型特征、生态场景及各层级构成要素。基于此,揭示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但企业推进智能化转型发展路线不必串行推进次第展开,应并行推进融合发展。在夯实“两化融合”基础时,融合数字化转型先进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要素、流程的数据驱动后,融合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先进技术,启赋企业网络化共享与协同制造的同时,融合AI先进技术,赋能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六维智能生态的智能制造愿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教育领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及深化综合改革的进程正在加快。在新的治理体系建构过程中,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由一元单向式教育转变为多元参与式教育,由条块分割的结构转变为有机融合的整体结构,由以限制和管理为主的思维方式转变为以...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教育信息化理念不断革新、信息技术能力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高校早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快速响应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场景中的迫切需求,各业务部门普遍以烟囱式、孤岛化方式建设独立的业务信息系统。在缺少顶层设计规划的背景下,相关工作逐渐在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性与数据共享性上出现瓶颈性问题,影响师生办公、办事体验感。如何有效实现服务便利化、管理高效化成为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为加快学校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形成主动服务、多元协同、高效运行、科学决策、智能监管的教育现代化治理模式,浙江大学于2021年启动了“一事一表一库一平台”数字化改革工程。  相似文献   

18.
南阳市以市、县(区)、学校三级互联互通为基础,打造统一标准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数字化校园融合升级,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创新,推动“三个课堂”“自适应”学习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健全优质资源体系,提升服务供给智能化水平,构建教育数据分析中心,协同完成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有效构建了南阳市智慧教育“云+端+资源”三位一体新型智慧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21,(4):126-126
为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于近日印发《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旨在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2.0发展中,应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求,结合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实际,以标准规范促进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指导全国各高等学校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营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服务水平,提升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城市在探索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道路上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前瞻性意义,其教育现代化在某些特征上尤为突出,表现为现代化模式更强调融合性、现代化价值更强调人本性、现代化内容更强调优质性、现代化对象更强调全纳性、教育现代化布局更强调开放性。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十四五"时期教育现代化进展面临空间挑战与困境尤为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人口素质和空间分布节奏不同步、教育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有待夯实等一系列问题。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的教育地理空间将实现从"孤岛"到"连片"融合,教育平台空间将实现从"现实"到"现实+虚拟"融合,教育资源空间将实现"单一"与"多元"融合,教育内容空间强调"生态文明"与"终身学习"双效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