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静  陈娜  崔晓雪 《科技风》2023,(1):154-156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手段,通过改变接种量、光照条件和pH等物理因子,研究其对黄芩细胞生长和黄芩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1.0mg/L6-BA、2.0mg/LNAA和3%蔗糖,选取2.5%的接种量,pH值6.0,并在25℃条件下进行部分光照培养,最有利于黄芩苷的积累,黄芩苷含量最高可达59.76μg/g。  相似文献   

2.
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丹  张卫峰 《资源科学》2016,38(7):1395-1405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构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用生命周期方法量化农作物生产碳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农业投入品上游排放、农田生产排放、以及土壤固碳为边界的生命循环为边界,量化全生命链条中的CO2、CH4、N2O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NH3和NO3-等间接排放因子,通过大样本数据建立关键排放因子的量化模型,实现区域性碳足迹的定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确定黄芩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出膏率、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为指标,采用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煎煮温度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每次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h。结论:确定的黄芩水提工艺使黄芩苷和黄芩苷的转移率分别达到117.1674mg/g和97.80%以上,说明确定的黄芩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超滤法测定黄芩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甲醇-水-冰醋酸(65:35:0.1),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黄芩苷在0.5~1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黄芩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黄芩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百香果种子为外植体,先经75%酒精消毒30s,后用无菌水清洗,再采用0.1%Hg Cl2以不同灭菌时间(6min、8min、10min)进行灭菌,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培养。将萌发出来的无菌植株按叶、茎、根材料,分别接到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同时对百香果无菌芽进行诱导丛生芽和生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1%Hg Cl2处理外植体8min,百香果种子的污染率较低并且萌发率较高;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2-4D 2 mg/L+GA3 0.2 mg/L+蔗糖20g/L+琼脂5.3g/L,p H6.8;最佳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2mg/L+蔗糖20g/L+200g/L土豆泥+琼脂粉5.3g/L,p H6.8;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为MS+IBA2mg/L+NAA 0.2mg/L+活性炭2g/L+蔗糖20g/L+琼脂粉4.5g/L,p H6.8。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甜高粱M-81E品种离休再生体系进行优化,以种子发芽后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种子灭菌、愈伤组织诱导和芽根分化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种子用75%的乙醇灭菌2min,然后用0.1%的升汞灭菌15min 的灭菌效果较好;MS+4.0mg/L 2,4-D+0.1mg/L KT+1.38g/L脯氨酸+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MS+0.5mg/L 6-BA+1.0mg/L I-AA+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 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芽分化;1/2MS+3mg/L IBA+500mg/L水解酪蛋白+15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生根。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化痰栓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黄芩苷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在11.28μg/ml~101.52μg/ml浓度范围内,黄芩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0.69%;中间精密度试验不同分析人员之间的RSD为1.71%,小于3.0%;样品溶液在10小时内稳定;重复性RSD为1.22%,小于3.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作为小儿清热化痰栓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带节茎段适合作为乌奴龙胆组培实验中的外植体,叶片块不适合作为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6min,平均未污染率为66.67%±3.33%,平均成活率为63.33%±3.33%;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P7处理组(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2.0mg/L 6-BA+1.0mg/L IAA pH5.6),平均芽增殖倍数为2.47±0.12,平均芽长度为17.07±1.56mm,平均未玻璃化率为80.00±5.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T5处理组(1/2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0.3mg/L NAA+0.3mg/L IBA pH5.6),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3.63±0.09条,平均根长度为39.03±0.30mm,平均根健康率为85...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8,(6):29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unaC18柱4.6×150mm,5μ),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紫外277nm检测。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黄芩苷与制剂中其它成分能有效分离。黄芩苷在5μg/ml~1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6,平均回收率97.43%。结论:该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夏晶  吴晓玲 《内江科技》2009,30(12):24-24,40
本实验对黄芩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诱导分化培养,并探讨了6种分化培养对黄芩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M3(MS+2.0mg/L6-BA+0.2mg/LNAA)配比的培养基为诱导芽的最合适培养基。此外,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中需要适度的可溶性糖,会促进芽的生成,较高的浓度会抑制芽的产生;几种处理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的处理分化效果最好;POD和CAT的酶活性在分化程度较高的处理中活性较高,说明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愈伤组织的分化呈一定的相关性;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所含的叶绿素的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子囊霉素产生菌的化学限定合成培养基,为进一步研究子囊霉素产生菌的营养代谢提供依据。本文分别采用了不同浓度的D-麦芽糖、D-半乳糖、D-蜜二糖、D-海藻糖、D-蔗糖等碳源以及不同浓度的L-赖氨酸、L-色氨酸、L-组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等试验它们对菌株生长和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区良好的气候状况和空气质量状况是影响游客选择出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状况出发,分析了泾源县城和六盘山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泾源县城月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在1 184个/cm3~2 301个/cm3之间,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1 784个/cm3,六盘山区月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在1 575个/cm3~2 816个/cm3之间,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2 221个/cm3;泾源县城和六盘山区负氧离子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为夏季,春、秋次之,冬季最低;泾源县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从4月开始明显增加,至7月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泾源县城和六盘山区9:00—17:00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分别为1 890个/cm3和2 573个/cm3,是一天中最适合有氧出游的时间;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泾源县城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固定相为USAAgilentZORBAXSB—C18柱(5μm,4.6mm×250mm),甲醇-水-冰醋酸(43:57: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黄芩苷在0.05956~2.38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0.89%(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核黄素、玉米浆)对粘红酵母2.102的生物量以及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碳源、氮源、pH值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30g/L麦芽糖,10g/L酵母膏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pH值6.0,添加0.03‰的核黄素和0.6%的玉米浆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在上述条件下,28℃振荡培养72h,类胡萝卜素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0.21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出一种银黄颗粒提取率最优的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与绿原酸为主要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考察。结果:能将金银花以最优的方法提取出来的工艺为:用12倍水,将石灰乳浓度控制为百分之二十,硫酸的浓度控制在百分之十。能将黄芩以最优的方法提取出来的工艺为:8倍水,将硫酸浓度控制在百分之十,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结论:本文所用工艺稳定易行,比传统的工艺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丁卓玲  张宏琳 《科教文汇》2008,(12):195-195
本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乙肝病毒净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1%醋酸(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测定中黄芩苷的含量在3.5-7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56%(n=5)。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乙肝病毒净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芩冬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研究,继而拟定出新的更准确的质量标准。方法:首先,对黄芩和麦冬进行鉴别,本文采用的是薄层色谱法;其次,对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文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和麦冬的鉴别结果明显;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40%。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专属性强,能满足该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碗莲的茎尖为实验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离体碗莲茎尖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茎尖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5mg/L+GA31.0mg/L+3%蔗糖;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5mg/L+3%蔗糖;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mg/L。光照14h/d.总结了碗莲茎尖组织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某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分别以除虫菊3个生长阶段的花蕾作为外植体,采用MS+1.0ml/L 2.4-D+0.5 ml/L KT+30.0g/L蔗糖培养基诱导除虫菊愈伤组织,结果发现,以半开放阶段的花蕾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超过50%,而以未开放阶段的花蕾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在30%左右,接近全开放阶段的花蕾其诱导率低于5%;同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除虫菊的愈伤组织进行解剖观察,观察到愈伤组织中有大量胚性细胞、非胚性细胞、管状分子、厚壁细胞等,其中胚性细胞明显区别于非胚性细胞,除虫菊愈伤组织体细胞胚为单细胞起源,在愈伤组织内部和愈伤组织表层都能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50:50:0.3)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在4.0259μg/mL~80.5176μg/mL浓度范围内黄芩苷的浓度和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0.57%(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