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舆论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①“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②“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③……尽管“舆论”一词的定义在学界和新闻实践中尚众说纷纭,但无论从哪种意义看,微博无疑都是当前中国社会舆论重要的呈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所谓舆论,就是一些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对社会上某些事件或问题所公开表露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大体上说,舆论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在型舆论,这是意识形态的雏形,它是民众对社会问题的一  相似文献   

3.
胡运炽 《今传媒》2005,(2):24-25
黑格尔说:“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其实,我们所讨论的舆论虽然与公众意见有关系,但并不等同于公众意见。公众意见仅仅是舆论的一种。“从外在形式看,舆论是多数人的议论和意见,但实际上它是众人对社会事务共同感悟的坚强意志”,“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表露。同时亦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制约力量。”  相似文献   

4.
因本篇讨论的主角为记者,所以这里的舆论因新闻媒介的介入而特指新闻舆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此就记者作专门讨论)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可见,记者在新闻舆论中是以公众代表的身份表达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因此在记者与公众之间就有这样的关系:公众是新闻舆论的主体,然而公众只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意义指向,他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自我确立的,而是由记者以模拟的方式确立起来的。更进一步可理解为,新闻作品里的公众意见并不是公众(一人或一群体)意见的完全表述或意见的总和,而是经记者选择、甚至加入…  相似文献   

5.
王燕 《青年记者》2013,(14):20-22
舆论是公众围绕社会事件、问题或现象而发表的一致性意见。舆论引导则是指"社会管理者运用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借助各种传播形式,向公众传播一定的信息和观念,以影响其思想,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  相似文献   

6.
叶林峰 《新闻传播》2023,(18):17-19
舆论作为一个重要社会构成被纳入众多学科领域,在这些学科中的表述都体现出“舆论”的一般性,即一种群体性的意见或言论。由于“舆论”本身涵盖广泛而又复杂多变,在新闻传播学中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舆论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是群体性产物,具有特定对象和指向性等特点,我们将“舆论”定义为:舆论是人群对于某一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形成的整体倾向性言论。参考国外心理学和社会学关于“场域理论”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提出了“舆论场”的概念,即人群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并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所具有的功能之一,也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特殊的监督形式。它无形地形成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对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特殊的监督作用。但舆论不是任何人的思想情绪,它总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近的看法,也就是说,它是公众的意见,是一种社会思潮,往往表达着人心向背。  相似文献   

8.
所谓新闻舆论监督,是指运用新闻报道、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社会中(包括集团的、单位的、个人的)的不良言行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种形式。尽管,我国的法制体系里有公、检、法系统,但舆论是社会公众意见的一种表示,事实证明,新闻媒介作为舆论最有效的代表者,能准确、及时、高效地促进许多社会问题得到并公正的解决。同时,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9.
舆论是文化的温床,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甘惜分在<新闻学辞典>中这样定义舆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现代社会中,被称为"舆论机构"或"舆论工具"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表达意见的载体,自然承担起思想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的多元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已经呈现出来。学者陈力丹对舆论的定义是:"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6,(4)
舆论和新闻舆论文/何微究竟什么是舆论?舆论是民意,是公众的共同意见。深入一步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社会集团,或不特定多数人对近期发生的某个重要事件,某种经济情况,某种政治措施,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社会道德风尚等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公开表现...  相似文献   

12.
论舆论监督     
舆论的产生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作、道德意识、民心和正义(1)。没有公共的传媒就没有舆论,也就没有监督。新闻传媒本身并没有监督功能,只有舆论引导功能,它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当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舆论表达,继而影响公共政策和带来事情的转变,这时,舆论才发挥监督的作用。因而,公众很多时候是借助大众传媒来形成或强化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而传媒以其突出的传播优势正承当舆论监督的重任(2)。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舆情民意的定量研究舆论是公众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或事实而表达的意见,其中掺杂着理智与非理智的成分。简单的讲,舆论的定量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公众意见的测量。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应以了解、把握舆论为前提,只有切实掌握了舆论,了解了公众意见的分布情况,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舆论。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媒与舆论是密切相关的。它是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影响社会舆论,马克思认为,报刊活动的目的是“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并提出了报纸是“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的论断。公众舆论是一支巨大的力量,伏尔泰说过:“人们把公众意见叫做世界之王,舆论就是世界之王。”他们的见解不约而同,他们都看到了舆论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并以不同的言语方式对舆论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相似文献   

15.
李雪 《军事记者》2004,(8):37-38
一般而言,舆论是政治经济利益比较一致的社会群体对新近发生的社会事态(现象)的共同意见。以舆论辅助战争行动早已有之,但把舆论战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却是信息化战争的产物。舆论战,是国家或国家集团为推行和实现政治、军事、外交等战略意图,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和材料,阻断、瓦解和反击敌方的宣传攻势,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动机、主观判断和行为选择,主导新闻舆论、影响民意归属、改变双方整体力量对比而进行的一种非暴力性战略斗争形式。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媒在促使社会各项制度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谓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类发展的和谐、各类建设力量的和谐、各种思想观念的和谐、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都需要正确的、和谐的舆论来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谈谈当前舆论的特点和引导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都一再强调新闻宣传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党中央关于“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指示,发出已经几年了,为什么现在更为突出地强调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深刻思考。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的评价和对社会事件、人物所表达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度,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对社会或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它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表露,同时亦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以上关于舆论的一般定义,对于…  相似文献   

18.
学者陈力丹对舆论的定义是:"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1页。)由于舆论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度和持续性,所以,舆论一旦产生,就会对民众的思想、意识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乃至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20.
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指多数人对某种事态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倾向性一致的意见。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引导人们、引导社会走向的倾向性、影响力,是近几年来新闻工作中经常强调的一个命题。从我国社会实践看.新闻事业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那么,在新闻舆论导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