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只爱你一个     
周末,宿舍,我一个人,还有音乐,就是那首听了无数遍的《只爱你一个人》。无边的孤独如黑幕般向我包压过来,不知何时,泪水迷蒙了我的双眼……南方那座小城的夏天骄阳似火,送完货的我们来到他的小屋,就在那里我第一次听了他唱《只爱你一个人》。“你知道我心里只爱你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记得刚参加工作不几天,一位家长把我叫到一边悄悄地告诉我:「孩子说,班里来了个大眼睛老师,长得可好看呢……」第一次听到如此甜蜜的赞美,我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腾云驾雾似地来到孩子们面前,从嘴里脱口蹦出三个字:「孩儿们……」  相似文献   

3.
课文注释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并加注「何(以)……为」一是表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我以为译成:「凭什么要攻打它呢?」更确切些。「何以……为」的形式,既不同于「何为」,与「何……为」也有差别。「何为」可译成「为什么(或干什么)」如「若何为生我家?」对译为:「你为什么生在我家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们面前,你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 那天在音乐课上,我像往常一样,给四年级132班的孩子们有感情地范唱了一首歌,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唱完后孩子们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美.听到孩子们的夸奖声,微笑从我的脸上荡漾开来.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在湖南三师毕业之后,分配到衡阳市教育局机关工作。上班的第二天,碰上母校的一位副校长,他对我说:“凭着你的自身优势,你应该到学校去工作。”听了校长的话。我动心了。好心人劝我:“人家想进机关都不行,你却偏偏要离开,太傻了。”我想,工作不能讲舒服不舒服。在学校时,我是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爱说,爱唱,爱跳,根据自己的特点,我应该到孩子们中间去。于是,我来  相似文献   

6.
张一名是爱学习、爱动脑的一个胖胖的男孩。他做事说话总是慢慢地,但做起事来总是比较认真,而且自尊心很强。 有一次,上音乐课,我教幼儿学习二声部,女孩子唱高音“i—”,男孩子唱低音“5—”。一开始,我让男女幼儿分开来唱,唱完几遍后,孩子们能各自掌握住音高了,就让孩子们合起声部来唱。只见张一名很是认真地唱着,虽然声音小得我都听不见,可我还是以鼓励的  相似文献   

7.
带妹妹     
我的女儿笑笑仅两岁半,却常常当「姐姐」,带着可爱的「妹妹」。笑笑两岁生日时,我出差省城带回了一个红色布姓娃,告诉她:「瞧,爸爸给你抱回个「红妹妹」,以后你要带好「妹妹」,别淘气。」笑笑似乎听懂了。她抱着娃娃向邻居小朋友夸耀:「我有「妹妹」了」当晚,抱着「妹妹」甜甜地入睡了。有了「妹妹」,笑笑总是以姐姐姿态,同她聊天、讲故事,帮她洗脸、洗脚,给她添衣加被,哄她睡觉,一板一眼,有模有样,那么投入,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8.
在孩子们面前,你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那天在音乐课上,我像往常一样,给四年级132班的孩子们有感情地范唱了一首歌,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唱完后孩子们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美。听到孩子们的夸奖声,微笑从我的脸上荡漾开来。后来,在这个班的音乐课上,我让学生复习上节音乐课所学的新歌。“哪位小朋友愿意把我上次教的新歌唱一遍?”孩子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脸上充满着期待。  相似文献   

9.
蹲下来……     
乡道上,一个小孩正低下身子,和路边的花说着些我听不明白的话。我问他:『你对花说些什么呢?』他听不清,我只好蹲下来对他又说了一次。他说「我对花说:「你今天开得真好看。」』  相似文献   

10.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从此你不再孤单……”这是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中的几句歌词。《让世界充满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也是我班学生课前最爱唱的一首歌。每当听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我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种庄严:爱无界,爱无限,责任重。我愿把我的一腔热爱,奉献给我的学生们,这是我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学生时代,我最讨厌这个「阅」字。当做学生的搜索枯肠、苦思瞑想写出了自以为得意的作文交给老师满怀希望得到老师赞扬的时候,当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上周记和盘托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帮助的时候……在你的作文、周记、作业的末尾,却只出现一个「√」和龙飞凤舞的「阅」。这无疑是一盆冷冰冰的水,当头泼下。这样「阅」往往使学生感到不悦。  相似文献   

12.
当学生来「告状」时,班主任应如何处置?我庆幸自己有过一个比较成功的教育事例:杨相平与祝志扛、平时挺好,想不到竟打起架来了,抢到我的面前来「告状」:「老师,他先踩我的脚.」「老师,他先打我.」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边哭边揩着眼泪,遇我「准状」.  相似文献   

13.
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祖國的文字,寫出通順的文章,我除號召同學加緊學習外,又規定:在文章作好以後,可以兩人(能多更好)互相校正一下,力求減少錯別字和語法、作法上的錯誤。我試行這種方法、原只希望他們能改正錯別字,就認為得益下少;哪知後來竟有人把對方不通的詞句和不完滿的意思,甚至次序顛倒的段落也有所改正。如某篇的原句是「白人壓迫黑人」。校正人認為意思不完滿,就改成「白人的統治階級壓迫黑人」。又一篇的原句是「後來終於被逮捕人民法院」,校正人認為詞句不通,於是就改為「後來終於被人民法院逮捕」。又如在「我的家庭」一篇文章裏,作者在記述「房舍」的一段後,接著就記述人口,但在這段末尾,他又孤零零地加上一句「草房瓦房共十二間」,校正人認為這句太  相似文献   

14.
“罚款”小议阜南柴集职高王仲礼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种「罚款热」,完不成任务,罚款;不按期交提留,罚款;违章肇事,罚款;超计划生育;重罚……,诸如此类,罚款方式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应运而生,但不知从何时起,这市场经济的「新举措」却被一些教育界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5.
「结婚」一词通过电影、电视以及参加婚礼活动等进入了孩子的脑中。他们不由地产生了一串串问号:「什么是结婚?」「新娘子是什么意思?」他们还玩起结婚游戏,甚至以「结婚」一诃相戏谑。对这些问题回避是行不通的。有一次,我直率地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结婚?」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着回答:「我爸爸说,结婚就是生孩子。」「结婚就是发喜  相似文献   

16.
一位加拿大姑娘凯丽到中国教授英语,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你爱谁》。孩子们的答案几乎都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觉得不可思议。课堂上她对孩子们说:“难道你们只爱爸爸妈妈和祖国吗?“孩子们说:“还有老师、学校、爷爷奶奶……“凯丽问:“再想想,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我相信你听过这个小男孩的故事,他出于一时的气愤对母亲喊他憎恨一切。然后,他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男孩很害怕,就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相似文献   

18.
我是初二六班的班主任。這一班學生的基本情况是:學生年齡比較小,從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幾乎佔全班人数百分之八十以上。天真活潑是一個特點,可也經常發生些事故:會為一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打起架來,為一句話,弄得翻臉,整天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他們愛唱,但不肯止經地唱,有時還發些怪聲;另有幾個學生還好改編歌詞,差不多把學過的每一個歌的歌詞都改動了。像「我是一個兵」的原詞是:「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打敗了日本狗强盗,消滅了蔣匪軍……」,他們給改成「我是一塊冰,吃了肚子痛,三天就拉稀,四天要了命……」,叫人啼笑皆非。他們愛玩,却不喜歡正當的文娛活動。  相似文献   

19.
星星姐姐,有一次我回家,边进门边哼:“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想不到,却遭到妈妈劈头盖脑地一顿批。姐姐,难道唱这首歌不对吗?金台李晶晶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加拿大姑娘凯丽到中国教授英语,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你爱谁》。孩子们的答案几乎都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觉着不可思议。课堂上她对孩子们说:“难道你们只爱爸爸妈妈和祖国吗?”孩子们说:“还有老师、学校、爷爷和奶奶……”凯丽问:“再想想,还有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